游扬州瘦西湖(三),二十四桥景区,熙春台真是碧瓦飞甍,气势雄伟,再现北方皇家园林之气概

标签:
旅游情感时尚体育娱乐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进入二十四桥景区,视野倍感开阔,瘦西湖在这里展现出大气的一面。别急着赶路,淮阳面馆等小吃店在必经之路的美食广场等着你。我发现我随手拍一张照片,照片里就会出现几人至十几人同时在拍照片,可见大家对于瘦西湖的风景是多么迷恋。林香榭是个好地方,正面亲水平台赏湖,背面被十余种树木包围,宛如与世隔绝的桃园。如果你在春末夏初到瘦西湖玩,那不要错过玲珑花界景点。古代有一句话叫做:洛阳牡丹,广陵芍药。扬州芍药,冠绝天下。这里的做到了芍药翻阶,牡丹盈庭。女性朋友不要错过扬州刺绣馆。扬州刺绣是流传于扬州地区的传统工艺,与苏州刺绣的技艺属同一门类,但由于受扬州历代文化的影响和扬州八怪画派的熏陶,追随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逐步形成扬州刺绣的两大特色。到了清代,扬州刺绣成为贡品之一。进去瞧一瞧,精美的刺绣够养眼,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买回家去。瘦西湖中的绿头鸭可谓聪明机灵,它们也好似人类,五六个一群搞小团体。譬如,你刚走上桥,离你近的一群就会自动想你游过来,你一旦投喂面包,它们就会急切地抢面包吃。更有趣的是,与此同时,仿佛是水面的冲击波给与了远处的鸭群暗示,明明看起来距离很远,另一群鸭也会向这群鸭的方向游来。就像是知道这里一定有吃的一样。周围的游客无不啧啧称奇。看来要想聪明,少吃鸡,多吃鸭。鸭比鸡聪明很多。二十四桥真的漂亮,很多桥的设计都是从大路连接到小岛,随时可以登上小岛,欣赏岛内各种色彩形态的植物。这是非常消磨时间的一处景点,慢慢玩的话,光是这个景点我估计就可玩数小时。
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取《老子》中“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之意,“熙熙”有和乐的意思。历史上这里是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也称“春台祝寿”,相传乾隆在此为母亲祝寿。熙春台碧瓦飞甍,富丽堂皇,脚下有近千平米的平台,“横可跃马,纵可方轨”,这种建筑形式在江南园林中极为少见,为扬州第一台阁之景。走进熙春台内,迎面便是一幅大型的壁画《玉女月夜吹箫图》,采用了扬州磨漆画工艺,用浪漫主义手法再现了杜牧诗中的意境。两侧有两副百寿图,侧立两旁的为双凤夹锣和双凤夹鼓。大厅四角各有一扇圆形月洞窗,半明半暗,体现的是唐代诗人徐凝的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登上熙春台的二楼,可以品茗听筝,也可临窗凭眺,远处画舫悠悠,烟柳旖旎,五亭桥、白塔遥相呼应,正可谓“一窗含得半维扬”。西侧的假山非常好玩,山洞四通八达,二楼走廊与假山相通,孩子们爬上钻下真是玩得不亦乐乎。熙春台下,有一代伟人手写唐代杜牧的诗,众人看到纷纷驻足合影留念。
最后,向北门进发,前方的大明寺塔已经依稀可见。这段路很长,很长。颇费脚力。但是一点也不枯燥。因为这通往北门出口的漫漫长路,被打造成书画碑廊。以歌咏扬州为主题,刻着明清与现代名人们的诗词歌赋书画,有多达152间,超过千步的长度,是全国仅次于颐和园的第二长廊。乾隆、史可法、郑板桥、康有为、郭老等人的作品都能找到。如果真的要慢慢欣赏,可以消磨不少时间。长廊一侧植满数木,美丽的青鸟身姿矫健地弹跃于其间,使我耳边充盈着清脆的鸣声。从蜀冈朝旭景点出北门,过马路就是大明寺。现在时间是中午11点30分,继续,游大明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