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2023-01-17 08:25:02)
标签:

读书

世界名著

情感

历史

文化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本书的背景是基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及1792年的大屠Sha。引出一个教训:凡是压迫者必将受到惩罚,自食其果。题目中的双城是巴黎与伦敦,我猜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故事中的人物均为法国与英国人,二来,英国作家看到法国大革命,对英国的社会产生担忧。本书的翻译者是一对夫妻,都毕业于重庆某学院,翻译水平与那些北大出身的翻译名家的翻译比起来,似乎有些差距。在流畅度与艺术美方面稍显平淡。还有一些生硬与拗口的翻译之处。抑或狄更斯的原著就这个风格?没看过英文原版的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好在本书在几处高潮,尤其时结尾高潮的翻译还是到位的,否则我会看的比较郁闷。

挑一些令我记录的印象深刻之处聊聊:
18世纪末的英国法国,和现在的社会,有很多共性,比如医生靠医治纯属想象的病的可口药物而发大财,等等。

贵族之奢侈,令我惊呆,吃巧克力必须4个人服侍。如果只到了3个人伺候,他会觉得是奇耻大辱。如果只有2个人服侍,他宁可去Si。

18世纪末,贵族们飞扬跋扈,马车横冲直撞。被撞Si的老百姓只有自认倒霉。这一幕飞车撞人,颇有电影画面感。

203页开始,进入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的高潮阶段。这章里的酒店老板娘德法日太太,绝对是一个狠人。平时不停织裹尸布,偷偷观察陌生人与密探们在酒店中的举动,战时则操起斧头等武器,带领妇女们一起攻占巴士底狱。但后来证明,自幼受到贵族灭全家不共戴天的阶级仇恨的她拥有了冷酷无情残忍的内心。她连老人与小孩的生命都不放过。让无辜的人为他们的祖先的过错而赔命。

210页,压榨人民的官员,让人民在饥饿时去吃草的官员,想要诈Si,最终被人民抓起来审判,长矛插首级示众,很火爆的一段。

为了让在监狱的丈夫达奈通过屋顶看到自己,解想念之急,妻子露西每天都会去一个特定的地方站着。而她却没法看到他,也不知道他哪天可以到屋顶那个特定的地方,只能向着监狱屋顶的方向挥手,几百天如一日的坚持。这一幕挺感人的。而且这里还为后面埋下一个伏笔,因为此处的小木屋中有酒店老板娘德法日太太的密探,报告了露西的举动。成为被控告有越狱动机的理由。

268页,丈人马内特救出女婿达奈(这是达奈第一次被救出)的章节令我印象深刻,但是,总觉得还不够过瘾。果然,没过几天安稳日子,突然在一天晚上,达奈又被四个人上门抓走。而理由是酒店老板德法日夫妇与另一个神秘人告发(看到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阴谋,是一个人冒充马内特的名义)。这一下子就将故事的悬疑吊了起来。

299页,三位告发达奈的人,其中两位是酒店老板与老板娘德法日夫妇。第三位竟然是达奈的丈人马内特医生,显然,有人冒充他的名义。这里的剧情挺意外。

325页,酒店老板娘德日法太太带着满肚子的复仇情绪,准备对达奈的妻子与女儿都斩尽杀绝。准备以同情罪犯为由控告马内特医生父女俩。

331页,本书刚开始就登场的长得酷似达奈的,深爱着达奈的妻子露西的卡顿买通看守,进入牢房,在上断头台前两小时,与达奈互换衣服。把他弄昏过去,冒充自己,帮助他逃脱断头台,而自己为所爱的女人露西牺牲生命上断头台。

347页,德法日太太去露西家,要拖住她们以控告她们,对达奈一家三口斩草除根。而此时,准备第二批再撤退的独守空房的露西的忠诚的保姆普罗斯女士,以对露西执着的热爱,战胜了德法日老板娘的仇恨。一个是全力救露西,一个则不把达奈一家人全部干掉誓不罢休(因为她全家都被身为贵族的达奈的父亲所Sha,可以理解),堪称冰与火的对撞。最终爱战胜了恨,光明战胜了邪恶。在非常紧张刺激的最后的搏斗中,老板娘掏枪想打对方,却再情急中被普罗斯一打手臂,反而枪口转向自己打Si了自己。这是本书最刺激的片段之一。

352。被处Si前,卡顿与同赴刑场的女囚手握手,给她最后的安慰与鼓励,最后还进行吻别。闪现出人性的光辉。挺感人的细节。

最后,借卡顿给人带来的预言,道出了本书中的主要人物们的今后生活。非常感人。并没有对达奈全家如何逃出法国回到英国的细节做任何交代。

自由啊,有多少罪恶是打着你的名义在做啊!

旧的压迫者被打倒了,大大小小的新的压迫者上台了。

两句值得深思的话语。本书最后的高潮与感动,远远胜过之前的铺垫。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无疑是为深爱却又得不到的露西而牺牲自己,成全心爱女人幸福的卡顿。其次是露西的父亲,主角马内特医生,他被巴士底狱关了18年的惨痛经历,时不时的会因为回忆起这段经历而爆发出可怕的后遗症非常可怜。露西这位第一女主角的美丽体贴也令我印象深刻。她的父亲马内特与她的朋友卡顿,分别以父爱与情爱,两次救出她的丈夫达奈,而后者更是用狸猫换太子之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可以说是天下最幸福的一个女人了。爱的伟大力量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爱,生命都可抛。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读完世界名著《双城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