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记(十七)故宫,世界五大宫之首,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标签:
故宫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故宫之钟表馆
钟表馆中展出了清宫内收藏的各式钟表。中国制造的钟表多以黄金、珠玉、宝石为装饰,造型模拟楼阁、宝塔、花果、盆景等。英、法等国出产的钟表则模拟西洋建筑、车马人物等。这些钟表报时报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自动开门关门,机器人出来敲钟;有的到时琴鼓齐鸣,奏出优美的曲子;有的花开、蝶舞、水注流动、飞鸟啼鸣,都以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和吉祥的寓意取悦帝后。

















































皇极殿,龙座之美,令人惊叹
清康熙二十八年初建,取名宁寿宫。乾隆四十一年仿乾清宫改建完成,改名皇极殿。皇极出自《尚书》“皇建其有极”,意为人君建立天下最高准则。此殿是乾隆帝准备归政后当太上皇时,临朝受贺,举行典礼的地方。嘉庆元年元旦,乾隆帝传位嘉庆帝,在此举行千叟宴。慈禧太后六十寿典在此举行。七十寿典,在此接受外国使臣祝贺。









































































































































养性殿是皇帝寝宫,慈禧曾在这里进早晚膳,内有御座。
阅是楼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是皇帝皇后看戏的地方。每逢重大节日,帝,后与王公大臣来此看戏。阅是两字指通过观戏,以求对现实事物做出资治,求是的评判。
畅音阁建于乾隆四十一年,具有三重檐,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分别为福台,禄台与寿台。颐和园里的德和园大戏楼就是仿造畅音阁建造。





故宫之乐寿堂
乾隆皇帝以此为退位后的寝宫,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阁为寝室。乾隆五十二年(1760),大禹治水图玉山琢成后,一直陈设在北部大厅。“乐寿堂”匾悬于室内北部大厅北檐。





乐寿堂之丹台春晓玉山与大禹治水图玉山,新疆和田玉的压倒性魅力
两座巨型新疆和田玉山,震撼人心。
丹台春晓玉山,重三千斤,乾隆四十一年开始制作,四十五年完成,陈设于乐寿堂明间。乾隆皇帝御题这座玉山为丹台春晓,并刻诗一首。丹台指道仙圣境。
大禹治水图玉山,重约九千斤,乾隆四十六年以内府藏品大禹开山图为蓝本进行雕琢,历时六年,于乾隆五十二年运到北京,陈设于乐寿堂明间北厅,描绘了大禹治水,开山引洪,兴修水利的情景。














故宫之颐和轩,乾隆帝憩息之处,观赏乾隆书法。
这里原为亁隆帝归政后憩息之处。“颐和”即颐养精神。因此,你可以看到大量的乾隆皇帝御笔。最有名的是开惑论。这是在平定西域叛乱后为了消除众人的疑惑,避免重返迷途而写。乾隆作为皇帝,对文艺的喜爱是古今少有的,用笔也是圆转流畅,点划圆润,基本功很扎实。
















珍妃井围观人数众多,大家似乎都对光绪的爱妃之死充满好奇心。





再见,故宫。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你差点儿让我想不起来自己是谁。你用不可思议的魔力,把我穿越到了古代,一切往事历历在目,即便我的脚已经跨出神武门,我的心,依然在紫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