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聆听B&W803D,美星铭达电子管机驱动,乐感不错,但低频缺乏控制力与质感。

(2014-11-14 09:46:50)
标签:

803d

分类: 音响展、发烧友家访、漫画车展
聆听B&W803D,美星铭达电子管机驱动,乐感不错,但低频缺乏控制力与质感。
聆听B&W803D,美星铭达电子管机驱动,乐感不错,但低频缺乏控制力与质感。在我心中,B&W的8系列,属于800与805。因为这两款的声音最为平衡与设计优良。中间的803与804比较尴尬,在日本音响圈内的评价是804与803声音平衡度并不够优秀,设计完成度远不能与800与805相比。本次聆听803D的感觉,优缺点分明,而且总体上,缺点比重大过优点。
我是刚听完隔壁的EGGLESTON的ANDRA3后来到这间房间的,因此,对比非常分明。首先,在乐感上,本系统不
EGGLESTON的ANDRA3差,这表现在声音有了宽松感,衔接的细节更为柔顺。但是在素质上,比起EGGLESTON的ANDRA3差很多,密度,清晰度,分离度,能量感等,本系统都完全被大幅度抛离。
在两点上,出现关键性失分。
第一,在购买国产的电子管功放时,必须注意,小心电子管出晶体管声。按理说,优质的电子管与晶体管机殊途同归。但是,很多国产的电子管机发出的高音竟然会刮耳朵,在本系统中,我就听到了偏于硬朗,感觉缺乏过渡的细节而显得生硬的高频,当然,这与803D安装的钻石高音分析力比往年的803系列大幅提高也有一定关系。虽然穿透力与延伸大幅突破限界,但是也将B&W赖以成名的中频魅力大幅消减。中频比以往让我感觉更薄。根据新B&W的特性,搭配的功放不适合偏重中高频飘逸感的类型。而是要有扎实的中低频能量,来中和钻石高音的光芒。
第二,低频的量感是够了,毕竟使用了三个低频单元。但是,低频的质感则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用胆机来驱动这三个低音单元,我听到的是如同一滩浆糊一样的低频,比隔壁
EGGLESTON的ANDRA3发出的清晰,果断的低频对比,就是完全不及格的表现。不要说美星的胆机了,就算瑞士NAGRA的胆机上来,也一样会无法掌控这三个低音。我认为,如果一定要是胆机,麦景图的MC2000旗舰后级才能驯服803D的三个低音单元。建议还是用控制力佳,阻尼系数高的晶体管后级去驱动这个喇叭的低音单元。

总而言之,803D不属于好驱动的喇叭,不易驱动至平衡,在功放上的投入会很大,国产的美星铭达电子管功放的驱动,基本上是失败的。
以上经验,供参考。
聆听B&W803D,美星铭达电子管机驱动,乐感不错,但低频缺乏控制力与质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