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买立体声参考唱片(12-2)柳泽功力精选三大唱片公司精华---内文全翻译加个人听感

标签:
ss2 |
分类: 点评古典以及HIFI发烧CD |
关于选曲与构成-----柳泽功力
日本立体声杂志的参考唱片,自从1992年的菅野冲彦精选第一集开始发卖以来,以各个资深编辑精选的参考唱片陆续登场。这些精选唱片,让立体声杂志的读者与编辑们的关系更近一层。但是,其中的很多精选,是SACD诞生之前的CD格式。SACD格式的精选集首当其中发行了菅野冲彦录音圣经。现在这张唱片,是SACD系列第4集。按照企划的要求,在大量的经典曲子中进行层层筛选。而且是系列中第一次采用SACD/CD双层规格的混合SACD。曲子都是从环球音乐旗下的已经发行过的飞利浦、DECCA、DG的古典曲目为选择范围。必须选择距今一年前的曲子,而且经过版权许可。
曲目选择的首要考量是需要满足立体声杂志评价HIEND系统时需要的方方面面的试听测试。让发烧友也能在最接近理想的测试曲目中达到共鸣。另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为了让发烧友通过本唱片,达到测试家中的音响系统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在每曲后面,都详细写明了试听要点,请对照聆听。
本专辑包括声乐、钢琴、弦乐器、交响乐、以及富含各种乐器的曲目。其中有6首曲目是在器材评价与系统调整时不可或缺的曲目,我们认为会非常有帮助。
曲目并不都是DSD录音,也有模拟与PCM录音。其中有两曲的SACD层收录的是DSD原始录音,是非常珍贵的。本SACD的SACD层没有多声道格式,因此不需要经过解压缩就能直接还原,跳过了解压缩的过程,因此,具有更上一层楼的高鲜活感,具有很大的魅力。



曲目1、2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选段》克莱伯指挥慕尼黑交响乐团
ADD录音96KHZ/24BIT PCM
曲1 这是模拟时代公认的著名演出,著名录音。以聚会开始前愉快的寒暄为导入,客人们的合唱伴随着充满跃动感的交响。随着独唱的开始,各友人的声部逐渐交织。各声部的合唱与交响的伴奏既具有一体感,又具有明晰的刻画是关键点。录音时对各声部进行录音,因此定位于结像都很出色。
曲1结束时没有停顿而是直接进入曲2祝酒歌,主人单手拿着酒杯,来到舞台中央,在交响前奏结束后,开始雄壮的独唱。之后,客人们加入进来,开始合唱。与曲目1不同,是无论声音的大小与音域以及歌唱力都丰富多彩的纵情歌唱,这是一大听点。后半段,两人 双重唱,直到众人加入合唱来到尾声。男与女的命运邂逅充满戏剧色彩,这是另一大重要的试听点。这个部分声音如果还原得又硬又干又尖锐,那么就有问题了。应 该听到充满肉感的而且湿润的声音。
我的听感:定位非常精准,细节展开很自然,宽松度,动态均完美的录音。人声鲜活无比,没有任何机械感,有想要跟着跳舞的冲动,在宁静时,小提琴优雅无比的在背景中细腻的摇摆。强弱的动态对比极大,但是绝对不会有生硬与刺激。宽松的大阵仗!


曲目3
亨德尔歌曲《赛瑟斯SERSE》
录音时间2003年,录音格式:DSD
名花女高音弗莱明有着出色的发挥。这是原始DSD录音,本选段具有情感丰富的特点,与亨德尔其他高难度的曲子不同,本曲具有美丽而亲切的舒适旋律。
注意,在充满厚度的低音铺垫下,弗莱明透明而细腻的高品质声音,以及艳丽而又充满芳香的歌声毫无保留地带来魅力,令人非常愉悦。在这曲的还原上,系统整体的信噪比是否足够高非常重要。高性噪比带来的寂静感是还原本曲不可或缺的要素。
我的听感:优雅透明的弦乐伴奏拉开序幕,女声抒情的高音起伏连绵,气息感极强。
曲目4
奥芬巴赫 喜歌剧选段 2001年现场录音48KHZ/24BIT PCM
本曲是现场录音,录音既有现场的气氛感,又有优秀的解析力,属于好录音。本曲的SACD层将PCM录音特别重新混音制作成DSD格式。
本曲具有充满鲜艳而芳香的压倒性的歌唱力。交响、合唱、独唱如同轻骑兵前进的模样,声音别具一格,是只有喜歌剧才能体会到的乐趣。充满跃动感于动态地还原出喜歌剧的盛况。
我的听感:这是绝妙的一曲,如连珠炮一样的男女高音表演,在高潮时,哒哒哒哒哒的卷舌音极为顺溜,具有难以置信的愉悦感!一切都是自然而富有动态的。

曲目5
巴赫 歌剧选段
2004年录音96KHZ/24BIT PCM
舒缓的小提琴以及清纯的合唱的衬托下,主唱在深远之处歌唱,仿佛是在人世间充满苦难的人进入天国后的喜悦。
还 原录音时需要注意主唱如同祈祷一样歌唱,具有深深的,柔软的质感,与此同时,嗓音的线条是充满能量的。绝对不能听到坚硬的表面。也不能因为柔软过头而导致 声音稀薄缺乏密度。美妙至极的小提琴与如神灵一样的合唱,再加上深情祈祷的歌声,需要还原出宽松的音乐。音乐一定要鲜活而流畅,分割孤立是绝对糟糕的声 音。
我的听感:优雅细腻的小提琴没有半点生硬或尖锐,细腻的泛音雅致到了极点。宽厚的男声极为雄伟。女声合唱如圣乐一样在背景中打响。全曲没有半点违和感,一切都是在安详与极度融合的整体感中进行。

曲目6
马勒 大地之歌 1999年录音44.1KHZ/24BIT PCM
不是深沉的风格,这是充满透明感与延伸性的生机勃勃的声音,与本曲大地之歌的标题很贴切。管乐器在支配本乐章的辉煌的交响如水的伴奏中如同游泳一般来回自由穿梭,与其说是声音,不如说会说话的乐器。
在还原本曲时要注意是否有上述感觉,将本曲的优美表现出来,歌唱绝对不能游离于伴奏之外,而是要有与伴奏融为一体的感觉。演唱不能过于抑扬顿挫而显得过于耀眼夺目。
我的听感:具有灵性的歌曲,能够感受到大地森林的灵气。管乐器在背景中深邃的奏响。是极具可听性的一曲。

曲目7
舒伯特 即兴曲 2001年录音 DSD格式
由日本钢琴家的代表田内光子演奏,是DSD录音。钢琴是1962年制造的斯坦威钢琴。录音尽可能减少音乐厅的环境声响,尽可能捕捉斯坦威钢琴的直接音。因此能听到具有厚度的共鸣,以明确的节奏进行强弱分明的弹奏,音乐具有清晰的表情。
如此强力的弹奏,容易让音响系统发出金属的生硬音色,这是钢琴录音播放的难处。需要将手指接触琴键的质感还原出来,同时完整地表现出钢琴的敲击质感。此外女性柔软的指尖的感觉也要表现出来。
我的听感:近距离录音将钢琴的一切细节与泛音都收录进去,但是却不刺激,不生硬。触感十分自然。

曲目8
普罗科菲耶夫
女 钢琴家阿格里奇与普列特涅夫分别弹奏两架钢琴。特此由普列特涅夫进行编曲。两人仿佛将钢琴当做武器,演奏充满起落之乐趣。钢琴表现出可以匹敌交响乐队的动 态起伏,一气呵成的弹跳。没有丝毫的混乱,仔细感受精彩的合奏。在还原上,由于是在左右两边放着两架相同的钢琴,应该具有特有的空间感。对于系统的相位调 整非常重要。
我的听感:两把钢琴一左一右的对话,连成一个壮观的整体,并没有割裂。具有多变的曲调与紧张的吸引力。两人四手演绎出绝对宽松的丰富泛音交织是毋庸置疑的。

曲目9
爱德华·拉罗 吉他作品28
2004年录音 DSD格式
本专辑弦乐器类型音乐的第一曲。乐队的伴奏模拟吉他的感觉,承托出小提琴富有吸引力的旋律。用DSD格式录音的本曲,有着粘滞感的特有甜美暖色以及运弓的瞬发弹性。散发出可以说是神秘感的魅力。在这么多乐器之中,还原小提琴甜美的音色是困难的。这不仅是甜美与顺滑,还不能缺少拉提时的紧张感,但是一旦紧张过了头,就会发干发尖锐,变成神经质般的声音。这把小提琴,是一把名器,充满湿润的艳丽感以及木质感。
我的听感:不愧是DSD录音,小提琴的质感无与伦比,超级细腻,延伸没有尽头,细微的表情多姿多彩。背景的管弦乐伴奏则如阵阵潮水,烘托出主角-----美妙的生灵活现的小提琴。
曲目10
巴托克
弦乐四重奏
第5号
1998年录音
巴托克的6曲弦乐四重奏是20世纪的代表作。与旧时代的曲子划清界限,采用崭新的形式。更加积极地描绘出4把乐器的个性。采用强烈的充满热情的不协和音(不协调音色的混合),可以说再次挖掘出了弦乐四重奏的可能性。
海根弦乐四重奏乐团擅长巴托克的作品,具有海根乐团才有的精美细致的和声,这是演奏巴托克曲子不可或缺的。本曲的SACD层特别为本精选专辑,从原始的PCM录音进行了DSD化。
听点在于,四把弦乐器具有鲜活的拉提,快速的拨动,具有令人舒服的紧张感。在音色上,即便是特有的尖锐的不协和音出现之时,也必须是保持湿润与润泽的。
我的听感:急切而多变的弦乐,四把小提琴进行丰富的交织,仿佛在对话一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如暴风雨到来,但是一切,都绝不会刺激与生硬,而是充满柔和自然的丰富泛音,尤其是交织起来,丰富多彩。哪怕是急切的拉提,也是顺畅自然的。能入神地听完本曲,系统一定调节到很平衡宽松自然了。

曲目11
维瓦尔第 小提琴与弦乐协奏曲
2004年录音 96KHZ/24BIT PCM
巴洛克音乐往往具有甜美悦耳的声音,但是现实是古老的乐器具有朴素的声音以及比较高的噪音感,缺乏浓郁的表现力,强奏时容易过于华丽而炫目,因此录音不容易。但是,这里演奏出相当高的水准。独奏与交响都具有鲜艳的色彩与敏捷的反应。充满多姿多彩的雅致表情。
不仅演奏,录音有难度,回放一样有难度,尤其是高频的质感,要表现出细腻的延伸与美丽的空间感。
我的听感:优美的巴洛克音乐,弦乐层次分明,独奏鲜活自然,合奏充满气势,弹性与韧性充足。越自然的系统,小提琴越具有神采飞扬的感觉

曲目12
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
2000年录音
这是完美的绵密的高密度录音。延伸性华丽的表现充满魅力。请感受以上的特点。
还原本段音乐,在系统的动态表现力与频宽的解析力上有很高要求。特别留意,舒缓的渐渐变强的弦乐演奏,伴随着管乐器的咆哮充满重量的跃动最后时刻的到来,本录音作为优秀录音,没有任何遗憾!
我的听感:优秀的DSD录音,细节无可挑剔,宁静而舒缓的开头,高潮时的能量如潮水般涌来,但是是无比顺畅与自然的,过渡没有任何痕迹。

曲目13
柏辽兹 幻想曲 作品14
2003年录音 96KHZ/24BIT PCM
这曲不是第12曲那样的明晰描写,而是对音乐厅的环境与回响进行现场感的录音。不是描写细部的录音,而是对全体进行整体俯瞰的录音。因此不是那种高解析力的录音,而是偏向于较多低音量感的感觉,在这个音乐厅进行实况录音,是一个充满难度的挑战。
但是,演奏气势磅礴,完美展现了这首进行曲壮绝的悲伤感。充满多样的低音乐器的强力演奏。大音量时不应该听到低音隆隆不清的质感,必须放出优质的低音!
我的听感:壮观的低频能量与下潜非常过瘾,但是,低频的层次很棒,厚重却不死板。

曲目14
斯特劳斯 拉德斯基进行曲
2002年录音 48KHZ/24BIT PCM
本曲由小泽征尔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奏。本曲是列年的音乐会最后的曲子,观众会用掌声打拍子参与也是一定的。
还原要点在于融入观众们的现场热烈气氛,用手打拍子的真实感尤为重要。这是与乐器不同的在身边一样的录音,对系统的调整有帮助。
我的听感:观众的拍手声极具现场气氛,拍手后的泛音延伸至会场上方,很美妙的融入观众之中。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