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详细谈天朗TANNOY 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2013-08-23 06:52:35)
标签:

st200

it

分类: HIFI理论与经验hifi-theory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曾经,我是天朗ST50超高音的用家,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已经为大家分析过ST50,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f078a90100k4w0.html,在出掉ST50后,我又购买了ST200顶级超高音,在玩熟了这对超高音后,我现在来谈谈我的经验,给大家分享。
边看照片边谈吧
ST200超高音在日本定价24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5000元。如此昂贵的价格到底有没有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一句话言之:加与不加是两个世界。ST200整个外壳就是用一块实心胡桃木掏空切削而成的,工艺难度很大,仿佛一件艺术品一样。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附送的标尺可以精确定位ST200超高音与天朗喇叭的放置位置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天朗超高音原厂原装纯银线STL075,为了感受其原本的声音,我将其当普通喇叭线用,不用来接超高音,直接当通常的喇叭线接在功放与贵族D18喇叭间,很明显感受到其声音是典型的纯银风格,透明度达到顶级,具有水晶版透明的背景,音乐的线条极其突出,凝聚无比,没有任何朦胧与模糊。丝毫没有宽松温暖的感觉,将线条的穿透力发挥到极致。瞬态极快,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实现电光火石般的声音。通过在D18喇叭上的试音,我认为其用在超高音上来传输高频再合适不过。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ST200上方面板上有两排孔,上方是开始工作的频率,14KHZ就代表从14KHZ开始发声,14KHZ以下不发声。调到越高的档位,音调就会越高,需要根据自己的喇叭来决定使用哪一档,如果用在天朗喇叭上,则只要根据说明书里对应每个型号天朗喇叭的设置进行即可。
下面5档是灵敏度,根据自己的喇叭的灵敏度,进行最相近的灵敏度设置即可。越高的档位则在相同音量下声音能量越强。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通过简单的螺母就能实现调节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正面有防尘网,说明书里写的很清楚,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聆听时请取下防尘网,顺便说一句,绝大多数喇叭的面罩是为了防尘,聆听时都需要取下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让网罩挡着空气的传播,对声音有负面影响。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ST200的振膜采用1寸的钛振膜镀金,内部全部采用纯银接线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背后可以接驳喇叭线,另一端则连到功放上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反面有两个螺丝与两个孔,两个孔是底座的支点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这就是底座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底座的前面两个圆锥支点正好与ST200本身下面的两个孔相契合。后方的一个圆锥支点则可以做高度调节。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底座底部有橡胶垫脚,对橡胶避震效果不满意的可以用高级避震垫直接垫在金属部分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详细谈天朗TANNOY <wbr>ST200超高音的使用经验
下面我来谈谈ST200的效果。接驳在PROAC D18喇叭上。与我原来的ST50超高音相比,ST200在透明度与空气感上有更夸张的表现,让背景变得更加透明,收掉多余的低音振动,让低频变得更凝聚而扎实,从而实现更加线性的声音,高音则更加富有穿透力,带来银的高贵感。对于传统的天朗喇叭而言,高音延伸的不足使得其还原现代录音有丢失细节的现象,而且低音也比较厚重,借助ST200可以让录音中的高音细节有更强的还原,在HIFI性上得到强化。但是,值得注意,这种外置的超高音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在HIFI性加强的同时,宽松感会有所弱化,很难去拿捏,需要非常慎重。超高音不仅仅影响高音,将ST200的超高音越往高灵敏度与高频率去调,就会发现低音的量感越少,低音由松变紧,高音越来越刺激,因此,频率就像跷跷板,此消彼长会互相影响,不得不感慨要做出一对优秀的喇叭需要投入多少精力才能做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