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德国人信中对音响的观点(上)
(2009-11-05 15:32:20)
标签:
hifi娱乐 |
分类: HIFI理论与经验hifi-theory |
我看了后满赞同的,值得参考,这位德国音乐爱好者的话很中肯。
我考虑如果您在bbs上发布我们之间私人的讨论,恐怕会引起一些争议,下面再做一些简单的解释.
第一对于德国器材更擅长的音乐领域,burmester,acapella, German physiks的主事者我都熟悉,他们喜欢的音乐都很现代,mbl在德国不如在亚洲那么流行,就全方位发声来说, German physiks做得更出色, 德国放大器的中频是否偏薄或者说不足够厚,这个问题是相对的,人对中频的感觉很多情况下来自于高音的影响,德国放大器对于高音有渲染,感觉中频就被影响,(这个单词的含义我不确定)人的听觉遮蔽效应,高音的均衡程度很微妙,这方面瑞士音响做得最好.美国功放往往不足,德国有些多.burmester最重要的放大器是808,808 mk5,我认为很优秀,相比之下它们其它的前级不但声场狭窄一些,高音部分也突出.
第二,对于家庭hifi重放音乐的题材,我绝不是说,小喇叭不能用来再生古典音乐,相反,我有一些朋友本身懂得音乐,他们不需要复杂的设备,通过收音机就能够得到比我更深刻的古典音乐体验,可惜我不懂,唱片演绎古典音乐的要点是精神共鸣,卡萨尔斯和海菲兹演奏时,强烈的情感能瞬间充满房间,现场给不了你这个.对于古典音乐迷来说,懂得古典音乐是最幸福的追求更好的设备是为了更充分的重现录音里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和现代音乐厅的效果做比较.
第三,房间高度太高会稀释声音密度.可是带来的好处更多.空间的处理,最笨最保守的做法就是全部扩散,只要你敢在家里那么做就可以,你把全部的墙壁都做扩散,天花板也同样处理,后墙处理低频的波(这个词我不会翻译)是最保守的办法,更多的我不能说,那些要看具体情况.
这句话对我很有启发 (120字)(7414 2008-6-29 7:13 阅读
40)
对于古典音乐迷来说,懂得古典音乐是最幸福的追求更好的设备是为了更充分的重现录音里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和现代音乐厅的效果做比较
BK1Aq3*)
这句话也明确说出了我一直以来对器材重播古典音乐的模模糊糊的感觉。 (40字)(creek 2008-6-29 7:56 阅读
47)
HIFI效果真的不如音乐情感释放引起的共鸣。
看这类文字比较享用,从心底感觉是个资深和有思想的烧友,领悟能力也强,虽然他说的 make levinson已经死亡... (120字)(烧虫 2008-6-29 8:13 阅读 49)
标题: 看这类文字比较享用,从心底感觉是个资深和有思想的烧友,领悟能力也强,虽然他说的 make levinson已经死亡我不大以为然。
这句话对俺有启发且产生共鸣. (713字)(八先生 2008-6-29 10:25 阅读 52)
"他们不需要复杂的设备,通过收音机就能够得到比我更深刻的古典音乐体验,可惜我不懂,唱片演绎古典音乐的要点是精神共鸣,卡萨尔斯和海菲兹演奏时,强烈的情感能瞬间充满房间,现场给不了你这个.对于古典音乐迷来说,懂得古典音乐是最幸福的追求更好的设备是为了更充分的重现录音里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和现代音乐厅的效果做比较."
随着烧龄增长,接触一些烧友,也接触一些音乐专业人士,两类人互相"排斥"
(想不出更淮确的词了),是有一定深层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发烧友曰:别看你是专业人士,你懂器材么?专业人士曰:我穷人一个,买不起象你那样的发烧器材,我真不明白你们在听什么,懂得音乐么?懂得演奏么?对于俺来说,我都不懂,但无论听现场还是听器材都能有一点点精神共呜就相当满足了,感觉好极了,唉,不就是个玩嘛,高兴就行,不必这比较那比较,不过在比较中能享受快乐也行啊...
共鸣 (112字)(北方人 2008-6-29 19:08 阅读 42)
信中的内容很有意思和深度,文中的一些器材曾用过或正在用,对其分析亦有同感,其次对“八阿哥”的观点亦十分认同。
德国放大器对于高音有渲染, 这个同意! (27字)(如歌的划板 2008-6-29 11:46 阅读 42) )ll`F7B-
MBL对高频的处理是最明显的。
对旗舰老师说的持一定保留意见,不过德国佬说飞星更全面些,这个很认可 (空)(cigarman 2008-6-29 17:55 阅读
42) ' 希望能听到这个德国烧友对德国录音的看法!
(214字)(舒存 2008-6-30 11:52 阅读 41)
帖子的启发性很大,至少让国内的人知道了德国音响主流的声音取向是什么。 u|\Lb2Kb:
国内的潮流是,谈音乐离开音响,谈音响离开音乐。谈声音,离开音源。搞音乐的,有多少注意音响效果的,又有几个专注发声的?反观玩音响的,现实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