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不死鸟
不死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7,105
  • 关注人气:2,0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线材与音质(转载)

(2009-08-10 18:48:43)
标签:

线材与音质

娱乐

分类: HIFI理论与经验hifi-theory

很客观的文章,值得参考

转自《现代音响技术》:
    音响器材设备之间需要由导线连接,这些信号线、扬声器线统称线材。线材与音质在音响界曾是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对音质影响不大,有的认为对音质密切相关,为了弄清它,大家执着地研究了十多个春秋(到2007年正好20年),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进行探索,终于有了成果。
    线材对声音的影响,最先是由英国著名音响杂志《Hi Fi News& Record Rexiew》在1977年8月提出的,它翻译刊登了法国音响大师J.HIRAGA的"Can We Hear Connecting Wires?"(究竟我们能听出连接导线否?)一文。该文对导线作了全面研究,还提出一些新的概念。由此线材对声音的影响机理被认识并得到研究,音响界由此又开创了一门使很多人投入大量心血的新学问。
  线材对音质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下面诸方面:
  1:并联电容:对高内阻的信号源,信号线的并联电容会造成高频的衰减。
  2:串联电感:对某些扬声器,扬声器线的串联电感会造成微妙的高频衰减。
  3:串联电阻:扬声器的串联电阻对扬声器的阻抗特性和阻尼特性会产生影响。
  以上3项是对宏观的传输理论而言,但由于音响线材长度不长,它们对音质的影响极微。
  4:线材纯度:金属材料中的杂质会影响其导电性能、高纯度的铜材可能对晶格结构具有积极影响。
  5:晶格结构:线材内部晶格的不同,会使音质发生变化。因为金属材料并非完全的各向同性晶体物质,内部含有不连续的结晶体区,期间的界面会发生二极管整流效应作用,影响自由电子流动,在信号通过时将导致非线性失真而产生谐波。
  6:绝缘材料:绝缘材料除防止导线短路外,还决定导线的电容,它是介质,其介质吸收DA和耗散因数DF将影响线材的电特性。
    铜线对高、中、低频的传输较均匀,但普通铜杂志也多,不宜制作音响信号传输线,20余年前日本使用无氧铜OFC,由于杂质的减少,声音趋向清晰透明,但对低频不利,故随着冶炼及退火方法的改进,又出现大晶无氧铜LCOCC和单晶无氧铜PCOCC等,使声音更平衡。
    银线的声音,由于它对高频的阻抗低,所以对高频的传输比铜好,但有时会过度,低频表现则一般。
    镀银线的理论根据是趋肤效应和银的最佳导电性,但电子未必会全部趋向导体表层,而且电子在穿越银与铜的界面时,导电品质可能会变坏,如若镀银素质不高,反不如纯铜线。金属信号线性能的劣化源自化学反应,所以用化学镀银方法制作的导线是不好的,以机械方式在铜线外包银的导线较好。
    导线由于导体尺寸、形状及排列的不同,在相同横截面的条件下,它的频率线性度也将不同。同一导体由于趋肤效应其视在交流阻抗将随频率升高而增大,使频率线性度变差,所以两个横街面积相同的同材料单根导线和多股导线,它们的导电面积和直流阻抗虽然相同,但由于多股导线的趋肤效应减弱,频率线性度可能得到改善。不过多股导线由于线与线之间存在的微小空气间隙,又会使导线产生氧化而降低频率线性度。
绝缘材料会影响线材的电容,为降低线材的电容,要选用介电常熟低的材料,所以音响线材都采用比PVC更优良的绝缘材料,如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为了降低绝缘材料的介质吸收率和增大柔韧度,还要对绝缘材料进行特殊的化学处理。
  信号线及扬声器线的长度,一般远小于信号的波长,所以由于线材与设备间阻抗不匹配引起的信号衰减较小,常可忽略不计。但信号线必须阻绝外来电磁场及射频的干扰。同轴数字线在所有线材中,由于工作频率带极宽,彼此间的差异较信号线、扬声器线更为明显。
  市场上信号线、扬声器线、数字线等“线”的品种不少,各种广告宣传更使人眼花缭乱,加上心理因素的作用,难免出现一些误解。不少线材更被神话,使人对线抱有太多的幻想,不管自己器材情况和听音环境,一味迷信所谓线材的威力,以为只要换了好线,便可骤然升级,实则大谬不然。某些消费者的心态也不正常,总认为非高价的线材不好听,每换线必然换更贵的。须知线贵不等于适合你。诚然不同线材对声音的表现是有差异的,所以线对器材整体组合的声音表现是有差异的,所以线对器材整体组合的声音表现能作出一定“微调”,使得有更佳表现。但有些线可能是声染的化身,所以玩线切忌为骗人的声染而走入假声的死胡同。要知道线在整个音响系统中,应该是一个忠实的传递者,所以选择线应以声染小,较中性为宜,因为这类线材不会影响其它器材的表现,容易与其它器材匹配,就便于充分发挥它们的性能。有些人夸大了线的作用,喜欢用线去调校音响系统,以此调低音变高音,实际是强化了某个频段(当然是牺牲相对频段为代价),使失去频率响应的平衡,也就失去了玩线的真谛。
  在选择线材之时,不要低音不够去找低频特多的线,以免听来听去又觉得高音不足,致使自己找麻烦,线又不便宜,落得个用钱不少,效果难好。要知道线毕竟是无源的信号通道,决没有放大信号之力,它不会改变器材自身的素质,故而如若器材低音不够,用线根本无法弥补,只不过它在中低频部分的量感有所加强而已,须知这也是用高频部分的衰减换来,弄不好反使你的器材整体频率相应变得很不平坦,那就得不偿失了。线能改善声音的重现质量,但其程度有限。不能期望过高,以免失望,低性能器材决不可能用了高级线材而升级,要排除对线的心理影响,换线不会出现奇迹。可见,玩线一定要谨慎,不可盲目,最好能试过再买。弄清线材的性能,将线材与器材作出最好的搭配,平价线一样可出满意的声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