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海塞尔 HD580 HD600 HD650 三强比较

标签:
hd580hd600hd650杂谈 |
分类: 耳机与耳放earphone |
森海塞尔与AKG,两大欧洲著名专业耳机生产厂商为大家带来了许多经典耳机.
森海塞尔以HD系列最为著名。HD580,HD600,HD650以浑厚有力的声音为特点。
AKG以K系列最为著名。其生产的K501,K601,K701以华美浓郁的音色为特点。
而在我的眼力,HD580HD600HD650(原线)的素质在我的系统中是要高于K501K601的。但是,K701的实力在很多方面却领先于HD580HD600HD650(原线)系列。这点我以后再写文章来谈。简单而言,是声音的细腻度与声场的完整性。
那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HD580HD600HD650以及互相换线后的异同。
CD机采用马兰士SA11S1,电源线为随机线。耳放采用能够比较完美驱动HD系列的新锐PRO-A1。电源线采用铁三角40周年纪念线AT-PC2002。信号线采用STAX007随机的高纯度无氧铜线。
我的HD600,编号117841
第十一万七千八百四十一个。
2008年7月18日购买
我的HD650,编号
编号第071219,第七万一千二百十九个。
2008年4月10日购买
看一下两者的说明书:
HD600
HD650
不难看出,相同的地方很多
1、频率范围都是16-30000HZ
2、阻抗都是300欧
3、重量都是260克
4、导线都是OFC3米线
5、频率曲线都是:diffuse-field loudness equalization
6、侧压都是约2.5N
不同只是灵敏度HD600是97DB HD650是103DB
大家可以看一下老版HD600的说明书是否与新版一样。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拆开单元。根据说明书上的图解,只要用食指以及大拇指捏住耳垫底部,向外用点力拉,就可以顺利取下。装上去也很简单,按上去再在周围一圈稍用力按紧就可以了。如果大家的耳垫长久未洗,可以拆下来清洗一下。
先看HD580的单元。我这个是采用了HD600线的新版。单元是深灰色的,采用斜纹交错编制。
这个HD580中间的塑料膜上没有印刷任何字。(我看到有的印着HD580字样)
我怎么会怀疑HD600与HD650用一个单元的呢?是因为我在买了新新版HD600后,透过金属防尘网,发现很眼熟,马上拿起HD650比较一下,从外面看,单元无论颜色与结构几乎一模一样。
原来一直不敢拆,怕拆坏。但是,偶然的机会我收了一个HD580,于是,拿580做实验,拆下了耳机垫,发现原来拆耳垫是非常简单的,于是,拆掉HD600与HD650的单元一看究竟。
我们先看一下新新版HD600的内部。
HD600完整的单元图。单元是银白色的,采用竖条凹凸间隔编制。
注意中间的塑料膜上银有三行字。
第一行为:04 10 07
第二行为:049785
第三行为:mini sys
下面是HD650完整的单元图。单元也是银白色的,也采用竖条凹凸间隔编制,间距与HD600的经过目测几乎相同。
中间的塑料膜上印有三行字。
第一行为:06 11 07
第三行为:mini sys(与HD600一样)
将两个单元放在一起比较,除了HD600粘合面更大一点外,基本相同。
接下来,进入听音比较,采用EMI公司出版的XRCD2 《民歌蔡琴》
以下听感全部基于《民歌蔡琴》XRCD和我的设备,所以如有不同听感,我无法负责。我只谈自己设备下的听感,请理解。
我的HD580与HD600是同一种耳机线。一边接头红色、一边接头黑色,经反复比较是相同的线。
详细过程如下:
1、比较HD580(原线)与HD600、HD650(原线)
乍听,非常像。但是,经过以5秒为单位的反复AB对比,可以比较明确地感受到两者的不同。具体表现在高频与低频。HD580的高频非常通透,延伸更好,偏亮一些,很悦耳。在表现金属的连续敲击声中,可以明显体会到发散细致的高频延伸,显得声场非常大。而HD600在金属的敲击声的表现方法上,更沉稳一些,音色更暗一些,而且收得也叫快,这样一来,就没有一种明亮感,多了沉着感。低频的不同比起高频要小,在表现《渡口》的鼓声中,都下潜得非常深,HD600略重一点点。通过高频的表现,我让老婆给我做盲听测试,十次中十次,是仔细感受后,明显可以分辨出来的。将HD600换成HD650,同样很轻松地辨别出与HD580的不同,不是素质的不同,是风格的不同。
2、比较HD580(HD650线)与HD600(原线)
这个比较,为了证明HD650的线到底会改变三频吗?结果与我设想的不同。答案是基本不会改变,为什么说基本不会改变,因为,换了该线后的580,还是在表现金属的连续敲击声中,可以明显体会到发散细致的高频延伸,显得声场非常大。与(1)中的原线580在音色上没有可闻的改变。同时,我能够轻易分辨出580与600。盲听测试的成功也是百分之百的。而且各种细节均与(1)中两者的区别一致。
3、比较HD600(原线)与HD650(原线)
几乎完全相同。音色同,无论是蔡琴的人声,高频金属乐器的敲击和《渡口》的鼓声经过反复AB对比,音色完全一样,比起580,明显都是成熟偏暗的风格。高频同:小提琴在表现高频延伸时,是一致的细腻与线条粗细。低频同:鼓声的下潜是一样深而有韵味的。速度同。盲听几乎无法辨别两者的区别。
4、比较HD600(HD650线)与HD650(HD600线)
每一个音符都几乎一样,无论节奏、声场、三频,经过3秒间隔的数百次AB对比都无法通过盲听辨别两者的区别。
5、比较HD600(原线)与HD650(HD600线)
还好我有HD580,用的也是HD600线,这样,才有条件进行这项对比。
每一个音符都几乎一样,无论节奏、声场、三频,经过3秒间隔的数百次AB对比都无法通过盲听辨别两者的区别。
那么我们来看HD650的线与HD600的线
从外观上,我们不难看出,
HD650在线的直径上有提高,当然,只是外表,在没有剪开线的情况下,无法判断里面的铜线是粗还是细。插头上刻上了森海的商标,显得更加大气与旗舰的地位。外观的改进元大于实际听感的区别。我认为,将HD600一红一蓝不太国际化的颜色与不易插拔的小插头进行改进,才是HD650与新新版HD600最大的不同之处。正因为如此,HD650仍然没有突破,只是6XX系列的改进型,无法在素质上超过新新版HD600,达到配得上HD700的名字。
结论:在我的系统上新新版HD600与HD650的声音难以盲听出区别,无论高频、中频、低频、以及细节、音色、速度、声场均一样。新新HD600的性价比堪称是最高的。以2000的价格实现与HD650相同的素质。难怪我的一个只有A900TI耳机的朋友在到我家听了HD600后,发现HD600的声音扎实有力,听久了很难再适应A900TI。而HD580的音色对于我来说,丝毫不逊于HD600650,因为,HD580的高频最明亮,延伸很好。不要因为数字的不同而认为580是最差的。580与新新600650的区别完全是可以明晰分辨的,如果喜欢HD600650的声音,但嫌高频暗,完全可以尝试HD580,可能会有很大的惊喜。HD580的停产,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因为,以HD580的价格与素质的表现,足够令K601与老880汗颜。而且以其接驳电脑与随身听的表现来看,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与全面的能力。其高频之细腻亮丽是HD600与HD650也无法比拟的。在习惯了森海的声音后,很难去接受别的耳机。森海的声音特别正、而且富有感情与魅力。
而一位朋友对森海塞尔工程师的直接谈话证明了我的判断是基本正确的,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原文
原文作者:mimi123456
正文:
本人的灵感来自于前几年各论坛对HD580\HD600\HD650这三支耳机的单元猜测,尤其是小白\念苍僧前几年发了很多关于这三支耳机单元的怀疑图.所以就萌发了找原因的念头,本人在生产制造行业,深知里面的学问,这也更造就了我寻根的动力
因为朋友的关系找到森海的工程师,工程师非常的健谈,语气平和让人和放松,在聊完一些无关的话题后我第一个问题就是问他为什么有的HD650耳机的单元震膜上写的HD580的字样,对方立即回答,是有一批用的是HD580的单元,是前几年的一批,现在的没有了.这么直白的回答让我有点吃惊不适应,原以为他会找一堆理由和专业术语来解答,但事实我是错的.接着我再问,那就是说以前用的580的单元,现在是用650本身的单元?为什么那批要用HD580的单元呢?他不解的回答我:本来就是一样的单元呀,我再次吃惊,他感觉到我几秒钟思索猜到我在想什么.他接讲着讲,以前那批印有HD580字样的单元,在市场上很多客户反馈回来不解的信息,后来在新生产的单元上就取消了HD580的字样.从此而定义了以后生产的单元不印刷耳机型号.现在最新的标准是在震膜上印刷震膜的生产日期和刻上森海的LOGO,我在问他:那音质不会有变化吗?他回答不会有变化的,磁石\震膜\音圈都是经过计算机计算设计然后机器自动加工的.精度控制非常之高,确保品质一样标准统一,而且森海在研发方面非常注重成本和质量的平衡,在长年累月的生产研发基础上积累了很多控制成本和质量的平衡经验,取消螺丝固定安装就是最好的样例.取消螺丝固定而采用塑胶卡扣固定安装可以节约大量的金属螺丝成本,还且还节约了大量的生产组装周期时间,还给厂内不良品\售后不良品的维修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第二个样列是取消了单元用铜铆钉固定磁石结构,之前的单元固定全部是用铜铆钉方式固定磁石结构,但后来研发出磁石和单元结构一体化加工设计方案.节约了大量的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但是它的缺点是磁石损坏将无法修复,当然通过全球售后报告分析中显示,
磁石损坏情况是非常极小极小的.
此时我的心思完全被他充忙激情的讲说而感觉自已就是森海研发中的一员似的,他就是总工,在和我们这些工程师分析研发理论一样,当我马上意实到我还有重要问题没有问完.
我接着问;为什么这三支耳机用一样的单元会音质不一样呢?他诡异嘿嘿的笑了几声回答:一个单元的音质是由音圈\震膜\磁石\单元腔体决定的,
音圈的绕圈数\音圈材料\音圈的导电系数和阻抗系数\音圈材料的直径大小\绕圈的密度\绕圈的层数…….
震膜的材料\厚度\大小\设计形状…….
磁石的材料\厚度\大小\开槽大小…….
腔体的声学设计,腔体的深度,表面光滑度…….
这些都是影响声音的重要表现,这几样随意组合其声音表现都是不一样的,这几样组合可以得到成千上万种音质的表现,当然森海最终成形的音质都是这样一一试样比较后选的最佳方案.
为此开发一款新单元的工作是非常之复杂繁琐而费成本的.如果要为每一款型号而开发一款单元这不符合现在的商品经济规律.为此森海声学研发部门发现当单元一定的情况下,耳机腔体和滤网对音色的表现非常之大,简直可以让人们认为单元不一样,为此在某一系列的耳机中用一样的单元但用不同的腔体和滤网是可行的.
所以580\600\650这一系列的三支耳机用的是森海优秀单元加不同的腔体和滤网是可行的.
腔体主要是固定单元,单元发声时腔体的共震会影响到声音的表现,
就像音箱的板材一样,同样厚度结构的箱体但是板材的密度不一样所发出的声音也会不一样,滤网材料和滤网密度不一样对音色的美化也不一样.
为此580\600\650这一系列的三支耳机的差别就是在腔体(腔体是固定单元那个,不是外面那个盖子)和滤网.
我又问到:650的线和它们不一样,是不是那线材有音质有影响吗?他回答说:是有不一样,线不一样他的导电系数和阻值也不一样,当然那是细微的,它所表现出来的音质差异远远没有腔体和滤网那么大,线材是要在很高的音源器材上才能表现出它的不一样,不然音源器材不高其造成的差别远远大于线材……………
为了验证他的话,我拿着手里的耳机就按造他讲的思路,拆之前再听了下580\650的耳机,差别明显,一耳就能分辩哪支是哪支,
首先是互换线,听不出区别,580还是580,650还是650,
然后是互换外面那个盖子,还是听不出区别,
然后再互换单元,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地方了,最佳验证是否单元的一个步骤.小心的将2支耳机单元取下,将650的单元装到580上,再将580的单元装到650上,然后装好外壳和海棉试听,让人吐血的一幕出现了,650的单元装到580的腔体上发出的是原本580发出的声音,而580的单元装到650的腔体上发出的是650的声音.让人惊奇,这也直接验证了那工程师的话.
我想把这2支耳机的滤网取下互换,但是发现金属滤网根本取不下,不知是如何和腔体固定死了,所以只好将滤网腔体一并取下互换,装好后试听,发现650滤网腔体装到580耳架上还是650的声音,
580滤网腔体装到650耳架上还是580的声音.
为此,虽然这三支耳机大体上是一样,但起到关键作用的不是线材\不是外面的那个盖子\不是单元\不是耳罩,而是腔体和滤网材料和滤网密度.最就是价值的所在,也是音质区别的关键因素.
大家会问,这三支耳机这么大的差价值吗?我认为是值的.我们不要去看材料,外观.而是最终听它所表现出来的声音,我们买来的是代表森海旗舰的耳机,森海的工程师们能将单元一样的东东反复试验做成声音不一样的产品,它本身就是森海工程师们辛勤汗水的结果,森海公司花费巨资反复试验报废的结果.这让我想起了发明灯泡的爱迪生,同时也是森海声学造诣实力的体现所在.这本身就已经是无价了.更不存在我们被森海欺骗的说法.
当然,谁要是会出650的腔体和滤网我会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因为放在600\580上就变成一支价值2500大元HD650了。
看了这篇访谈,我很有感触,现在有些浮躁的人或者商人往往夸大自己的听感,他们可以将1%的差别夸张到俨然完全不同,甚至将一样的声音说成不一样,这样一来,许多人会为之迷惑。这点,请大家务必引起注意,以自己的听感为准,选择既便宜又有较高音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