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音响圣经系列(7)如何评价线材
标签:
线材杂谈 |
分类: HIFI理论与经验hifi-theory |

评价一条线的好坏是一件必须在自己的系统上亲自听之的事。
线材的声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在不同的系统上,同样的线可能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
你绝对不要被一些天花乱坠的技术迷惑,有些甚至号称运用太空技术的线材,只是营销的一个广告手段而已。你惟有相信自己的耳朵。而非厂商的广告,即使其他使用者口碑很好,你也不能保证这线合适自己的系统。
设计不良的线材,或是你隔壁五金店里的非音响用电缆,会或多或少劣化你系统的声音。线材会给音乐带来失真。
一般问题如下:
高音粗而硬:
有的音箱线给系统带来高低不平的高音,如同粗糙的绳子。
高音明亮而金属感:
铜锣敲击声不是黄铜的光泽,而是发出刺耳的金属噪音。人声的齿音口水飞扬发出“嘶嘶声”。正确的高音应该开阔、轻快、延伸,而不是尖亮、刺激。
质地生硬不畅:
钢琴独奏的高音部分如同玻璃碎裂般刺耳。大合唱生硬呆板没有层次感。
聆听疲倦:
低品质的音箱线很快使人疲劳。头痛,走神,耳朵紧张(俗称耳朵累)。优秀的线必定先要保证可以长时间聆听。
缺乏空间及纵深:
劣质的线会降低透明度,使定位不清。
低解析:
有的线材声音流畅,但是音乐里美妙的音符也模糊了,特别是小音量的信息流失严重。但是,要注意,与此相应,粗暴地放大所有细节也是劣质先线的特征之一。在解析与流畅之间,好的线能保持平衡。
低音软,高音糊:
低质的线材使低音变得慢、软、模糊,结像肥大沉闷如同哄鸣。无法展现清晰,独立的音符。
动态不足:
分别用低音量,高音量聆听音乐,测试线材展现音乐动态的能力,例如吉他拨弦的瞬态发声应该快速,动态明显。交响的高潮部分应该震撼有力。
如果你准备用高音染的线材来纠正系统的搭配缺点,这不值得尝试。(比如用声音很暗的线材搭配偏亮的音箱系统,耳机系统)因为,首先你要确保自己的系统是比较平衡的。线材不具备雪中送碳的效果,而只能锦上添花。线材只是为你系统的水平发挥起引导作用,而非改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