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双线分音

标签:
双线分音杂谈 |
分类: HIFI理论与经验hifi-theory |
为了最大限度增加自己的音箱系统的音质,我实践了“双线分音”。
在进入实际操作实拍照片流程图前,我们先看一下关于“双线分音”的知识。
目前高级扬声器都使用了双线分音的设计,如果你想使用此功能就要准备多一对喇叭线,并将扬声器两对接线柱之间的短路片拿掉,否则便起不到双线分音的作用。如果功放只有一对输出端,就需要把每声道的两对喇叭线并联,即两条\"+\"线接功放的\"+\"输出端,两条\"-\"线接功放的\"-\"输出端。如果功放备有两对输出端,采用双线分音就方便得多,只需每对端子连接一对线即可,但要记得把功放上的扬声器选择开关扭到A+B的位置。
不过喇叭线最好买支持双线分音的4芯线,一般而言颜色有讲究,浅色的接高音单元深色接低音。这样的线材是专为分音设计,效果比简单的用相同线材或者随便搭配两套线材要好的多。
家庭中所需要的喇叭线长度多为二至三米,在这个范围内长些或短些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分别。不过要注意布线时应尽可能勿将多余的喇叭线绕成圆圈,这样会令电感增加,从而损害重播质量。如果买了较长的喇叭线又不舍得剪短,正确的做法是让线材呈波浪形弯曲避免绕圈。还有一点要注意,两边喇叭线的长度一定要尽可能相同,相差太多会使左右音色不平衡。
还有一定要记住用同一极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功放的\"+\"输出和扬声器的\"+\"输入,另一极线连接功放的\"-\"输出和扬声器的\"-\"输入。如果弄错相位,双线分音可能是要烧器材的!喇叭线的接驳方向也很重要。一般来说,每条线材的线身上都会有箭头或文字。使用时只要顺着箭头或文字的方向,以功放为起点以扬声器为终点,用喇叭线把两者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效果?你自己听好了。我认为对系统有明显的改善。如果音箱支持bi-wiring的话买对过的去的四芯线效果绝对比一对二芯线要好很多很多。另外最好用的公房也直接有两组输出的比如accuphase的E
530 或者麦进图的6850等等。
如果还不满意可以试一下放音效果更佳的是“双放大器”接法,即用四路功放分别推动两声道音箱的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有个朋友家里是用Mark前后级(4后级)双线分音的,这样做我感觉效果倒提升有限。
音质的无形杀手
电磁性串音
High End?
注1:音压96dB称为「临界音压」,当数值高于96dB时,人耳就会感到很吵。
注2:常常有人会改机,但是都没科学根据或仪器测量,愈摩声音愈坏,所以常叫作「摩迪坏」(Modified)。
注3:大部份分音器内电阻都是线绕电阻,通电后会有电感生成,但也有些品牌生产无感电阻。
注4:但是有些喇叭例外,如Thiel与新款的Avalon等,因为它们虽然只有单线输入,但是在分音器的设计上都是独立的,电气性串音和电磁性串音都能够加以避免。
所谓Bi
Wire,就是用二条喇叭线的意思。这二条喇叭线要怎么用呢?先决条件是喇叭这边的端子要有低音、中高音二组。此时,您可以将二组喇叭线从扩大机这端(可以用Bi
Wire专用喇叭线或一般喇叭限二组绞和)连上喇叭的二组端子。
Bi
Wire的精神在那里?第一再可以让您有机会用双扩大机分别推低音与高中音。第二在于分音器里边的地回路是中高音与低音分开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声音表现。
有些人喜欢给中高音一种喇叭线,低音另一种喇叭线,藉以调声,这也是Bi wire的功能之一。
Bi-Wire的基本精神就是将低音单体与中、高音单体的分频网络隔离,使得这二部份的一些失真或干扰不会透过共享的地线相互传递。尤其是低音单体存有很强的反电动势(请把喇叭单体想象成发电机),很容易干扰到中、高音单体。所以,当喇叭搞到没什么花样时,就弄出BiWire的端子了。
到底Bi Wire有没有真正的好处?理论上有,实际上不容易分辨好处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来自于Bi Wire。
但是,Bi Wire提供了一个双扩大机的使用可能。使用者可以用一部扩大机推低
音,另宜不推中高音。先决条件是其中一部后级要有调整音量的功能,这样可以得到调整低频段与中、高频段平衡的机会。我自己就是这样用的。而且证明正面效果很大。
接下来,我用图解结合自己的系统来谈一下双线分音
原来采用跳线(见下图)
取下跳线
再插上一对一模一样的喇叭线(当然你也可以用两根不同的,但是比较难搭配)
功放必须对应双线分音,有AB两组相同的输出端子
原来只使用A通道
双线分音后,按下B通道,使AB通道同时工作
采取了双线分音后,在听感上具有更加清晰的高频与低频的分离。得益于信号的分离。经过我的实践,确定双线分音的确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