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产耳放搭配系列(七)MF2A

(2009-01-05 09:55:12)
标签:

耳机

音乐

it

休闲

分类: 耳机与耳放earphone
MF2A是一台结合了胆机重柔美与石机重解析特点的耳放。采用四根电子管的设计。正面板采用银色拉丝设计。MF即MUSIC FANS,音乐爱好者的含义。
国产耳放搭配系列(七)MF2A
侧面一览,防滑槽有不错的美感,材质细腻
国产耳放搭配系列(七)MF2A
背后一览,由于是样品机,输出端子还未安装
国产耳放搭配系列(七)MF2A
俯视图
国产耳放搭配系列(七)MF2A
胆艺轩的红色铭牌很耀眼
国产耳放搭配系列(七)MF2A
胆放好玩之处在于可以搭配不同的电子管达到不同的音色。我将用MF2A搭配大盾和德根的8根管子,带来不同听感的总结汇报。


以下听感全部基于标准配置(大管采用两根EL86大盾-菲力浦标,小管采用两根德律风根5654)
国产耳放搭配系列(七)MF2A
国产耳放搭配系列(七)MF2A
国产耳放搭配系列(七)MF2A
国产耳放搭配系列(七)MF2A
国产耳放搭配系列(七)MF2A
陈绮贞《吉他手》:
W5000:一开声,就是庞大无比而透明的声场。声音速度快而衔接好。泛音丰富确保不失韵味。轻重恰到好处。中频致密无比,女声的口型和声音非常清晰悦耳而富有质感。具有强烈的存在感,柔情与清晰并重。吉他声明快而美丽。层次感很出色。声音风格清爽而秀美。高频清脆,解析略有欠缺,高频细节处略有含混。金属弦声,敲击的线条很凝聚,低频的质很凝聚。将乐器与人声分出很优美的层次。
HD650:(金属滤网版本HD600)
非常通透的声音,高频很有延伸力。女声的演绎比DT990致密很多,有非常美妙的余响。实在的音乐没有任何不自然,舒缓而另人陶醉。全盘稳定而没有任何刺耳的声音。忠于HD650的原味,而没有如同M600那样做风格上的调整。高频快速的金属敲击声偏暗了些,不够清晰悦耳。低频下潜之深,力量弹性之强完全超过相同驱动下的DT990!实力派的出演。均衡而有力量的组合。高、中、低频的层次清晰。唯一的遗憾就是高频在强大的中低频前多少显得埋没。在快速而致密的金属敲击时这点会显得比较明显。
K701:声场左右打得比较开,吉他声轻松自然,余韵美丽。女声致密甜美,另人酥酥的。背景立体感很强。整体感觉蓬松舒适。三频非常连贯。
A950LTD:A950 LTD的音乐味得到了体现。声场正常,不再扭曲。人声在中间微前,很明晰,声色柔美,密度不错。饱满润泽没有侵略性。微微的金属反射营造出一个室内现场。吉他的泛音略多了些,收得不快,连续性不错。
W1000:非常平衡,清爽的声底女生华丽,吉他亮丽清晰。整体声音不拖泥带水,保持良好的韵味。贝司下潜不错,是超常的发挥,一记记拳拳到肉,很不错的搭配。值得一试。
RS1:吉他声音正泛音足。人声与乐器主次分明,立体感强。低频形体明确。乐器质感逼真,分离度非常好。泛音再少一些会更干脆。在快速的线条表现时会因为泛音过多而有粘连感。
GS1000:细节表现丝丝入扣。一个细小的细节也不放过。人声有少许齿音。高频细腻而低频有力。中频人声还是有些虚,不够饱满。
DT990:高频华丽细腻,低频不够凝聚,形体显得模糊。人声密度不错,但是有齿音。具有清澈的空气感。没有中频凹陷感。人声与乐器比较平衡的组合。
K601:吉他力度不是最强,显得飘逸洒脱。女声很清爽,线条凝聚温和。低频量少,力度不强。声场开阔,仿佛在室外的感觉。下盘感觉不够坚固。
HD580:甜蜜温暖的感觉。很好的通透感与音乐味。人声的存在感很强。推出了立体感和清晰度。没有棱角的音符。

拜亚试音碟:
RS1:人声清晰,背景干净。高频细致,金属乐器的每一击都很清晰,泛音美丽。低频的量与质均很出色。整个单元蓬松舒展。体现了RS1级别耳机才能达到的素质,具有比普通胆机强的低频凝聚与下潜。但是比起RA1,低频的凝聚还是显得有些不足。乐器的层次感丰富,吉他韵味足,总体来说很美丽优雅的声音。
W1000:细节表现力很强。钢琴有力,低频下潜深。节奏感很强。具有无比华丽的高频延伸。很生动的乐器演奏。总体与W1000配合得很好。
W5000:声音的左右分离细致而出色。整体风格中性自然。结合了胆机的柔美与石机的分析力。

《八只眼精选》(男声合唱加乐器弹奏)
RS1:音符的衔接非常流畅,声音清晰透彻。泛音很丰富,四位歌唱者的位置明晰。乐器与人声非常均衡。声音很饱满,手风琴在某个频段似乎会稍亮一些。数种乐器同时演奏稳而不乱。左右声音分离出色,富有立体感。
HD650:声场并不巨大,但是位置准确。音色稳重。
K701:一定程度上使K701变通透。在清爽中带有华美的气质。乐器委婉而细腻。驱动得不错。
W5000:男声的线条明确而圆润,非常凝聚。推出了气势和恰倒好处的厚度。乐器的轻重缓急拿捏得很得当。人声的定位很准确。吉他的拨动透露出一股强烈的灵气。非常出色的组合。

B’Z《PLEASURE》:(摇滚乐)
RS1:乐器线条细腻,钢琴很有力量,节奏感强。在强劲的低频下仍然有华丽的高频。即使连续的大力鼓声也能将轮廓控制得很不错。人声无任何毛刺,有清晰解析看似杂乱的摇滚乐的能力。可以感受到各个乐器精彩的表演。完全可以搭配RS1。
GS1000:低频强劲,人声齿音有些重,线条太明亮比较刺耳,不适合表现人声的组合。
DT990:注重乐器的质感与音符的弹跳,人声太亮导致有些齿音和飘。低频没推好,没RS1下潜深。力量感很不足。
HD650(金属滤网HD600):小提琴及金属敲击声比较暗,而显得有些远,节奏感强,气势足。低频收得不是最快,沉稳而大气。但是发散性有所不足。热血沸腾的感染力是这个搭配的强项。而不是左右声场的大小。很适合流行,低频一波一波有弹性地澎湃袭来的感觉。
K701:低频澎湃,高频华丽细腻,比驱动HD650明亮悦耳,以中频能量为主。吉他凝聚的线条是一大优点。比较忠实原味地表现出K701的特点,而且一定程度地削薄了偏厚的中频。声场并没有推到K701所能表现的最大的程度,中规中举。
K601:高频很清晰,质感细腻。人声偏亮不够圆滑。低频比较一般,弹性可以但量少。
A950LTD:背景通透,高频华丽。提琴细腻而饱满,低频力度,弹性不错使下盘稳健。热情的人声表现很不错,速度比较快,很爽的感觉。解析力高,可以轻松分出四个层次,细节毫不含糊。很有感情的组合,将A950LTD的声场推得很正。充满浑厚的底力。值得尝试。
W1000:高频细腻华丽,低频下潜和弹性不俗。人声清亮,微靠后。声场很宽,背景清晰无染。清新美丽的整体风格。在表现吉他的快速弹拨时非常爽快清晰。没有任何封闭耳机的感觉。
W5000:声音的布局很美妙,形成出色的空间感。背景通透无比。能量分配很均衡。声音的立体感很出色。金属的敲击声干脆而跃动。人声密度非常高,口型清晰。低频是比较凝聚有力的。特别是快速的低频连击很有形体感,分离得很清楚,余音不会互相干扰。有强大而细腻的感染力。声音的消失极其自然。没有任何封闭耳机的感觉。将 W5000驱动得非常不错。
HD580:高频细腻,延伸好。整体平衡感很出色。

《CLASSIC AT THE POPS》SACD孔泽尔辛辛那提交响会
GS1000:非常不错。具有澎湃的低频和细致的音乐连续性。声场很大而气势十足。可以说是为交响而生的耳机。
DT990:具有凶悍的声音分析力。给竟通透无比。乐器层次感很好,细腻的音符具有非常正的音色。从弱音到强音一气呵成。完全发挥了SACD的注重密度、频响的特长。
HD650:金属的质感不错,但不够明亮。声音雄壮有力很耐听。
K701:细腻的音色,华丽的整体感,清晰度略保守了些。

我拿到了两套德律风根管(一大一小),两套大盾管(一大一小)。借助W5000,我来试听一下,不同的搭配会有怎样的不同效果。
大管与小管全部采用大盾管:
速度变缓和,低频的形体变模糊,解析依然很强。高频的泛音很华丽,但是过多,显得拖泥带水,特别在许多乐器同时演奏时,会感到有互相重叠干扰。背景也很干净。

大管与小管全部采用德律风根管
我认为,这是最能够体现MF2A实力的组合。其表现的W5000非常强劲。解析力非常强大,乐器的形体清晰无比,线条凝聚。低频的质量很出色,完全不能相信 W5000的低频能够具有如此强大的质与量。全频完全舒展。人声的密度与水润是最高级的。在最合适的位置表现出来。乐器与人声相当平衡。是宽松大气的解析。一点都没有压迫感,不逊色于HA5000。是几乎完美的搭配,为我听过的搭配W5000的最好的设备之一(一定要全德律风根管)。声音利落而清楚,鼓面的快速敲击质感非常好,形体绝对不含糊,线条非常健美。女声致密的气息令人大呼过瘾。
采用全德律风根管驱动HD650时,人声不如W5000致密,但是,纤细度已经很不错。低频极其震撼,用来听摇滚非常爽快。乐器远近左右分明,出色的线条美,没有任何发虚的声音充满扎实的听感。

标准配置采用两根德律风根管与两根大盾管,听感也介于全大盾与全德律风根管之间,柔和中带有不错的解析。
所以说,胆放好玩之处在于可以搭配不同的电子管达到不同的音色。MF2A可以切实地体会到这种乐趣。

总结:
MF2A是结合了胆机重柔美与石机重解析特点的耳放,并且,可玩性强,潜力很大。不像传统胆机有低频软的缺点,用合适的管子能够很大的改善了低频的力量与凝聚力。如果能用全德律风根管搭配,可以使整体素质上升一个台阶。是很有性价比的国产耳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