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硕士毕业演出:史上最宏大
标签:
董卿毕业演出上戏心声主持中央电视台娱乐 |
分类: 上戏新闻动态 |
董卿硕士毕业演出:史上最宏大
整理:上戏心声 参考:上戏网站,新民晚报,韩生博客
董卿毕竟是董卿,她一个艺术硕士毕业演出,引来诸多大牌学者、名主持及艺术家,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演出之前一票难求,演出现场座无虚席,不可谓不是史上最宏大。
http://www.sta.edu.cn:8080/xjxy/upload/12402/mei2.jpg
一、领导、名人、明星捧场:能不宏大?
4月10日晚7:30,上海戏剧学院07级MFA(艺术硕士)主持专业毕业演出—董卿专场在上戏端钧剧场举行。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上戏领导楼巍(书记)、韩生(主持工作副院长)、葛朗(副院长)、刘志刚(副院长)、孙惠柱(副院长)出席并观看了演出。作为自己的毕业汇报作品,07级MFA主持专业毕业生、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以她精湛娴熟的主持艺术再次征服了到场观众。另外,央视主持人朱军、张泽群、马东,助阵嘉宾余秋雨、徐沛东、郎昆、朱海、韩红等也出现在演出现场,以合作者的身份对董卿在央视的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看看台下几位:余秋雨(中)郎昆(左)和朱军来捧场,能不宏大吗?
二、她读的是什么学位--艺术硕士
上海戏剧学院是全国首批艺术硕士培养试点院校,至2009年共已招收4届艺术硕士。艺术硕士学位的设立,是国家根据艺术专业的教育特点,着重于以造就适应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大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根据这个培养目标,上戏制定了周密的培养计划,明确了对艺术硕士的培养定位,就是让艺术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基本艺术理论的同时,更加侧重于艺术的实践运用能力,让艺术硕士在系统的学习之后,艺术理解力、艺术表现力、艺术创作技能都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图为董卿、朱军与台下观众交流互动
三、白色礼服学生时光--三本作业
昨晚的董卿以一身白色礼服亮相。她说自己以学生身份进行汇报,演出就取名《一堂课》,并分为青歌赛、人物访谈和综艺晚会等三本作业。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上,翻开了一页页董卿作为名主持在央视这一平台上所留下了的精彩瞬间。
用央视春晚总导演郎昆的话来说,主持人是电视台的王冠,央视有400多位,而董卿是其中的一颗明珠。也许正是这样,董卿昨晚的毕业演出不仅众所瞩目,而且众星拱月。青歌赛的搭档张泽群说:“我们是董卿的托,我是铁托!我们都愿做一个台阶,让董卿走向巅峰。”他说,在青歌赛连续40天120小时的直播中,不出错很难。而对董卿来说,却成了她步换景移的九寨沟,让人感到山美水美,难以忘怀。
图为徐沛东、张泽群、韩红与董卿交流互动
四、多位恩师启蒙指点--茁壮成长
昨晚,董卿还把她当年在浙江嘉兴的两位启蒙老师也请到了演出现场。董卿说,在她17岁的那年,高中毕业的她不顾父母反对坚持要报考艺术院校。当时在嘉兴工作的父母只能把她托付给嘉兴市文联的姓袁、姓李的一对夫妇帮助辅导,一个教小品,一个教声乐。两位老师回忆起董卿19年前时说,她梳着短发,个儿高高,像个假小子。为了练声,董卿面对京杭大运河,站在吉祥桥上大声喊叫,老师要她运用丹田之气,把声音送到运河对岸。但此时的董卿声音又小又弱,嗓音远不像今天这么明亮。说到这里,董卿学着当年大声喊:“你们听到了吗!”引起了全场一阵鼓掌。72岁高龄的袁老师说,董卿最为幸运的是,当年帮她准备的小品是《抓蟋蟀》,没想到,她考试的小品正是《抓蟋蟀》。
董卿激动得泪花闪烁:“我感谢在我梦开始的地方扶我一把的人。”董卿还说,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是郎昆鼓励了她,让她相信他的眼力不会错,并第一个在春晚上启用了她,还预言董卿会忙得连恋爱时间都没有。
图为郎昆、朱海与董卿交流互动
五、余秋雨等精彩点评--都是老师
余秋雨、郎昆、徐沛东、韩红、朱军、马东、张泽群等都上台,分别为董卿的三个作业本当注解嘉宾。
学者余秋雨的点评是昨晚的压轴戏。他说,都说董卿很勤奋,但仅靠勤奋是不够的,中国有4万多个电视主持人,许多人都很勤奋,但很少被广大观众所接受。这里的美学任务是,个体生命要能成功传递集体话语。为此,主持人要投入生命,投入感情,唤醒自己的知识储备,情感储备,要与观众有心灵沟通。
他认为,把女主持分为才女型、淑女型、辣女型等是一种低层次的分类,这对主持人其实是一种陷阱,董卿的成功恰恰有她无法明确定位的特点,她在荧屏上,呈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注意到,董卿在后台常常会翻阅一本已被她翻烂了的小学生字典,不是她买不起,而是她要找回自己小学生时的纯真状态,这种状态就非常可爱。余秋雨说,他反对主持人读了一点书就把自己也打扮成学者,那种故作深沉状应该被清洗掉。
图为余秋雨教授为董卿专场毕业汇报点评
六、目标不仅仅是成名--而是成家
董卿在上戏读完本科,工作几年后,又回来读MFA艺术硕士,就是奔着艺术家的成长方向而去的。
因为董卿的人生目标宏大,所以她的硕士毕业演出自然就宏大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