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月10日,小雨。

(2024-04-10 13:34:05)
标签:

杂谈

情感

分类: 乱弹生活

清明小长假,去扬州凑了个热闹,瘦西湖、个园和大运河博物馆还是不错的,东关街、皮市街这类商业街小朋友比较喜欢,人挤人、买买买,比较费鞋。记忆里,除了上学期间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清明活动,我自己从来没在清明节扫过墓。一来是父母本也是因为工作离开家乡,虽然距离也不到百公里,可二三十年前交通不方便,只有过年或暑假才有机会回老家。二来是家里亲近的老人比较长寿,只有爷爷在我童年时去世,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我出来读书工作后离世,这时我离家就远了,清明回去太折腾了。第三个原因,可能跟民族风俗有些关系,清明节跟民族节日三月三挨得近,篝火晚会、对山歌、吃乌米饭,是年轻男女欢歌笑语的日子,可能也有祭祀的内容,但不是主要内容。当然这些我也没亲身经历过,感觉上三月三算个欢快的节日,跟通常的祭扫心情还是有些差异。 

不过特定的日子,总伴随着特定的思想活动。除了自己家的亲人长辈,其他的故人也会在这个氛围里涌现在脑里,比如去年刚离开的大学同学阿宝,比如儿时伙伴老赵、老阙;比如前几年故去的一些老师、邻居和长辈。而今年又加了一位,春节前刚故去的、我的小学班主任之一的李爱玉老师。李老师在我们小学和教育界都挺有名,上世纪80年代的全国优秀班主任,凤毛麟角。之后带我们班小学四五年级(当时小学五年制,毕业班),大概是她做班主任的最后一届,然后我们那一届高考时出了三个北大,是我们中学的历史最佳成绩,而小学时都在她班上,就这么巧,够牛吧。那时小学可没有重点班一说,不论成绩好差、淘气与否都在一个锅里,当年的教育状况就是如此,但李老师做到了和蔼时或严肃时,一视同仁从不偏袒,并没有因为谁的表现好就能得到更多的关照,所以,大家对她是又敬又怕。

李老师的趣事挺多,教学上怎么出色,平日里怎么关心同学。比如通常小学老师非常注重课堂纪律,举手时都必须手掌竖直跟桌面成90度角,一板一眼地等老师挑选上才能站起发言,而李老师则鼓励同学们课上踊跃发言,怎么举手都行,或直接站起来发言也不禁止,只要课堂上热闹起来,哪怕争论得面红耳赤,她来做个和事佬才最高兴。比如有次我们出去社会实践,好像是去山上劳动,结果淋了雨,回到学校李老师就让家里人煮了姜汤送到教室,让每个同学都喝了去去湿寒。这种故事还挺多的。

让我记忆最深的却是毕业之后的事,一次是90年代初某次我大学寒假回家,正好在街市上遇见刚放出来的小学同学老H,一头毛寸,一只手吊着绷带说是胳膊断了,一侧的脸全是伤痕笑起来有点吓人,他解释是前些天喝醉了骑摩托冲出栏杆摔下河滩,幸亏有人发现,捡回一条命。我们多年不见,相见甚欢,一路聊天。可走着走着,他突然侧过身,对我说咱们回头吧,躲一躲。我当时一哆嗦,是被仇家盯上了吗?那年头一言不合大马路上就开练的事也时有耳闻。他尴尬地嘀咕:李老师在前面。我往前瞅了瞅,一个小小的身材,在人群中忽闪忽现并不醒目,但那神态和举止确是李老师无疑,她喜欢磕瓜子,出门也是边逛边磕,满脸笑眯眯的,感觉随时会停下来跟人聊个天。哈哈,吓我一跳,一物降一物啊。是的,李老师特别爱聊天,尤其是看见她的学生,可不是打个招呼就能走得了,一刻钟半小时都不算多。我打趣老H:李老师有什么可躲的?老何哭笑不得:你不知道,她一见我我就会骂我,尤其是看我这模样,还不被骂死?快走快走。老H是什么人、有过什么经历,我只是大概听说过,而李老师肯定更多细节,她多爱聊天啊。当着同学的面被骂,老何好面子又不能咋地,只能躲了。好吧,我跟着老H匆匆变道躲避,他边走边嘟囔:我就怕这个老太太。在小学时,当时还只是顽童的老H就经常被李老师训斥,当然主要是学习方面的,至于日常的调皮捣蛋,李老师倒不觉得有什么,男孩子就是要活泼一点。但不幸的事,老H的父亲是个暴脾气,嗯,后面的故事就很俗套,造成了老H性格上出了问题。走上社会后陆续进去过几次,而几年后听说再一次进去,无期。可他就怕李老师,李老师眼里,即使毕业了他还是学生,该说就说,连老H他爸因为脾气不好都曾经被她训斥教育过,李老师特别护着自己的学生,即便是别人眼里的差生坏孩子。

我虽然不是李老师的得意学生,但因为她的爱人王老师是我们中学的美术老师,跟我爸既是同事又是多年的钓友,加上我妈同样是李老师的同事,所以跟她就显得亲近。再一次见李老师还是在街市上,这回就我一人没躲着。她身材娇小,步子也很慢。她一边胳膊有严重肩周炎,所以很多事都是单手作业,一只手就那么捧着瓜子,另一只手飞快舞动,好像还在课堂上那样神采奕奕。她的记忆力很好,好奇心不输年轻人,总是问这问那,打听各个同学的情况。不像有些老师,你见着面只会点头微笑却不知说什么,即便就只是她和你两个人,也不用担心会冷场,作为语文老师,她的思路很清晰连贯,主题切换又那么顺畅而自然。她跟我们都说普通话(她是外地人不会说我们方言,但能听懂),虽然嗓音有些沙哑,但对话的时候会直视着你,估计是当老师养成的习惯,会盯着你打量一会,然后再开口:我跟你讲哦。。。开心时眯成一条线,会格格地笑,嘴边还有两个小酒窝,让你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然后跟着她的话题走。聊到兴头身体就随着挥动的手臂这么摇来晃去的,偶尔也会凑在耳朵边悄悄说点小八卦,多么可爱的老师啊。

李老师,一路走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