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把红楼的最后一件衣服脱了

(2008-05-30 11:02:53)
标签:

外脊

红楼

金陵十二钗

李少红

古色古香

娱乐

分类: 专栏:以色服人

谁把红楼的最后一件衣服脱了

古色古香

 

都市放牛/南京

 

听说新版《红楼梦》色胆包天,要让金陵十二钗全部穿上露背装。我吓得鼠标一哆嗦,打了个冷战。《大话西游》里的吴孟达,一个冷战打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唐僧来。我的冷战茫然四顾,锁定导演李少红老师,瞄准镜里发现李老师娥眉紧锁,手捧小腹,神疲肢倦,面色萎黄,似乎正在为金陵十二钗露背还是露骨拿捏不定。定睛一看,又似乎伴有头晕眼花,心胸烦躁的症状。不对呀,这种症状在医学上的解释,应该具有经期紊乱的神韵,怪不得蕙质兰心的李老师出此昏招。好在俺长相虽然很八,贫僧悟能,却专为取经而来。

 

此经便是《诗经》。《秦风.无衣》里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如果我没理解错,这是一个唇齿相依、同仇敌忾的誓言。别说我“不仗衣”,所以我努力尝试着跟李老师肝胆相照一回,给金陵十二钗先露上一背。话说林黛玉小姐葬花的时候,身着露背装,嘴里念叨着“花谢花飞花满天”,掩门出来,“落絮轻沾扑绣帘”,啊呀,落絮轻沾扑背肉了,便用手挠一下子。“不管桃飘与李飞”,痒死了,再挠一下子。就这样七挠八挠,林小姐一手忙着荷锄葬花,泪洒空枝,一手忙着纤指乱挠,飞絮传恨,还没念到“未若锦囊收艳骨”,背上那片白花花的外脊肉,已经被活生生挠的露出艳骨了。大胆猜测,清人汪琬妙手偶得“难以望其项背”的典故,说不定灵感就来自林黛玉小姐葬花时的露背装。

 

张艺谋老师用擒拿手挤出满城尽带黄金乳,大获票房成功。俗话说的好,成功男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女人。于是李少红老师站在成功的背后默念口诀,施展乾坤大挪移的神功,从胸前移到背后,上演满屏尽露外脊肉。李老师的露背腔,像极了一个冷笑话的结局,我相信凝聚了百分之二百五的智商与情商,让我们不知所措。影视界的色情觉醒是收视率的保证之一,所以李老师明知色字头上一把刀,依然抱定荆轲的决心,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不过现在观众早被宠坏了,连《色戒》都从宽了,《红楼梦》还不赶快坦白?要说露一点点外脊肉,还真白的不够级别,俺帮您献上一计,借吾友苏东坡锦囊一用:转大肠,低门户,照无棉,不应有裤。

 

悄悄说一句,现在连耍流氓都存在代沟,李老师您落伍了。有种距离,不是地理上的,而是时代上的。《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时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里的烟怎么会是直的呢?直字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又好像见过这景,而且还真找不出能替换的两个字。宝玉听了香菱的讲诗赞道:“既是回转仪,也用不着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色的三昧,会心处不在穿多,开心处自然也不在于穿少。

 

古色自有古香。李老师言及红楼中朝代模糊,服饰虚拟,实在是不知色的三昧。十二钗里凤姐出场,发型头饰不必去说,窄袄、绉裙都是汉装,外面罩的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更是对襟无疑,即使戴的攒珠勒子,又称兜勒巾,是明末的一种巾式,在清代很是流行。全身服饰,哪有露背的嫌疑?我看几乎跟粽子一样层层递进。美术指导叶锦添老师的大胆想象,应该是锦上添叶,而不是扒掉衣服。古色之上,尚有许多精神的古香值得追求,比如诗情,比如画意。李老师求您了,让我们守候着红楼的最后一件衣服,怀揣着一个书香盈袖的好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