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生活记录苗圃董圆圆殷桃女明星 |
分类: 照片:善解人衣 |
策划:《粉红》杂志编辑部
执行:菜刀门文学派
第一副药:苗圃三缺,主要缺一点闷骚功夫
这不是个日本名字。苗圃是一个女演员,“三缺”是指她缺三样。
苗圃何许人?仔细研究一下,这姑娘原来是1995年的“超级女生”,那年她代表西安参加全国影视推新人大赛,结果一举夺冠。可惜10年前的媒体兄弟们还没今天的热火劲,否则今天的青春偶像界也许就不是李宇春独霸天下了。
不过,当年的苗圃也没闲着,她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之后顺利加入了冯小刚的“冯家班”,先后和不少大牌导演合作过,又在冯小刚的推荐下加入了张国立“铁三角”。大概是时下流行“买三赠一”吧——张国立、张铁林、王刚的“铁三角”太硬了,横竖缺点阴柔美。估计那三个老小子早就在寻思添点花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3+1”的阵容一日不完善,三个老男人一日不舒坦。怎么办?邓婕太老,童谣太嫩,算来算去,这“调节气氛”的重任落到了苗圃身上。
《五月槐花香》里,苗圃饰演的莫荷亭亭玉立,挺像那么回事。一个小小的配角,让苗圃一举摘得了“飞天奖”和“金鹰奖”优秀女演员两项桂冠,这大运撞的,不知让多少年轻女演员羡慕得哈喇子直流呢。
问题也来了。苗圃何许人?说到“苗圃”二字,很多人还是瞪着两只死鱼眼:什么苗圃?树苗还是菜苗?
真是岂有此理!2002年吴子牛就八过一卦:三年之内苗圃必红。当年还有人把袁泉、苗圃、小陶虹、朱媛媛并称为“四小青衣”。说实在的,光从知名度来看,这“四小青衣”和章子怡、赵薇、徐静蕾、周迅那“四小”,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可苗圃这姑娘长得实在不赖,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横竖挑不出毛病;演技也相当有水准,导演圈子里都说苗圃的戏可以直接拿到影视学院当教材使,《五月槐花香》里作为卖烟姑娘被踢倒后爬在地上数烟盒的场景,也让我狠狠心酸了半晌;她还长着一副正气的脸,看看《绝对控制》里那个楚晓明就知道了;日常生活里更是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绯闻,活像王母娘娘身边的蟠桃仙姑……可这姑娘身上还是缺点让人记住的东西,那是什么呢?让咱来替她乱弹弹——
一,一颗痣(也许是胎记*^%$)。苗圃的每一个五官都很完美,组合在一起当然也美,但是组合需要个性和颠覆,比如维纳斯的断臂、赵薇大得吓人的眼睛,周迅尖得吓人的下巴……缺憾美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美,“后现代”这个词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二,一点邪(或许该喝点酒,或来点纹身什么)。苗圃给人的感觉太“正”,这大概是学院派的通病,一看就让人觉得是演大盖帽的。像郑秀文、张柏芝那种略带邪气的感觉,有时候却是艺人吸引人的灵魂呢。
三,一点骚(随便你怎么想吧)。苗圃在圈中以“中性女演员”著称,她身上确实带有股说不出的阳刚之气,但这对一个女演员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呵呵,“铁三角”里很难长出温柔杏的,所以苗圃前段时间来了一组“性感写真”,连她自己都觉得味道不对,连连摇手。
总之,苗圃这姑娘,一不缺心而不缺德三不缺火候,就缺那么点味儿。我给她抓的药,就是好好练练“闷骚”这门功。
第二副药:董圆圆棋高N着,只差一着
董圆圆有几大高。首先是年岁高——生于1964年的董圆圆满打满算已经42岁了,这对于女演员来说几乎是个“恐怖”的年龄。别说42了,这年头就连24岁的女演员也很忌讳别人提起她的贵庚,而且动不动就为之花容失色,巴不得“年年十八”才好。但这世上有些女人是花,过了季就败;有些女人却是酒玉,越陈越风情万种。42岁怎么了,内地的巩俐、香港的张曼玉、台湾的萧蔷,不都是40开外风流绝代的女中豪杰吗。所以董圆圆的资料上毫不隐讳地写着出生年月,对她来说年龄是个酒引子,引出甘醇浓郁美酒飘香。
董圆圆技术高。人家是唱京戏的,出生于梨园世家,打小就练功学唱咿咿呀呀,11岁考入戏校,21岁又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可丝毫没夸张,戏台上的一腔一调、一招一式,都是无数个寒暑用真功夫换来的;现在的演员呢,虽然也有“演技”一说,但表情不到位可以继续酝酿,台词忘了可以“cut”重来,前头含糊后头还可以找人配音……总之,只要你在娘胎里发育得像个人样,又赶上天时地利人和,再有点三角猫的炒作本领或者投靠了好的靠山,那么就算昨天还在地头卖红薯,今天也可能成为演员乃至闻名全国的“好演员”。这意思大家都明白吧——如果同样角逐“金鹰奖”的话,我认为现代演员应该乖乖地、迅速地给戏曲演员让路。别扯蛋了,贵在自觉。
董圆圆门槛高。11岁那年她亭亭玉立、面容娇好,因此刚“出道”时是尚派弟子,学的是《昭君出塞》和《失子惊疯》等尚派戏;在中国戏曲学院时又学了昆剧,后来在一个月色朗朗的晚上看到梅葆玖先生表演梅派名剧《凤还巢》,为之深深折服,并执意改学梅派;1988年,她随梅先生赴香港参加“纪念梅兰芳经典名剧”演出;1993年末至1994年初,她凭借自己的实力跻身“京剧之星”排行榜;1995,北京京剧院恢复成立梅剧团,就在梅剧团恢复成立的前三天,董圆圆正式拜梅葆玖为师,成为梅剧团的特邀演员。
董圆圆地位高。身为戏曲演员本身就是件十分令人尊重的事,而作为梅氏传人,42岁的董圆圆不是拜师最早的,却是最受宠爱的。通过梅葆玖长达6年的嫡传,董圆圆在2001年推出了自己的个人之作《洛神赋》,梅家的江湖资本加上她的世家背景,使得众多名家来为她配戏,这出里程碑性质的戏确立了她在梅派第三代中第一人的地位。
董圆圆心气高。心气高并不是孤傲,而是对于京剧艺术长远发展的思索和追求。四年前,当话剧导演林兆华提出京剧也要“好听、好看、好玩”的理念时,人们惊得不知说什么好。而今,《宰相刘罗锅》中董圆圆扮演的格格成为京戏舞台上最亮丽的一抹,逾百场的成功商演,突破千万元的票房收入,近八万人次的受众群体……这是京剧的骄傲。
说到底,倘若不是京剧退出了娱乐的主流,那么今天中国女性美的化身笃定是董圆圆,而不是现在的巩俐、章子怡,等等等等。董圆圆棋高N着只差这么一着,只是我们又有点担忧,董圆圆若是演而优则娱,那还是董圆圆么。
第三副药:建议殷桃开博客,下一次油锅
开博客干什么?吵呗。
博客,BLOG,台湾人叫做“部落格”。说白了就是聚人气的地方。咱普通人要“部落”那玩意做啥?但对一个需要人气的土壤以供生长的演员来说,阵地简直太重要了!
但这可能反而难为了殷桃——这个圈里圈外公认的乖乖女,从小到大的“尖子生”、当年以全国文化成绩第一名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的“高材生”、《围屋里的女人》里的豆苗、《历史的天空》里的东方文英,《红色娘子军》里的吴琼花、《搭错车》里的阿美……
熟悉的人都知道殷桃很低调,似乎从不屑于炒作这回事。正因为此才非要下这油锅不可,理由听我细细道来:
一,殷桃不够红。你看要找一点殷桃的信息多么难,这年头讲究“零距离”,可互联网上关于殷桃那点干巴巴的资讯,简直有辱因特纳特事业的发达程度。成为老百姓的“谈资”是演员最大的资本,观众把你忘了,导演和评委随后就把你忘了。
二,殷桃不够大方。她从事的并非一项低调事业,因此也没必要忌讳做一些高调的事。这回被“金鹰奖”提名优秀女演员,公司不也屁颠屁颠喊得开心吗?这年头再蠢的受众对娱乐圈定律也明白两三条了。不炒白不炒,不炒也没人说你清高。
三,殷桃的圈子太小。这殷桃,从大学毕业开始就被塑造成荧屏上的“波普”女性,小小年纪,名字前面就被强加上两个抹不去的定语:军旅题材、导演高希希。人的确要讲良心,但良禽择木而栖,你还年轻,告别恩人高希希和军旅题材就这么难吗(我说的只是暂时告别)。快炒快炒,真金是炼出来的,机会是炒出来的。
殷桃本人并不具有倾国倾城之色,但她是个聪明、勤奋的实力派演员;还有个小道消息:殷桃的生活单纯得如同白开水一般,她没有任何怪癖,作为现代女性既不泡吧也不喝酒,和时尚简直搭不上边,最大的爱好竟然是在公园里划小船——所以,殷桃是最需要迅速脱离解放军架子、融入社会大熔炉、以最快速度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女演员。这是她的当务之急,急得不得了。
殷桃的博客要是开张,首先要摆脱的是又红又专的“好人”形象。但咱也不一定要走暧昧路线,估计殷桃本人接受不了。根据她的本性和一贯表现,还是秉持“高调而不高雅、通俗却不低俗”的原则吧,至于内容,当然不能像现在很多明星博客那样写成千篇一律的流水账,但以下两部分内容一定要有:一,军校女生回忆录,用来张贴殷桃大学时代的日记和老照片;此部分专门用来吸引老男人,因为怀旧是很多成熟男人最柔软的心结。二,女大学生成为女主角的绝密攻略。此部分专门勾引小女生,为梦想成名成角的小FANS们支招。
还有其它“命门”,待殷桃的博客开张以后再一一计划吧,总之老男人和小女人都上钩了,殷桃离大红大紫就不远了。
没时间?找经济公司呗,找枪手也可以,这年头明星们不都这么干的吗。不管你来自军校还是地方,赶了娱乐这趟浑水就别讲“低调”这样的笑话了。为人们的饭碗里盛点什么是你的义务,咱老百姓不也就求茶余饭后一笑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