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针灸治疗白血病

(2011-05-04 20:27:58)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针灸治疗白血病作者:枯叶草堂

    

针灸治疗白血病

    现在有很多人都得了白血病,我曾经就看报上说有个女子得了此病,(在这我就不多说详细的了)当时看了,我很感动,于是起心决定要找到针灸治疗白血病的方法,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

        具我了解"白血病"西医叫它血癌,而中医认为,白血病是以贫血及伴随症状和出血倾向为特点,属“虚劳”、“血证”范畴.

详解如下:

       (一)、病因病机
  西医叫血癌,系不规则白血病无限增生所致,因此也叫血液肿瘤。
  中医认为,白血病是以贫血及伴随症状和出血倾向为特点,属“虚劳”、“血证”
范畴,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亏耗为主要病机特点的一种慢性
衰弱证候疾病。病因有禀赋薄弱,烦劳过度,饮食不节,长期失血,外感毒邪,七情内伤,以及失治误治等,
     

       (二)、治疗原则
        根据《素问》“虚者补之”原则,对“虚劳”的治疗,以补益为基本治疗原则。不过在补益时应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必须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 二是要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方能得以滋养。肾为先天之本。因此重视补益脾肾,先后天之本不败,则能促进各脏虚损的恢复。故治疗虚劳,应着重补益脾肾。又心主血,肝藏血,肺主气,气生血,因此临床治疗也应兼顾心、肝、肺的补益。
     

       (三)、辩证取穴
  1.气虚
      (1)肺气虚
   主证:气短声怯,自汗出,易外感,时寒时热,面白,舌淡脉细弱。
          针灸取穴:风池、大椎、风门、肺俞、曲池、外关、合谷。
  (2)、脾气虚
  主证:纳少脘闷,倦怠乏力,便溏面黄,舌淡苔黄,脉弱。
        针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脾俞、肾俞、三阴交
  (3)、肾气虚
  主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而清长,带下清稀,舌质淡,脉弱
         针灸取穴:气海、关元、肾俞、太溪。
     

        2.血虚
  (1)、心血虚
  主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淡,脉细结代。
  针灸取中脘、关元、气海、心俞、足三里。
  (2)、肝血虚
  主证:头晕失眠,肋痛肢麻,筋脉拘急或惊惕肉瞤。妇女月经不调,面色不华,脉弦细或细涩。
  针灸取穴:中脘、气海、肝俞、血海、三阴交。
     

        3.阴虚
  (1)、肺阴虚
  主证:干咳咽燥,甚或失音,潮热,盗汗,面部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针灸取穴:风池、肺俞、肾俞、合谷、足三里。
  (2)、心阴虚
  主证:心悸失眠,烦燥盗汗,或口舌生疮,舌红少津,脉细数。
        针灸取穴:巨阙、心俞、内关、足三里、太冲。
       (3)、脾胃阴虚
  主证:口干唇燥,不思饮食,便干,甚则干呕,呃逆,面潮红,舌干,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针灸取穴:中脘、合谷、气海、足三里。
  (4)、肝阴虚
  主证: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流泪,视物不明,烦躁易怒,舌干红,脉弦细数。
        针灸取穴:肝俞、脾俞、期门、曲泉、太冲。
    (5)、肾阴虚
  主证:腰膝酸软,遗精,眩晕耳鸣,口干咽红,颧红,舌红少苔,脉沉细。
        针灸取穴:气海、关元、肾俞、复溜、太溪。
  

        4.阳虚
  (1)、心阳虚
  主证:心悸自汗,神倦嗜卧,胸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或紫暗,脉细弱。
        针灸取穴:心俞、巨阙、气海、关元、足三里。
  (2)、脾阳虚
  主证:面色蒌黄,食少神倦,形寒,少气懒言,便溏,肠鸣腹痛,舌淡苔白,脉弱。
        针灸取穴:中脘、气海、脾俞、胃俞、足三里。
      (3)、肾阳虚
  主证:腰酸背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舌淡胖,脉沉迟。
        针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