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中国国奥队进攻能力中超联赛 |
中国国奥不去伦敦也罢
木偶人
球队没有特点,球员没有技术,11人你打你的,我踢我的,各打各的,散兵游勇,这样一支国奥0比1输球不奇怪,这样的一支球队不去伦敦奥运也罢。
当第94分钟国奥队把最后角球机会浪费后,布氏国奥军团去伦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很多人会说,四天后的客场,只要中国队以2比1或2比0以上的比分,也就是说获胜拿三分并客场多一粒净胜球,我们就进入下一轮了。然而,中国和阿曼对垒之后,不知什么原因,我总感觉,如今国奥队已经没希望了,华而不实,号称有多人效力中超联赛,但其场上表现比业余球员还业余,业余之极。
横传球比直传球多N倍,中场分球到右路失误有N次,无效球员的跑动有N米,不动脑筋踢球的队员有N个。这样的球队,我想不去伦敦也罢,去了也是丢人显眼,至少布拉泽维奇现在会这样想了。估计老布的肠子也悔青了,干嘛接手国奥这趟混水。
中阿之战,中国足球传统的致胜法宝已经丢失贻尽了,比如我们被称为“中国头球队”,因为这项功夫对付东南亚和西亚球队挺管用,N次角球总能进一个吧,但现在却是一种奢望,关键是缺少一“头”定音的球员。
抢逼围,徐根宝时代的中超球队的基本功,当年徐家军的看家本领,把对手逼死,累死,再踢死。不过,现在看来场上不断出现抽筋的反而是中国球员,由此可见平时的训练是什么样的质量。任意球——百步穿杨的机会都创造不出来,进攻能力可想而知,因为我们多在对手的边路活动,离对手的球门老远老远,创造进球的前场任意球机会都很少,这样的国奥还有什么希望,还能创造什么奇迹,我看不出来。
不知国奥队平时如何训练的,更不知主帅是如何考量的。俗话说:得中场者得天下。我们前锋拿不住球,是因中场太薄,没有厚度,前卫线的前腰太软,支持不够,加之后防线站位太平,对手的防守反击打的得心应手,只丢一球国奥太幸运了。90%的球员更像是工兵型,善防守轻进攻,明明在对手肋部这样的关键位置突破了,拿球队员还是只知道一味分边,而有的球员不知道包抄接应,有时中场的进攻机会要远远好于边路传中突破,像范志毅、黎兵这样头球好的越来越少,等对手犯低级错误可能性太小。
死马要当活马医。恐怕布家军一是加强中场球员的进攻能力,二是适当时加一些前场的远射,三是两翼齐飞关键是中路包抄球员要有能力,最好有控制力强,身材高,头球好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