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奥无“核心”
(2010-10-12 19:25:35)
标签:
体育李凯中国国奥队王选宏 |
0比1输给叙利亚国家队,从内容,结果,年龄和经验以及技战术配合方面,国奥队输球是正常的,合理的,无可指责,毕竟成年队和青年队之间的比赛有质的区别。国奥输球与国青输球不一样,至少在感情上不存在悲怆色彩。
然而,当中国足协把国奥队的未来定位在进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这场比赛反映出目前这支国奥队仍有一些亟需解决的地方。
90分钟的比赛,国奥队下半场45分钟踢的要比上半场好,如果10分制的话,上下半场的分值会是4:7。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开场,国奥队左路4号郑铮的位置在整个上半时就成了软肋,叙利亚队三传两递一有机会就打左路。左路短板使得国奥队中场不敢前压,三条线距离接开,踢的极为狼狈。同时,队员们的横传球过多,而中路的传球一到前场就难以通过叙利亚人的防线。更多时候,视野的不够开阔,传球的路线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利用球场的宽度,上半时更多时候是一味的塞中路,打的太小和太短,效果不佳。
国奥队4231阵型,从严格意义上讲,是讲究控制中场的,但因三条线之间队形和队员站位不好。后防线经常是一起跑动成了一字长蛇阵, 一点被破全线告急。本来4人后卫中,两名中后卫14号李建滨 2号周云一个应该打拖后,一个是盯人,并且要确定中后卫人选谁是后防核心,常理上打拖后的是后防核心,他应该调度整个防线,彼此呼应,但上半时我们看不到。
按说中场两名后腰,8号吕鹏作为工兵型更多的是起到屏障和协防的作用, 7号王选宏主要任务是组织,三名前卫中10号朴成应该是9号前锋李凯背后的影子前锋,当李凯扯边或背身拿球时,他的身边最应该出现的就是朴成,但同样也看不到。11号张远、16号张健两名左右边前卫更多的时候应该采取反切或内切打法,沿边路和左右边后卫或中前卫配合,但这样的配合也少有。
锋无力是中国足球的老大难问题,这届国奥队身上同样突出。尽管李凯身材条件很好,但特点还是不够明显。我们看到他自己经常把球带丢,脚下绊算,起动慢,身高好,但头球一般,个人的拿球护球被对手一逼就没了。
主教练孙卫还算称职,在中场休息时战术调整很有针对性,避免了下半场的再失球。整场比赛国奥队单刀球机会也有,但因个人能力错失,惟一的亮点就是开场时间不长王选宏的前场任意球中柱,多少有点感觉。更多时,三条线看不到核心,技战术打法也不清晰,九十分钟时间,国奥队究竟是一种什么打法,防守反击,长传冲吊,或者两翼边路进攻,或者一高一快,等等,看不清楚,有些打到哪儿是哪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