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业余与杜帅褪色
木 偶
人
杜家军6天踢了三场比赛,0比0,3比3,1比1,成绩不好不坏,没赢球也没输球,但从备战08奥运角度来衡量,足协和杜伊收获了三个平局,并没有解决国奥存在的问题。
三场比赛,从442到451,从单后腰到双后腰,从双前锋到单前锋又到双前锋,主帅杜伊一直在不停“变脸”。中美次战首发阵容换了7人,与德甲球队科特布斯一役,首发阵容与又换了8个,到比赛结束时,场上的11名首发球员仅仅有两三个人,三场比赛上了4个门将。这次参加集训的球员人人上场,在一定程度上,一方面说明杜伊还在观察球员,主要是替补球员的人选。同时,也透露出杜伊以人为本,比较人性化的一面,让没有可能再入选08国奥队的球员亮亮相,给一点安慰。
就足协而言,安排和美国队打热身赛还有些许价值,但组织与德国人的比赛就相当“不职业”了。比赛中,这支排名靠后的德甲球队,队员们的表现更多是在应付和“应景”。一方面,时差没倒过来,身体处于休整期,大家基本上没有跑动,日尔曼人的钢铁意志、充沛的体能、凶狠的逼抢,快速的进攻,流畅的配合荡然无存,有时更像是一支旅游团队。杜伊赛前说他不考虑结果,有点言不由衷。当朱挺鱼跃冲顶破门时杜帅很兴奋,终于要赢球了,因为这是国奥队2007年最后一场比赛,以胜利结局再好不过了。然而,事与愿违,第86分钟的失球让杜伊极没面子,连“旅游观光团”都没拿下,这人都丢大了。
说实话,中德1比1这场比赛没有一点含金量。德国球员的不跑动、不逼抢,在一定程度上让国奥队一些技术型球员有了发挥的空间,但细细看,国奥队的组织极为混乱,球队不象一个整体,几乎都是单兵作战。面对德国人松散和庸懒的防守体系,中国队欠缺的不仅仅是破密集防守的能力,更缺技战术意识和能力。相比克劳琛时代的中青队被誉为“黄金一代”,现在的国奥更像是“三缺一代”,缺体能、缺意识、缺技术。中德之战,我们所能记住的是朱挺的头球和卢琳的吊射,但两人还并非杜家军主力架构里的人选,更别提其他球员,了无印象了。(木偶人QQ409886372)
树旗近一年时间的杜家军,越踢越不会踢了,越踢越“滥”了,杜伊个人身上“神奇的光环”也正慢慢褪去,一个阵型不固定,打法不稳定,人员不确定的球队凭什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牌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