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朱广沪和朱家军 |
2005年12月31日,中国队0比2 又输了,西班牙之行三战皆负,进1球,失7球,这样的成绩,要说足协满意,媒体和球迷高兴,肯定是胡说。朱广沪上任后,朱家军的比赛有赢有输,但总体上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而并非是高开高走。为什么这样说呢?四句话“东亚双冠凝聚人气,西行三战失了民心,欧战不胜乱了阵脚,临场指挥不显神奇”。
老朱2005年的成绩是拿了东亚双冠,给足协领导长了脸,撑了面子,有人形容他是中国足球的救世主。但客观地讲,像日韩两强并没有在东亚四强赛和东亚运动会上派出最强阵容,国足夺冠“含金量略显不足”,且“恐韩症”没有消除。这仅仅还是东亚,明年亚洲杯和多哈亚运会足球赛上,朱家军将经受处于上升势头的西亚足球的考验。沙特和阿联酋的俱乐部队包揽亚冠联赛冠亚军,而上届冠军伊蒂哈德队卫冕成功绝非偶然,中国的山东和深圳对阵他们输的没有一点脾气。
2005年要说朱广沪不顺心的事就是欧战一场未胜,无论是国家队,还是地区联队、俱乐部队,中国国家队都赢不了。大帝李毅终结“欧洲门”故事,但朱家军输安达卢西亚联队4 球,比0比3 负于西班牙国家队都多。有人说要是孙祥的门柱球和曹阳的横梁球进了,结果肯定变了,但对手的门柱和横梁次数之于中国队两倍还多,这些球要是都进了呢,估计中国队西行归来,失球数会在10位数。西班牙军团的技术发挥很像斗牛士表演,朱家军发不上力,只有胡冲乱撞,打到哪儿算哪儿,没有一点章法,没有技术可言,华金们杂耍般地进球,朱广沪只有摇头的份儿,即便是不停的换人,弱势依然无法改观。
2005年,朱广沪能够从洋人手里夺回国足帅印,其执教能力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足协领导的肯定,评价其长于防守、指挥若定、胸有成竹等溢美之词不少。然而,此次西行三战,朱广沪都在上半场30分钟左右开始换将,前锋是第一调整人选,重点是中前场,后防线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新人张帅、刘巍基本被朱帅否定,而朱广沪的“自我否定”不断出现,刚刚换上场的球员,时间不长又被换下。而在实战中,朱家军基本上是以一个攻击姿态出现,排兵布阵,调兵谴将多以进攻型为主。明知曹阳、孙吉等球员攻强守弱,仍然频频让其助攻,国足多达七、八人的后防经常被对手轻易撕破,不像是以防守见长的朱氏战术体系。
有一点可以肯定,朱广沪是想通过西行确定朱家军一些位置第一替补人选,比如郑智的替补是邵佳一吗?现在看,不一定,新人王栋司职后腰,但其场上进攻能力和传接球让人眼前一亮,让其踢前腰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朱广沪上任后,锋无力是个老毛病,解决这个问题是朱大帅的当务之急,李毅、韩鹏、郜林、陈涛、石俊5名前锋轮流上阵,仅仅只有一球进帐,或许这才是朱广沪最担心的事情,而并非后防线。朱指导有一种观点,欧洲人的进攻能力很强,但亚洲球队还赶不上,若自己心目中的一些中后场主力上阵,朱家军后防线实力在亚洲还是有一定质量的,东西亚球队要破门并不容易,而自己现在最需要抓的是中前场的进攻。
也许,发现后腰王栋的进攻能力才是朱广沪西行的最大收获。(木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