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两天前,在一家知名网站体育版看到这样一则关于我的介绍:“木偶人(QQ:409886372),武汉体育记者,曾采访过朱广沪等中国名人,他的足球评论文章深得球迷和网友的喜爱。”
我木然了。什么时候我变成“武汉人”,而且是一名“体育记者”,竟然还采访过中国队的主教练朱广沪。我能理解这家网站的用意。
的确,我写过一些关于中国足球的评论文章,自己感觉一些评论真的比一些体育记者的稿子更具可看性。这么说并不想表达其他什么意思,也不是为抬高自己抑或贬低谁。因为,在这之前曾发生了这样一些事。
还是在中国足球队参加东亚运动会前,我写了一篇《东亚运足球赛,朱广沪和朱家军的四大看点》的球评文章,被新浪、搜狐、TOM、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主推至体育首页,成了热贴,点击率不错。有的体育编辑留言让我多整几篇。我很高兴。然而,两天后,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
我在浏览网站上一些报纸关于国足的消息时,竟然发现福建、四川省的一些报纸,涉及国足方面的新闻和评论,竟然与《四大看点》上的文字内容“不谋而合”。有的修改了一点,有的干脆一个字不动,有的署“来源:轶名”;可有家报纸的记者是这样做的:稿子第一部分的大意是他采访了国足主帅朱广沪(网上的消息),朱帅爆了不少个人关于国足的看法,到了第二部分,我看到的内容又是《四大看点》之一的内容。
我无语了。
作为体育记者,只有通过采访才能获得第一手的内容和资料,可这位据说还是这家报纸的名记,竟然是这样写出“好稿”的,除了让人觉得可笑,更让人觉得没有记者的职业操守。
中国足球总上不去,我想,这些足记的职业操守也是个问题。
中国足球的假新闻不断,估计也是这样来的。
但愿以后能看到这位“名记”采访朱广沪的文章,因为我是采访不到朱广沪这样的中国名人的,因为我本不是体育记者。(木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