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这几天的中国男子足球把中国人的脸丢尽了!
打亚冠联赛的山东鲁能队在第一回合主场比赛时就有输球征兆,但敢在客场输2比7,被沙特伊蒂哈德队狂灌七球,被对手戏弄,没了精气神,这让谁也无法原谅。鲁能人包括主教练图拔可以强调“理由”:因为足协的中超赛程,我们几线作战,队员没有很好休息,所以可以输。但是,一个俱乐部队不是只有十几号人,放着一些有实力的替补球员,光坐在替补席上“卖眼”,为什么,不用这些人打,而且,你一输就敢输7个,你代表的是中国足球呀!
还有我们的中超冠军深圳健力宝队,明明知道“一个人一生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昨天不等于今天,今天和明天不同,竟然敢在特点、水平、能力、战术打法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的对手身上使用同一个计策:“客场死守,主场猛攻”。说实话,我们太托大,当对手是不懂事的小孩子。深圳,你有攻的能力吗?你防守的水平有多高呢?未战,先让对手安心,中国队不攻只守,这叫什么事儿呢?上半场前30分钟4球落后,平均7分钟对手就打进一球,阿联酋人到了禁区边沿简直入无人之境。这已经不仅仅是能力、水平的问题,往了深说,恐怕是想从深圳这个烂摊子脱身才是“真”的。像这样代表中国打外战的人,凭什么入选国家队,0比6的耻辱是中国足球的耻辱呀!
2比7,0比6,中国国家足球队何时被亚洲的沙特队、阿联酋队打成这样。我的印象中,中国队这些年和西亚球队交锋胜多负少,打法多是边路两翼齐飞,中路高大球员包抄头球中的,速度快的前锋一打一个准,一个反击就是一个经典,技术好的西亚队普遍怕逼抢,一逼一抢中场就没了,打这样的队并不费事呀,这一次为何这样惨?现在的中国足球似乎丢了以前的致胜法宝:边路、速度、头球。
再说说中国17岁以下的张家军。打进八强,平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好的成绩,队员们有点晕和飘,目标竟然直指决赛,要玩一把心跳拿个冠军玩玩。没想到被土耳其队打回原形。1比5,也是一个大比分,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要不是亚足联提名的亚洲最佳球员门将王大雷的优异表现,比分,不敢想!有人给这一届青年队叫作“抽筋队或抽疯队”!事实上,不只是张宁的队伍中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贾秀全带队打德国人,中青球员后半场体能不支,接连倒地,这说明什么,说明还是训练不刻苦!
球可以输,但为什么输总得整明白!体能以前是中国足球的强项,但现在的中国少年队、青年队、国家队各级别的队伍包括俱乐部队,体能和足球发达地区南美、欧洲差距越来越大,就是我们亚洲以前体能弱的西亚球队也有了很大进步,但我们自己明显是退步。没有充沛的体能作保证,再好的技术,再好的战术,再好的意识,都是空的。
“三从一大”,对中国足球现有体制而言,对中国足球人控制力、约束力来说,仍然有效!
没劲了,你还踢什么球呀,落后了只有挨打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