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创造的成语
(2018-09-14 11:35:27)韩愈创造的成语
1、落阱下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解释】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2、动辄得咎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责难。
3、杂乱无章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解释】章:条理。混乱而没有条理。
4、佶屈聱牙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周浩殷盘(《指《书经》中的商周书),,佶屈聱牙。”
【解释】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5、摇尾乞怜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解释】俯首帖耳: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6、不平则鸣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解释】平:是指平常、平静、平衡、平凡等;不平则鸣:是指自然、社会与人生当处于不寻常的状况之中,一定会有所表现。特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也指对不公平的事表示不满。
7、虚张声势
【出处】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解释】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8、一龙一猪
【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解释】一是龙,一是猪。意思是说人在幼时大致没有什么区别,而学问的深浅由年长而不同,于是有了一龙一猪的差别。现比喻同时的两个人,一个贤,一个不肖,高下判别极大。
9、飞黄腾达
【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解释】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形容骏马奔腾飞驰。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现多用于贬义。
10、旋乾转坤
【出处】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听亲断,旋乾转坤。”
【解释】旋乾转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
11、再接再厉
【出处】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解释】
再:继续;接;接触;厉:磨快。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12、坐井观天
【出处】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解释】井底之蛙”用来讽喻那些见识狭窄、短浅,而又盲目自大、不接受新事物、不识大局的人。“坐井观天”形容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13、口若悬河
【出处】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解释】若:好象;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14、驾轻就熟
【出处】
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解释】王良、造父,古代两个善于驾车的人。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15、细大不捐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解释】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贪多务得,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细:微,小;捐:舍弃。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16、无理取闹
【出处】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祇取闹。”
【解释】
原谓蛙声只是没来由地喧闹。后以“无理取闹”指人没道理地吵闹。
【示例】他跑到厂长那里无理取闹。
17、刺刺不休
【出处】
唐·韩愈《送殷员外序》:“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解释】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18、地大物博
【出处】
唐·韩愈《平淮西碑》:“地大物博,蘖牙其间。”
【解释】
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19、笃近举远
【出处】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解释】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要厚道,对关系远的也要推荐。
20、一视同仁
【出处】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解释】一:一律、一致;同:相同、平等;仁:看待、善待。
21、朝发夕至
【出处】唐·韩愈《祭鳄鱼文》:“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解释】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方便。
22、崭露头角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解释】崭:突出;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23、朝齑暮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
【解释】 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24、众目睽睽
【出处】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解释】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许多人争着眼睛看着。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
25、自以为得计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解释】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26、指天誓日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
【解释】誓:发誓。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27、趑趄不前
【出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解释】趑趄:迟疑不敢前进。形容犹豫畏缩不敢前进。
28、张大其词
【出处】唐·韩愈《送杨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
【解释】张:夸张。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
29、插翅难逃
【出处】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安有巢中鷇,插翅飞天陲。”
【解释】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30、袖手旁观
【出处】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