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阅读方法介绍

(2013-05-10 10:41:30)
分类: 教学设计

数学阅读方法介绍

教学目标:了解数学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数学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数学阅读方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定义:数学阅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从阅读内容上划分,它具体包括阅读引言、阅读概念、阅读定理、阅读公式、阅读例题、阅读材料等等。不同的数学阅读内容应当采用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

二、数学阅读方法(以数学阅读内容的不同划分)

1、阅读概念要正确理解数学概念中的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要能够将各种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要弄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说既能区分相近的概念,又能知道其适用范围。

2、阅读定理:要注意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要探讨定理的证明途径和方法,通过与课本对照,分析证法的正误、优劣;要注意联系类似定理,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其应用;要思考定理可否逆用,推广及引伸。例如:在讲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我要求学生叙述线面垂直的定义,并对线面垂直的定义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找准一个核心就是要证明线面垂直,就要证明线与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是垂直的,然而要证明线与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是垂直的,是无法操作的。指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墙角,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线面垂直的判定定,同时拓展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符号语言表示及图形语言表示,并强调了线面垂直的定义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不同。

3、阅读公式:不仅要弄明白公式的来龙去脉,会推导公式;还要明白公式的特征并能想法子记住;要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弄明白有关公式的内在联系,了解公式的运用、逆用、合用,变用和巧用。例如:在讲授指数的运算时,就将同底数幂相乘和乘方的幂两个公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同底数幂相乘时,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乘方的幂运算时,指数相乘。同时对各个公式的结构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包括各个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征对比、公式的应用条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解读。

4、阅读例题:要认真审题,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要和教材比较解法的优劣,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例如在讲授《直线方程的点斜式》这一节时,教材中的例题不仅就有代表性,而且教材63页中的一段文字 是直线 上不同于 的任意一点,……即得方程 ,一定要让学生阅读,学生能懂的尽量不讲。最好让学生先自己读例题,做类似的习题,来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方程。此外,在数学课本中有很多例题还没有被我们很好地应用。例如在讲授圆的一般方程时,教材上例4中已知圆上三个点的坐标,求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教材上给出的解法是设圆的一般方程,将三个点的坐标代入,得出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出待定的系数,即可得圆的方程。而有学生设了是圆的圆心坐标,由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列出两个含有圆心坐标的方程,解出圆心坐标,再求圆的半径,从而得出圆的标准方程。还有学生利用三点中的两点得出了圆上两点所在直线的垂直平分线,联立两个垂直平分线得出交点,即得圆心坐标,再求圆的半径,从而得出圆的标准方程。

5、阅读应用题:阅读教学最好载体是应用题,而应用题的教学,在阅读的开始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在思维方式上多加指导,先按一定程序进行引导阅读,形成一定的模式,待学生有了一定能力后,再进行变式训练。例如可进行这样的方式:题中有几问?这道题是属于什么类型?题中有哪些数量?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怎样等。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应用题的难度,进行示范阅读,抓住字词句,抓住关键词和关键数量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或列表或画图或列式理清关系,从而渐渐掌握阅读要领,达到熟练程度。阅读训练时,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分析,明白其内含,并将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把题目浓缩,减化,达到缩小跨度的目的。对于关键词,有时还需划上着重记号,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三、课堂小结:

在数学阅读教学中,不能忽视生活经验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做一个会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人,并经常引导学生用类比法比较生活中的问题与考题之间的异同,更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对阅读能力的培养,训练策略的实施,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