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古镇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随想 |
今天翻看照片,刻意想回味下08年二到丽江时,有没有一些值得回忆的镜头,看完后不禁有些许的失望。故人依然,但风物已去。
丽江古城的“古”韵,早已淹没在无数酒吧、茶馆的滚滚商流中。所谓的古城,其实早在96年那场地震中毁去大半,现在的丽江,充其量是批了件古衣的仿古董而已。
一直想重温下丽江粑粑、酥油茶的厚道滋味,但无论在古城还是束河,却找不到一家纳西族大妈闲散经营的地道小馆;就连一直念念不忘的呼儿换、狼翻锅,迫不及待喝上几口,味,淡如水。真不知道是自己越来越沧桑,还是世道的改变也带走了醇厚、火热地酒性?甚或两者兼而有之?
灯红酒绿,游人如梭,各人都在丽江骨子里“闲”的氛围中放纵自己或是等待某个未知的“艳遇”。这,也许是丽江的文化;也或许,丽江的文化就如同纳西古乐一般,了解的人淡淡一笑,门外之人却偏偏想以这种洞经音乐来证明自己深得丽江文化之三昧。
我不在丽江,在离开丽江的路上。
黑井是成昆铁路边上的一个小镇,古时曾因出产矿盐而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现在盐巴也不是稀罕物了,黑井也就逐渐的沉寂了下来。
对比起丽江、大理等等名头山响的古城来说,黑井最多只算得一个不起眼的乡村镇子。没什么美丽绝伦的自然风光,有的是几百年来仍然存在的古老民居、深宅大院。
黑井的人们活得很从容,游客来了打点精神招呼一番;没有游客的时候依旧安静的生活。这里没有满街酒吧的喧嚣,只有浓浓的黑夜和稀疏的灯光,伴随着零星的狗吠,你不需瞪大眼睛就能看清纯净的夜空中万千繁星。
夜宿在曾经的豪门大院,总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你保有一种尊敬,以至于连说话都轻言细语,仿佛会惊起了古往今来数不清的记忆。
随便走进一家民宿吃饭,老板都会来喝上一杯,聊几句闲话,一来二去也就成了熟人,纯粹是乡土的菜肴,美味可口,价钱也称得上公平合理。彝州的人民毕竟还是保留着热情淳朴的民风。
早晨,路边的野花丛中有蝴蝶翩翩飞舞,于是聚精会神照了下来。这,原也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