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翠湖的“大草皮”

(2007-04-04 16:44:03)
标签:

回忆

80年代的童年

分类: 蓦然回首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翠湖东门的那块“大草皮”?现在的一池碧水,二十多年前却是无数孩子玩耍的天堂。

 

家住翠湖边上的一个好处是可以经常跑到公园里去玩,而且知道众多的不需要买票就可以自由出入的“密门”,其实说穿了无非是孩子们能钻进钻出的地方。不过,一个公开的“密门”就是东门左边的大草皮,大人小孩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翻越石栏杆跳下去,然后在守门人大声呼喝中欢笑着跑远。

多数时候守门人对孩子们的举动是睁一支眼闭一支眼的,他也明白那个年代的孩子们不会有几个钱,两分的门票钱给孩子们留着买点零食吧。

男孩子们喜欢大草皮的原因无非是可以在上面嬉戏打滚,踢踢足球,或者躺下来,枕着书包晒太阳、看小人书。回家晚了自然免不了挨骂,然后赶作业到深夜,但第二天依然故我,湖边上的孩子们没人能挡住大草皮对自己的诱惑!

记忆中的童年似乎总是在初夏的天气里,阳光明媚,温暖而干燥!而萌动的青春期却是闷热的酷暑,总期待着一场清凉的大雨,总期待着发生一些什么事情。

男孩子们最酷的装扮无疑是一身绿军装,扣子解开两个,军帽用报纸垫高,俗称“凑(一声)牌坊”;脚上穿一双黑金绒面料的中跟布鞋;军用书包挂在脖子上,随着甩得老高的双手左右摇晃……这样的人物多半是孩子中的“老大”,有相当的权威。

翠湖边上孩子众多。于是,根据自己的大院、学校自然组成了很多小帮派。大草皮就成了各类小帮小派必争之地,打架是免不了的,造成的后果多半情况下也并不严重,无非是鼻血长流、眼睛青紫,第二天再叫老大邀约众伙伴找回这个“场子”。往往有这样奇怪的事发生,双方邀约的帮手越多,架就越打不起来,因为老大张三认识那边李四,李四又认识另一个老大王五,最后的结果是一大帮十多岁的孩子绕着翠湖逛一圈回家了事。

年纪大一些了就知道了一些关于大草皮的传闻。于是,在玩闹的空隙,一旦发现某种物件,便聚精会神的研究一番,然后在不怀好意的笑声中东倒西歪,各自遐想了!十几岁的孩子没有什么风花雪月的想法,希望的只不过是在翠湖跟一个女孩子搭讪几句,能一块在大草皮坐坐也就知足了,其他的属于敢想想,实际上却不敢去做。

 

不记得是哪年了,大草皮成了一片泽国。人们不会在意翠湖公园这点小小的变化,但很多孩子却神伤了好久,这城市里又少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天空了!

随着一件件物品被收藏进了时间的储物箱,大草皮和绿军装也一块装进了70年代那一格。当某一天记忆的搜索器停留在它上面时,我才发觉这块小小的绿地仍然没有丢失,而是停留在了一片阳光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