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随想 |
上午的阳光温暖地照在我身上,而我正站在高大的午门前,无语凝视着这皇宫的入口、历史的入口。
如果说天安门因为新中国的成立而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性、时代性和代表性的话,那么它后面的午门,却只是作为历史的见证,一直安静的矗立在那儿。看风云变换,观朝代更替;迎新人,送旧主!对人们而言,每一天或许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但对这午门、这故宫而言,每一天不过是给它的历史增加了一条细细的皱纹。唯一不同的,大概便是这每天川流不息的人群了。
听着前面的导游用扬声器呜哩哇啦地给一群老外在讲故宫的历史,心中不由得平添几分不快。并不是有什么排外的思想,只是想在这样一个属于中国,属于历史的庄严地方,不愿意将这样一群人与一百多年前闯进北京的那群侵略者有任何的联想!
故宫的青石砖地有些残破了。几百年前,明朝的王公大臣;清朝的中堂尚书们,都曾经从这条路走进紫禁城。走进去不一定能出得来,哪一天触犯了“天威”,自己的魂魄也只能留在紫禁城中,随着护城河上刮过的寒风而呜咽了!而现时的我,却只是随着自己的脚步,漫无目的的在昔日的皇城中闲逛。走过一重重宫殿,就似走过了一年年的历史。不知不觉间,喏大的紫禁城将众多的游客无声无息地就藏了进去,走到很多僻静的地方时,一个人面对着这宫殿,却有种被厚重的历史压迫得心惊的感觉,便想快步走出去,每每一到转角,又会遇到几个谈笑的游人,却又释怀了很多。
曾经看过很多紫禁城里的奇闻怪谭,而今置身其中,对那些奇闻怪谭又更为好奇:那些重重大锁后面的庭院深宫,里面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亦或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在亭中小憩,若有所思之际,忽然听到鸟儿的“啾啾”声,循声望去,原来在亭子顶上,镂空雕刻的龙凤之中,却有几支鸟儿在那儿筑了巢。时时飞舞在紫禁城的金瓦红墙上,你唱我和,怡然自得。看看周围的游人,再看看这巍峨的宫殿,在鸟儿的歌唱声中微微一笑,背起行囊,走出了故宫。
男人间的交往一定要有酒。在觥帱交错之间,你来我往之后,于对手的种种恩怨和敌意便淡化了很多,而朋友之间的友情更会因此厚实不少。在酒中畅饮放歌,高谈阔论自是增加了男子汉的豪情气魄,酩酊醉倒,酒后失态却也不必当真。次日相见,大家付之一笑,便也过去。这,大概就是男人好酒的原因之一吧。
在“友仁居”与友人开怀畅饮自是乐事,更何况大家都是神交已久却素未谋面的好友和伙伴呢?蛇、枫、米高谢,大家从天南地北聚到了北京,一块儿吃着涮羊肉,喝着二锅头。“他乡遇故知”本是人生一大喜事,此情此景,纵想不醉,亦不可得!今朝相聚,明朝便仍然天各一方。离别时没说再见,愿的是彼此的情谊仍然留在了京城夜里的那一刻!
“One night in Beijing,你可别喝太多酒,不想在午夜问路,怕触动了伤心的魂……”北京的夜在陈升歌中唱来是如此深沉,如此伤感!半醉的我却没有走到地安门,也没有误入百花深处。回到了住处,在温暖的被窝中安然睡去。
走在北京街头,饶有兴致地看着北京的大爷、老太们遛鸟、晨练,听听他们说饶舌的京腔,在路过的胡同口、四合院前逗留片刻……北京的风土人情,却也在这种浮光掠影地浏览中,渐渐地生动了起来。
转过又一个街角,前面一座高大的城门。一看标志,却赫然正是:地安门!
文/九月鹰飞
0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