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尴尬的中国女排

(2008-09-05 14:44:52)
标签:

评赛观赛

体育

尴尬的中国女排尴尬的中国女排在我国大球项目中唯一能够让国人自豪的只有中国女排,当年中国女排在金牌教练袁伟民的调教下取得了五连冠的辉煌战绩。一时间,女排“拼搏” 的精神被上升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女排教练和队员的事迹被广为传诵,袁教头也因此官拜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位。今天的中国女排虽然名字没有变化,但是内涵已经今非昔比了,老女排作风硬朗、关键时刻能够冲上去、而且还有战而胜之能力的优良传统已经淡化。在关键时刻现在的女排队员总是不分新老,而争先恐后的抢在对手之前紧张、伤病、动作变形,进而败下阵去。

在当年中国女排辉煌的时候,新闻报道中首次提到了陪练男队员陈忠和的名字,记得照片上他很消瘦,是来自福建男排的一名队员。陈忠和作为陪练伴随了袁伟民、邓若增、郎平等三位大牌教练,同时对他们的训练方法、为人处世及其思想作风了如指掌。这对日后陈忠和自己带队女排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取得铜牌,按理说在目前女排低迷的状态下已属佳绩。但是有老女排的辉煌背景和上届雅典奥运会金牌的照耀,铜牌就显得“寒酸”了。无疑,全国球迷对中国女排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但是看到赛场上女排队员力不从心,教练泪洒赛场,也让亿万fans们心里酸酸的。

我们的女排连输古巴、美国和巴西,虽然女排绝对是想赢这块奥运金牌,但是她们的气势远远不及当年的老女排,精神状态不佳,意志绝对不坚强。在重要赛段,我们寄予厚望的沙场老将手足无措,失误似乎变成了中国女排未注册的专利,紧紧的依附在队员身上。新队员有的时候能够打出一些气势来,但是意志软弱,技术粗糙,关键时刻技术动作僵硬。新手王一梅是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她大放异彩的时刻困难是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赛场上。她的势大力沉的扣球得分不少,但是发球不过网,扣球出界,失误连连。得分与扣分相加可能是负数。王一梅是具有代表性的新队员,她在赛场上的表现让观众揪心。她使我想起当年全盛时期的中国男子排球队,作为响当当绝对主力的汪嘉伟,不但技术出众,而且还留着一头潇洒又不断引起争议的长发。在一次重要比赛时不慎崴脚,随后由替补队员王铁山上场替换汪嘉伟。随着赛事进行,中国队原来的优势逐渐下降,眼看眼看败局将致,不得已又将打了封闭针的汪嘉伟换上场来,但是已经无力回天了。这“二王”的通病都是意志不坚强、技术不过关,关键时候不顶硬。打球要有脑子,更要有坚强的意志。“铁榔头”郎平的大力扣球曾经是世界排球强国研究的重点,包括习惯落点,4号位的进攻路线等都烂熟于胸。但是处于关注焦点的郎平自有主张,她认为,进攻是处于主动地位,对方对我扣球的统计数据只能代表过去,在腾空扣杀前瞬间,快速扫描对方场上情况,以作为决定扣球路线的依据。这就是当年郎平根据对手情况“抖手腕”的战术体会。

我们无意责备女排,因为她们是中国的女排,但是恨铁不成钢才导出下列文字来。中国女排输在作风低迷、意志软弱;输在管理粗糙、忽略细节,对队员伤病和思想的细微变化没有做到准确清楚、措施到位;输在训练和后勤保障不利而造成伤兵满营;输在领队没有明察秋毫,真正的做好每一个队员的思想工作,还输在陈忠和教练自己对女排整体情况把握不够准确,技战术安排失当。输在女排后备力量不足,导致关键时刻无奇兵可出,只能华山一条路的倚赖气势早已输给对手的老队员。各种因素集合在一起,不败才是奇迹呢。

当年女排“五连冠”着实让全国人民高兴了20多年,以为中国女排创造了世界排坛的奇迹也。但是这个谜底在今年北京奥运会上终于揭晓,在古巴体育代表团入场时,解说员特别介绍了一位年逾古稀的古巴老人,原来他就是古巴女排名誉教练、原主教练欧耶尼亨,解说员说,是他率领古巴女排获得了“八连冠”的奇迹。相信大多数听了这段话的40岁以上的国人都会惊的张口结舌,原来强中更有强中手啊,“五连冠”并不是顶峰。相信欧耶尼亨以70多岁高龄参加北京奥运会恐怕不是来玩的。当年女排强国的美国女排教练赛林格、日本的山田、中国的袁伟民都隐居山林了,惟独古巴的欧老还在为他的国家出谋划策,传承秘籍,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胜利的力量源泉之一。我们中国的智慧金矿又在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