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正好文爸不上班,于是吃完晚饭一家三口就出来溜街了,幸福的时刻,哈哈,文爸很难请的,最不愿意和我们一起逛街了。来到我同学的店里玩一会吧,因为来的次数多了,文宝和店里的阿姨都比较熟悉了,玩的正欢的时候,来了一个和文宝一般大的小姑娘,和她爸爸一起来买鞋,
一看人家就是见过世面的,看到文宝主动和她打招呼,我家这个宝可真是丢人啊,一个劲的往我身后钻,我拽都拽不出来,“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吗,你问问小朋友多大了,是叫姐姐呢还是叫妹妹”,我苦口婆心的劝着,可是人家就是把脑袋藏在我身后怎么也不吱声,“我三岁半了,上小班了”人家那小姑娘大方的和我聊了起来。我那个气啊,在家里什么也说,咋咋呼呼,吱吱歪歪的,吩咐吩咐这个,教育教育那个,怎么一到外面就成小闷葫芦了,真是在家“老虎”出门“猫”啊!!!
宝宝在家里可威风了,碰到她认准的事情说一不二,脾气特别急躁,一不顺心就发火,又哭又闹的。在家里话也可多了,什么事情她都得评论评论,有时我们不小心做错点什么小事被小家伙给拾去了,那最起码得上5分钟的思想教育课“你这么做是不对的,你应该这样做不是,怎么说了你也不听啊.......”,好家伙把我们平时教育她的话全都用上了,弄得我们是又气又笑。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这当妈的还被她给批评教育了一顿呢,下班回家准备吃饭了,我拿了两个凳子她爸一个,我一个,姥爷早坐好了,姥姥还在厨房里,正好厨房里还有一个凳子,姥姥说她出来的时候正好捎着,小家伙发现我们都坐下了,可是还没有姥姥的凳子,“妈妈你坏蛋,怎么不给姥姥拿凳子”她站起来找了一圈在厨房里拿来了,给姥姥放好就开始教育我了“妈妈你怎么能这样呢,姥姥不是没有凳子吗,不是没法坐了吗......”虽然我被女儿给批评了,但我心里却美滋滋的,为有一个这么孝顺懂事的宝宝而高兴,姥姥更是高兴的不得了,真是没白看了。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会做思想教育的孩子怎么一出门就什么也不说了,一见生人就往身后钻。不能主动和别人沟通,羞羞答答,扭扭捏捏,连最基本的自我防护意识都没有。院里文宝的一个小弟弟,一看见她就亲的往身上扑,我家宝就往后退,要不就找个人护着,真是愁人!!碰到大的哥哥姐姐那就更不用说了,本来是自己的小车,只要人家一往前靠,她就立马下来把小车给人家了,想怎么骑就怎么骑,明明自己不情愿,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实在想要了,只能搬救兵,我们每次都是鼓励她自己去要回来,可人家就是豁上不要车了也不去说,真是急煞我也!!!就是一只让人欺负的小可怜“猫”。

我通过观察总结了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条:
1、宝宝特别胆小,这点可能有点遗传,我和她爸都挺胆小的,再加上有时实在是不听话,就拿一些她怕的东西来吓她,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尽量避免。
2、宝宝一直是姥爷和姥姥看着,两个老人十分和谒、心细,对她太宽容了,犯了错误批评不够严厉,甚至不批评,一直觉得孩子小了,这不让干,那不让干,大多数事情都给代劳了,养成了在家里本事特别大而一遇到什么事情自己还不想解决,老想找救兵的习惯。
3、宝宝还没送幼儿园,毕竟接触的人和环境太有限了,家里和她年龄相仿的孩子又没有,只是出去玩的时候能碰上几个,在一起玩的时间太短了。

希望明年把宝宝送到幼儿园,经过时间的磨练,经历的事情多了,这种情况会发生改变。我希望我的女儿成为一个不卑不亢、活泼大方、讨人喜欢的宝宝,当然作为母亲,更希望宝宝不要受到外来的伤害,就像姥姥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犯人”咱不能让人家欺负了不是,好好的保护自己,健康是妈妈的最大心愿。宝宝你的亲们只能保护你一时但不能保护你一世,你一定要记住凡事都要尽量自己先解决,当然你现在还小有许多事情你是解决不了了,但只要在你的能力范围下,妈妈还是希望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也会这样教育你的,只有这样你长大了才能独撑一片天,独闯一块地,去开创你的天地,追求你的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