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以载道,挟江山风物之气——记衢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毛嘉仁

(2012-10-22 19:32:14)
标签:

文化

书以载道,挟江山风物之气

——记衢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毛嘉仁

 http://www.zjnsj.com/static/upload/image/2012-10-22/152048104536563851_m.jpg  

 

    上月底,毛嘉仁的6幅书法作品入选《中国邮册》“迎接十八大”纪念发行邮票系列。在这里,这位对中国书法的笔墨精神内涵具有良好天赋和悟性、勇于捍卫和坚守传统艺术精髓的书法家的倾心之作,将通过邮品为更多书法爱好者所熟悉。
  记者 徐丽

 
  笔老墨秀,以我为法张扬个性,让人在无意之中惊觉于字里行间沉淀出的清淡光泽,神秘而低调;有意看时,每一笔锋芒都酣畅淋漓,似乎连那一抹墨色都饱含了激情,雄浑而细腻。品读毛嘉仁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了其书舒卷自如、风骨毅然的风韵和酣畅的气象。以气作书,以情入书,一招一式都体现出“道法自然”的法则,他主攻的行草书,给人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
  毛嘉仁现任衢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他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在中国文联、国家文化部、中国书协主办的书法大展中入展或获奖,并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等收藏;80余件作品被全国各大出版社出版,20余件作品被选刻在全国各风景点或其他重要场所。
  浸染书香的童年时光,曾经埋下梦想的种子
  毛嘉仁的童年,是在江山老家乡下祖父家里度过的。那里有宁静的村庄,大片大片碧绿的稻田,阳春三月的时候满眼是黄灿灿的油菜花,还有农家篱笆墙内落了满院缤纷的桃花。在他往后的人生中,那些绿树新芽,流水人家,还有青石板里曾经回荡过的童年跫音,都成为他抹不去的回忆。而在这当中,最令他难忘的,还是祖父那间弥漫着旧书芳香的老宅里存放着的那个老书匣,上面由祖父亲笔题写的“含英咀华”四个字,至今还历历在目。
  毛嘉仁的祖父是清末的秀才,也是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可以说,祖父是毛嘉仁的书法启蒙老师,在毛嘉仁年幼的记忆里,青衫古朴的祖父身上,始终散发着一股无处不在的墨香。祖父喜欢读书,那些老版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毛嘉仁也跟着细细地读;祖父喜欢写字,那一手俊逸的毛笔字至今都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要把字写得和祖父一样好”的小小心愿,也渐渐化为一颗饱满的种子嵌入毛嘉仁的心田,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有些书就像一杯陈年老酒,哪怕只有一点点,都醇香无比。”一谈起书,毛嘉仁显得很陶醉:“书法,看上去是简单的写字,但又不仅仅是写字那么简单。”他对书法有着独到的艺术见解,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美与丑的价值取向标准。他看的书很杂,文、史、哲、美,皆有涉猎。在他看来,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每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的背后,都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修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领悟和掌握艺术规律,创作才能游刃有余。毛嘉仁说,每一位书法家都应该不断地丰实自我内心的修养和历史人文积淀,让人看到“书法背后的灵魂”。
  苦学书法如痴如醉,感恩之心伴他一路前行
  “在乡下待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全家搬到了江山农垦场,在那里,我遇到了许多乡贤,可以说,他们都是我‘不是老师的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令我受益匪浅。”毛嘉仁告诉记者,自己的第一位“偶像”,就是当初农垦场里的周启清老先生。“那时候,附近村子里的人新编了箩筐或者新打了家具,都要找周老先生在上面写上几个字,我当时羡慕极了,经常缠着他,向他讨教。周老先生人也热心,总是非常耐心地指点我。”
  在耳濡目染中,毛嘉仁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和飞跃。整个读书时期,他的书法作品一直稳居学校各类书法比赛的冠军宝座。上世纪80年代初,他被选派为衢县的代表,参加金华地区的书法比赛。毛嘉仁至今都记得自己当时写的作品内容——“道德文章家国事,江河华岱书画源”,气势磅礴的句子与他遒劲有力的字体相映成彰,得到了当时金华地区的书法家金鉴才的肯定与指点。
  说起这段往事,毛嘉仁很是感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是在点点滴滴中积累起来的。既需要个人的努力,又离不开旁人的支持。所以,我无法忘记我的根,忘记这些旧日的良师。”
  艰难岁月铸就坚韧品格,困境中他从不轻言放弃
  毛嘉仁钟情于书法,除了奋耕砚田,潜研创作以外,还经常参观各地的书法展出,与当地的书法家们交流学习。1986年夏天,他独自去郑州看一场书画展,在回程的火车站,车票还没来得及买,就被小偷偷走了所有的行李。当时,身无分文的他举目无亲,饿着肚子,辗转20多个小时,一路扒着运煤的火车回来。“当时真是胆子大,也不管货车到底开到哪里,只要车头朝着南方,我就敢爬上去,发现不对了再换一辆就是。”说到这,毛嘉仁很得意:“最有趣的是,我中途一共换了3辆货车,躲在运煤的车斗里,竟然没有一个车主发现我。”回到衢州,毛嘉仁已经变成了“黑人”,全身上下找不到一块干净的地方。
  毛嘉仁的书法艺术价值,是社会性、文化性、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他并不孤高,也不古板,但正因如此,才显出了他生动的一面来。1989年,他去西安领奖,心心念念的想去西安碑林转一转。那时候他的工资还很低,带去的钱多半花在了笔墨纸砚和各种书帖上,买了门票以后,剩下的钱仅够车费。当他得知碑林中午要关闭2个小时,他很着急:半天时间怎么够看呢!后来,他就躲在了一处不起眼的角落,躲过了碑林工作人员的清场。那一天,他徜徉在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以及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和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中,成千上万的字碑让他眼花缭乱,不住感叹中国古代文化的精深。那一刻,他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孔夫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是以“游”贯穿于艺,既是一种责任的体验,更是一个内心的体验。正因为如此,毛嘉仁在工作之余,总是在灯火阑珊处默默耕耘,从古代书法珍品和书法大家中得到了超然澹荡的文人气息,又在“游于艺”的书法研习中,得到源源不绝的快乐,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充满了积极的张力。可以说,厚道为人、乐于助人的精神、游艺于翰墨的意志,养成了他的书法风骨,体现出一种心志,振笔磬响,有着深层次的社会责任内涵。
  上月底,毛嘉仁的6幅书法作品入选《中国邮册》“迎接十八大”纪念发行邮票系列。

http://www.zjnsj.com/static/upload/image/2012-10-22/11732378925968692_m.bmp


  书法作品 王维诗《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http://www.zjnsj.com/static/upload/image/2012-10-22/11819400765145827_m.bmp

http://www.zjnsj.com/static/upload/image/2012-10-22/11259692517067201_m.jpg


http://www.zjnsj.com/static/upload/image/2012-10-22/1134743363146324_m.jpg


http://www.zjnsj.com/static/upload/image/2012-10-22/11355979494060301_m.jpg


http://www.zjnsj.com/static/upload/image/2012-10-22/1144431358340385_m.jpg


http://www.zjnsj.com/static/upload/image/2012-10-22/11412445497414346_m.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