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且看楼倒后还有多少干部倒下

(2009-07-04 08:00:56)
标签:

上海

闵行

楼倒

原因

官商勾结

杂谈

分类: 社会观察
    来源:《南方日报》
 
    6月27日早上5时30分左右,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位于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栋13层在建住宅楼突然倒塌。在建、住宅楼、倒了……几个关键词连接起来,无疑使这起事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网络还出现了2009年流行词汇:一座楼说:“我倒!!!”于是他真的倒了!当人们还沉浸在楼房为什么突然在做“俯卧撑”的疑惑中时,更震撼的消息传来,不少业主都不约而同地都想起了购房时销售人员的推荐:“我们是政府的公司。”
 
  不少人开始留意到一个现象,某些事故发生后,会形成一系列类似的连锁反应。当年佛山九江大桥垮塌后,接着就有湖南凤凰大桥垮塌事故;株洲大桥垮桥事件发生至今还不到2个月,日前黑龙江铁力市西大桥也发生坍塌。而几乎可以引为铁律的是,在我国,但凡出现楼房桥梁工厂堤坝垮塌事件,必然会有官员因此倒下。在凤凰大桥垮塌事故处理结果中,24人移送司法机关,32人受纪律处分;株洲塌桥事件则有3位官员被免职、9人被捕……屡屡有官员牵涉工程安全事故而被拉下马,尽管高层官员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对相关责任人必须严惩不怠,以儆效尤,但是,这就像一个魔咒狠狠地跟随着安全事故的发生。此次上海倒楼事件并非涉及公共事业建设,而仅属于开发商的市场经济行为,却也未能逃脱“宿命”。一群疑似“拥有政府公职身份的人”在调侃声、质疑声中逐渐浮出水面。有媒体调查发现,楼盘的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由梅陇镇下属三产企业改制而来,而改制后的这家私营企业,多位股东在闵行区梅陇镇政府部门任职。
 
  可以想象,这些被曝光的在职官员,只是极少数“不好彩”的,因为并不是每栋楼都如这栋一般,“站着累了,没想到躺会儿,却被记者拍到了……”这栋在做“俯卧撑”的塌楼让某些人不小心露了馅,那些没倒的是不是就没有猫腻?有专家指出,有大楼或大桥倒塌是必然的,倒的是什么地方的楼和什么时候倒那是偶然,不倒才是不可能,因为这里面有着很深厚的恶劣的社会生态基础,从地质勘查、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工程质量监督乃至安全监督,每个环节概莫能外。尤其当这条利益链与权力勾结、交易时,当权力腐败已经无孔不入时,其所展现的强大破坏力就不容小觑。尽管事故调查结果未出,但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建筑行业门槛低,鱼龙混杂、官商勾结谋私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批批在坍塌事故后倒下的官员,一次又一次地证实了这个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在当地相关部门严厉追究责任的背景下,必定有若干官员会因这栋楼的倒下而倒下,且让我们看看多少人为此付出代价吧。然而,事后追究责任人责任、寻找倒塌原因、严令其他工地进行安全排查,往往都不是最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如何彻底斩断官商之间的利益共存体,乃至杜绝官员用手中拥有的行政权力在市场中分一杯羹。否则可以预期,在这种社会生态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楼或桥很难屹立不倒,官员因坍塌事故而倒下也并不会就此停歇。
 
 
楼倒了,钱权勾结的官商依然挺立
 
     作者:张鸣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海闵行区梅陇镇一处刚刚建成的商品楼倒了,让很多平常见不到的猫儿腻见了光。人们发现,开发商的公司,一些主要股东居然跟当地镇政府的官员同名同姓。调查证明,这些神秘股东的确就是梅陇镇的政府工作人员。
 
  房地产业的民营公司有官员参股,这种事早就听很多人说过。不仅房地产业,其他的行业,只要某个民营公司做得比较好,在某地比较有规模,人们都会传其中有当地官员的股份。据说,这些股份,有的是官员投了钱的,还有些官员根本就没投一分钱,拿的是干股,而且份额不小。一个熟识的商人告诉我,凡到一个地方投资,如果没有特别硬的背景,第一件事是要送当地官员股份,这样的话,才能站得住脚。他还说,这样做带来的好处很多,人家自动就会帮你把公司办火。
 
  民营公司能否因官员参股而火我不知道,但这样的公司一旦出事违规,看在官员的面子上,多半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非像上海闵行的这个楼盘那样,轰隆一声倒了,想捂也捂不住了。
 
  倒塌楼盘的开发商梅都公司,仅仅是个具有三级资质的小公司。即使这样一个小公司,也会有这么多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参股。尽管在当地,此事早已尽人皆知,但这样违规之事,还是明目张胆地做了,连起码的掩饰都没有,股东名单真名实姓地用自己的名字。试想,如果这些政府官员用自己的孩子或者亲戚的名字登记,像北京商业银行某些股东那样,三岁就成股东了,要想查明白背后到底是哪个,还真就有难度。
 
  我真的希望,所有关于我们国家政商之间的传言,都只是传言而已。但是这样的事情,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披露出来。有的地方,民营公司延揽官员参股,或者给官员干股,最后居然整个公司被人吞掉。还有的地方,官员甚至主动要求参股,或者拿干股,不给还不行。事情正在起变化,变得越来越骇人听闻。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商人跟帝王一样的历史悠久,商人傍权,也是古已有之的旧事。在晚清和民国,官员经商,居然成了风尚。民营公司让官员参股,为的是谋求保护和换取利益。上海闵行梅陇镇的梅都公司,开发梅陇镇的楼盘,参股的官员都是负责房地产事宜的官员,道理就在这里。干哪一行业,就把主管某一行业的官员拉进来,好处自不消说。官员的参股,无论投资与否,本质上都是权力参股。把民众赋予的公共权力,当成了牟取个人私利的杠杆。更严重的问题是,官员参股的公司,往往会做一些特别出格的事,比如建筑不顾质量,建厂不管环保。由于官员的保护伞作用,相关的检查检验,都会安然过关。试想,如果这栋倒塌的楼在业主入住之后倒塌,那么情况会是怎样?
 
  问题是,这种事情,中央三令五申,为什么就是刹不住呢?一个小小的镇政府官员,居然敢明目张胆地干。我们这么多纪检部门,在当地民众对此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居然一点觉察都没有。如果不是楼倒了,什么事情都不会有的。当地的民众知情,买了楼盘的业主也可能知情,但没有人会因为政府官员的参股而举报他们。举报了,也许根本没有用处。但从根上说,民众可能并不把这种猫儿腻看成很严重的事情。事情见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事情真正可怕之处,也许在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