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江三峡水位猛涨   黄河防汛形势严峻

(2008-07-23 17:48:59)
标签:

天灾

应急机制

公共安全

水患

人祸

民生

杂谈

三峡水位猛涨长江海事启动禁航预警
    中新网宜昌7月23日电(望作信)7月23日8时,三峡入库流量已达到31100立方米/秒,较前一日三峡上游来水突增10000立方米/秒,长江海事部门按照防讯预案,启动禁航机制,宜昌港区实行船舶疏散,严防洪水期船舶走锚、搁浅、触礁等事故。

  自21日至今连续三天。长江上游连降暴雨。嘉陵江、乌江、三峡区间、清江流域遇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受降雨影响,上游各支流来水迅速增加。沱江、嘉陵江流域上游来水有较大增加,涪江流域多站超警戒水位、恩施大暴雨今年首次江水位城区超警戒水位3米。
    三峡区域强降雨,三峡库区溪河、叉河、支流等处大量树枝、杂草、白色泡沫等物短时间涌入库区主航道,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特别是长江横江渡口因水流急,渡船小,加大了操作难度。宜昌海事局辖段有100艘客渡船,一半属于20米(船长)以下小型农村客渡船,其稳性差、设备差、单机操作很难适应高洪水位的大风、大浪。

  为保障辖区船舶安全度汛宜昌海事局采取四项紧急应对措施。当葛洲坝下泄流量达到47000立方米/秒时(沙市水位10米以上),经当地政府或防汛指挥部批准,枝江辖区渡船除保留汽渡船和宝筏寺渡口三艘客渡船及枝江海事处认可的船况较好的渡船航行外,其它客渡船一律停航;葛洲坝三江冲沙泄洪期间,宜昌临江溪以上辖段渡船、36、8KW以下单机船全部停航,宜昌港区进川锚地限量停靠,凡无过闸计划船舶紧急疏散到艾家河锚地;辖区五个海事处通过GPS监控系统、甚高频无线电话向船舶提供包括水文气象、通航环境、安全预警等内容的安全信息服务,对突遇大风大浪、暴雨山洪、主舵机失灵、碰撞、触礁、人员落水等情况应快速反应,及时救助;三峡库区巴东、归州海事处已加强现场巡逻,提醒过往船舶远离滑坡体,警惕突发性暴雨、山洪诱发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导致事故灾难的发生,切实保障滑坡体水域畅通和自身安全。
 

 黄河防汛形势严峻防汛专家建议河南120万人需撤出黄河滩区

   河南商报商报记者 齐亚琼 郭富收

  黄河目前已进入主汛期,7月、8月是我省一年中降雨量最多的时候。省气象局专家说,这个时期的降雨量占我省年降雨量的70%。

  在“大震之后就有大洪水”的猜测下,保证黄河安全度汛成了我省防汛工作的重点。

  昨天,河南省科技协会组织省气象局、黄河水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十余名气象、水利专家围绕特殊气象灾害和黄河防汛等问题展开研讨。 
 专家建议,河南境内的黄河滩区120万人安全撤出应是当前黄河防汛工作的重点。

  省科协表示,将对专家建言进行整理,上报省委、省政府,是否实施还要进一步论证和报有关部门批准。

   险情

   黄河安危关系国民经济大局

 “黄河安危事关全局”,刻在黄河大堤上的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水利专家们。座谈会上,黄河水利委员会防汛办公室主任张金良认为,黄河安危关系国民经济大局。

  国家气象局预报,今年汛期,黄河流域多雨区主要分布在河南三门峡以下区域,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二至五成。这一区域洪水的特点,一是涨势猛,二是洪峰高,三是预见期短。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流域共发生了三次洪峰流量大于每秒15000立方米的洪水均出现在这一区域。

  近期对我省汛情造成影响的天气形势还有台风。张金良认为,1958年、1982年黄河发大水的时候,登陆我省的都是第8号台风,巧合的是,当前已经形成并将于本月26日登陆的台风也是今年第8号台风,该台风名称如果不出意外,将命名为“凤凰”。

  若今年汛期三门峡以下区域发生洪水,进入下游的洪峰流量将高达每秒15700立方米,下游滩区将漫滩,滩区134万人需外迁转移。

  张金良推测有两种可能的灾情,一种情况是标准以内的洪水,如果黄河出现险情,加上省内其他河道和水库灾情,河南受灾群众将达170万~180万。第二种情况是,如果黄河发生决堤事故,河南境内将是一片汪洋。

  沿黄各级抢险队进入临战状态

  昨天,省气象局专家吴臻说,当前,省内的河道和水库均尚未出现汛情。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汛期黄河流域三门峡以下区域是黄河三(三门峡)花(花园口)区间暴雨集中来源区,小浪底水库以下仍有2.7万平方公里的无工程控制区。当该区间产生百年一遇洪水时,花园口站洪峰流量将达到每秒15700立方米,直接威胁黄河下游堤防及滩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自黄河防总的消息称,目前,河南沿黄各级抢险队伍已全部进入临战状态。若今年汛期在三门峡这一区域发生洪水,小浪底水库及其下游支流水库只能控制该区域流域面积的36%,在水库控制运用的条件下,进入下游百年一遇洪水,将会产生以下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下游滩区漫滩,181万人居住难。

  目前,黄河下游两岸大堤之间的滩区居住着181万人,若发生百年一遇洪水,大部分高滩和所有低滩将漫滩行洪,需外迁转移134万人。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6米危及大堤安全。

  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4米~6米,近30年来,由于不可协调的水沙关系,造成了主河槽淤积、萎缩,又在黄河河床之上形成了二级悬河,洪水出槽后,极易形成“横河”、“斜河”,主流直冲大堤,或发生“滚河”,造成顺堤行洪,将严重危及堤防安全。

  沁河流量大于每秒4000立方米,危及交通要道。

  在小浪底水库以下的重要支流上,目前只有沁河没有控制性工程,其中下游亦为地上悬河,洪水全靠两岸河堤约束,而大堤现有的防御标准仅为每秒4000立方米,若发生大于这一流量的洪水,堤防安全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左堤决口将影响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港澳高速等交通要道,右堤决口将危及15万人的生命。

  东平湖压力大,威胁22万人。

  东平湖蓄滞洪区是确保黄河下游山东段防洪安全的关键工程,承担着分滞黄河洪水、蓄滞汶河洪水的双重任务。据预测,汶河流域今年汛期降雨将偏多五成,该流域产生的洪水直接汇入东平湖区。目前,东平湖蓄滞洪区的泄流排水能力严重不足,且蓄滞洪水后湖面面积大,每遇大风,风浪严重淘刷湖堤。一旦失守,将给新湖区22万人造成巨大灾害。

   建议

  滩区居民120万人撤出成当前工作重点

  张金良说,黄河是否平安除了与天气有关外,还与政府政策密切相关。他认为,处于黄河沿岸滩区的居民中,有120万人位于河南境内。解决河南滩区老百姓的迁移或就地安置是当前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因为不能准确预测出汛情何时到来,黄河下游滩区居民并没有撤离的意思,政府有关方面也没有更多的空间安置这120万移民,这样,一旦洪水来临,不仅河道不能有效泄洪,还将危及滩区百姓。

  张金良建议政府有关方面尽快出台措施,使黄河下游滩区列入滞洪区,对滩区百姓的财产提前登记,包括几亩田、几只鸡鸭等均进行登记,按滞洪区百姓的补偿标准给予补偿。

  “我们已经在滩区做了3年的社会调查,以及滩区列入滞洪区的可行性研究也做了很多。”张金良说,把滩区列入滞洪区的时机已经成熟,建立这样的长效机制是黄河防汛工作的重点,这样,“面对老百姓,我们将无愧于心”。

  省政府防汛抗旱办公室副主任杨汴通也极力主张把黄河滩区、水库上游纳入滞洪区,按滞洪区标准进行补偿。昨天的座谈会上,专家对滩区移民的话题谈论得最多。一旦黄河决堤,滩区120万群众怎样撤出、撤到哪里成为众多专家的讨论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