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科捐款风波的冷思考

(2008-06-02 14:37:00)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会观察
   对以下刘洪波的言论我是赞成的,我可以斩钉截铁的说:王石没有错!王石和万科是我尊敬的企业家和企业。在时下的中国像王石这样境界的企业家太少了。王石的“超过25%的利润一概不做”,以及“不靠贿赂拿地”的宣言和实践,都体现了现代企业公民可贵的道义和理念。在中国的房地产业界,“万科制造”就是一块信誉和良心打造的金字招牌。
    如果说王石的言论有什么不妥,恐怕也就是不太合时宜吧?
                                          -------圣虫题记
 
  两种霸道都令人厌恶

  原载《南方都市报》,5月24日,作者:刘洪波

  万科捐款风波,源于网友认为万科地震捐款220万元太少。现在,报道说万科要拿出1亿元无偿参与灾后重建,王石也对前次言论表示道歉。但仍有不少人在质疑王石的诚意。其实,1个亿也好,200万也好,如果有强迫捐款,那就该反对。

  任何人都会对事情产生态度,只要这种态度不是一种行为上的强制力就可以。一个企业、一个人在社会中存在,有权做什么事,是一回事,实际上做什么事,是另一回事。万科和王石有权捐或不捐,可以完全自主,不会有法律上的问题。但是旁人要说三道四,要鄙视,要赞成,也由不得你。

  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让人可以在更多方面率性而为,而不必冒社会排斥的风险。但是,如果完全没有社会关系的剔除机制,那么善这个概念就真的可以从社会中割除。我们这个社会固然有环境紧窄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问题,固然有公域和私域不分、公德和私德打混的情况,但也不能主张大家各不相干、社会评价一律去掉。

  捐不捐,捐多少,个人有权决定,他人也有权评论。不许人自己决定捐款行为,是霸道;不许人评价你的捐款行为,也是霸道。


  【推荐理由】这里需要澄清一个概念,所谓“义举”,首先明确的就是其自愿的性质。董仲舒说“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如此看来,那些攻击别人爱心献得少的人,仿佛高举着道义的大旗,但又何尝是做到了真正的“义”。给别人戴帽子固然容易,但最重要的还是内省于心。所谓公道自在人心。
 
                             --转自《南方周末》2008.5.29 E32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