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
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座无虚席。随着肖斯塔科维奇的名曲《节日序曲》的奏响,
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正式拉开了大幕。这首创作于1
9 5 4 年的管弦乐名曲充满了欢腾热烈的气氛,
同时昭示了此次音乐节的主基调。对于北京听众来说,
当晚演奏的俄罗斯的管弦乐名曲大部分都不算陌生,
因为近年来来访的许多知名交响乐团和国内乐团都演出过这些曲目。但是,
在昨晚开幕式上演奏这些乐曲的是来自俄罗斯的享誉世界的最著名的交响乐团之一──—圣彼得堡爱乐乐团,
这支创立于1 8 8 2
年的古老交响乐团曾经创造过许多奇迹。在“十月革命以后”,
该团改名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从上世纪3 0
年代起由指挥大师穆拉文斯基率领,
足迹遍及各大洲并录制过许多著名唱片,
使该乐团获得了国际性声誉。1 9 8 8
年尤里·特米尔卡诺夫继任乐团首席指挥,
继续保持了该团的优秀传统。
在此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记者了解到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和指挥大师尤里·特米尔卡诺夫都是首次来到中国。因此,
北京听众能听到原汁原味的俄罗斯名曲,
真乃一大幸事。在开幕式上,
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在特米尔卡诺夫大师的指挥下,
演绎了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胡桃夹子》中的舞曲、鲍罗丁的歌剧《伊戈尔王》中著名的“波罗维茨舞曲”、哈恰阁良的舞剧《加雅涅》中的4
段舞曲,
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两段选曲。对于这些中国听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乐曲,
现场的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而俄罗斯乐团区别于欧美乐团的迥异风格,
同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们的演奏狂放而不失细腻,
铜管音分的声音粗砺、豪迈,
显示了俄罗斯乐派对声音的独特追求,
特米尔卡诺夫大师的指挥儒雅中饱含力度,
收放自如, 手势精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当晚所演奏的格拉特诺夫的芭蕾舞剧《雷蒙达》第一幕中优美的片段和利亚多夫的交响诗《基基莫拉》的选曲,
都是在中国的首演,
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所准备的这两份独特菜肴,
给现场听众带来了新鲜享受。最让观众欣喜的是在当晚全部乐曲演奏完之后,
乐团在观众热烈掌声之后,
加演了中国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
它与晚会开始的《节日序曲》前后呼应,
将当晚的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写于2001年10月1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