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读书可以使人纯粹,不是说读书使人纯洁。纯粹和纯洁应该不是一码事。
简而言之说读书使人纯粹就是说读书可以使人变得越来越像人,但是未必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纯洁。
中国有老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大概意思是说年轻人看多了水浒会老想着造反,老人看多了三国会越来越狡猾。所以我说看书使人纯粹,而不是使人纯洁,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换一种角度看,如果把有反骨看作逆向思维,狡猾归结为智慧,那人不是也是在向更纯粹靠拢是吗?毕竟逆向思维和智慧都是用来形容人的,而不是说动物的。
至于说书读多了会让人变傻,或者说读书多了反到不如不读书的人混得好,这种说法好像没有普遍性。
前些年确实有“穷得像教授,傻得象博士”的说法,但是君不见现在不是有很多很富裕的教授吗?也有当了很大官的博士吗?
我相信事在人为,书读得越多越混的人的确有,读书越多越窝囊的人也存在,但是不能由此就得出越读书越混蛋,越读书越废物的结论。
还有就是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把读书的外延扩大,扩大为阅读:读书,读画,读乐,读山,读水,读人。。。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是也。行万里路的目的为了也是阅读,阅读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悟,因为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大自然的产物,所以为了让我们更聪明,更智慧,更纯粹,我们怎么能不去拥抱大自然呢?
我非常欣赏如下的两个对子,都和读书或者说阅读有关系。
一个是关于人生态度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另一个算是一种真知灼见: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