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社会观察 |
刚刚创建博客,看到每天浏览人次的递增,很是兴奋。
好像刚刚工作时存钱的感觉。
我担心所去的东非国家互联网没那么发达,
因此,恐怕一个月都无法与我的朋友在这里相会了。
暂时告别,但回来后,一定让大家分享我在那片遥远、陌生又神秘大陆上所拍摄、观察的一切。
行前,我接受了许多朋友的祝福,有些还请我代表他们问候非洲兄弟。
今天的北京,阴沉、寒冷。
可我的心里却充满赤道的阳光。
20年前,当我独自前往新疆时,好朋友建平骑车送我去的北京站。他把一个纹路清晰的西瓜放在列车的简易小桌上说:“陈哥,路上吃,保重!”
8月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干燥炎热。我在天山南北的整整一个月里,一直靠西瓜解渴甚至充饥。
今天,还是建平送我,不再骑自行车,而是开车去机场。
明天,在东非大裂谷或乞力马扎罗山下,靠什么支撑我呢?
下面是他回来后写的文字:
满脸胡茬和一头长发,我回来了!
昨晚,北京以阴沉的脸瞥了一下他不安份的、在外游荡了40天的市民。
赤道下的灼热阳光与北京阴霾的上空形成强烈对比,
每一张陌生却是微笑的黑人脸孔与同胞个个冷漠、警惕的表情更形成难以改变的反差。
今天,蓝天、阳光全都来到窗前,但我们街上的同胞依然个个神情严肃和呆板。
幸好我有那么多亲情和友情,有那么多的牵挂与被牵挂,否则,情愿留在那块遥远的土地上……
游历了5个非洲东部和南部国家、非洲东南方向印度洋上的四个岛国后,最后一天即前天在西亚的卡塔尔首都多哈又玩了一天.
现在,我已经先后去过43个国家、地区了。但非洲之旅是最最难忘的一次,我将真实地陆续介绍我见到的一切……
看了这些,可以知道他现在的生活状态。电话里我们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很多的人和事,他在非洲的见闻,他告诉我5月份他还要去地中海沿岸去“行走”,下半年还计划去他还没有去过的南美洲。。。
回忆起来我和伊夫认识大概有10多年了。
伊夫是他的笔名,自打他开始独立“闯荡”影视娱乐圈以后,就用的这个名字,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原来的名字了。
说他闯荡影视娱乐圈,很多人会产生误会,以为他是个演员。其实不是,他可以说是中国大陆最早的、没有单位、没有工资的“娱乐记者”,但是他自己更愿意别人叫他“独立撰稿人”。
尽管他现在已经隶属于某报社,但是他依然保持“卖文不卖身”的独立状态,不用坐班,更不用去开会。
想起14,5年前我们偶然相识之时,他频繁地奔走于影视娱乐圈,报道了这个圈子的第一手新闻。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从1993年至今,写了大量的批评文章,涉及到影视圈的方方面面,并指名道姓地批评许多明星大腕儿,为此数次成为被告,却从无败诉记录。
伊夫具有强烈个性的文字和批评精神,虽然多年从事文娱报道,却远离圈子,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可以说明他的个性的是,他采访过无数的明星大腕儿,但是却没有和任何一个明星有过单独合影。他是有意这样做的,他就是不愿意借名人为自己贴金。在“娱记”和自由撰稿人双双遭到读者鄙夷的今天,他依然顽强地在风中飘扬自己的旗帜--独立撰稿人。
这些也是我们俩可以成为朋友的原因。我们的交情可以说是真正的“君子之交”,认识多年到现在,我们甚至从来没有在一起吃过饭。
我们真正的交心,基本都是在电话里。因为对很多人和事有相似的看法和评论,所以每次电话都是“马拉松”--长。
看了他的书我才知道,伊夫已经是50岁了,真的没有感觉,因为他的形象和心态都像30多岁。
他至今孑然一身,没有婚配。我知道他曾经有过刻骨的爱情经历,但是他告诉我说,他不适合结婚,因为他就是一个行走者,时刻都处在一种行走的状态。伊夫是一个真正《假行僧》,崔健的这个歌最适合他不过了。
我还是摘录一些名人对他的评价吧:
昨晚,北京以阴沉的脸瞥了一下他不安份的、在外游荡了40天的市民。
赤道下的灼热阳光与北京阴霾的上空形成强烈对比,
每一张陌生却是微笑的黑人脸孔与同胞个个冷漠、警惕的表情更形成难以改变的反差。
今天,蓝天、阳光全都来到窗前,但我们街上的同胞依然个个神情严肃和呆板。
幸好我有那么多亲情和友情,有那么多的牵挂与被牵挂,否则,情愿留在那块遥远的土地上……
前一篇:有感于某人言行,重贴一首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