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L的指挥生涯----混在京城人物系列之四

(2006-02-03 23:40:31)
分类: 社会观察
 
 
阿L是名人,在京城的音乐圈大名顶顶。
阿L出生于上海,其外祖父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有地位的人。阿L受到的音乐熏陶自然不小,年纪轻轻从音乐学院毕业后,到德国留学学指挥。在德国毕业后,由于自身的灵性和家庭特殊的音乐背景,曾短暂地指挥过一些欧洲的乐团,特别是和一些德国的歌剧院有过合作,所以似乎在歌剧方面的实践更多一些。
   从我掌握的材料看,他对交响乐的指挥似乎缺乏专长,所以在欧洲优秀乐团如林的地方,他并没有谋得自己的位置。
   我对他的关注开始于1991年的一场新年音乐会,当时好象是北京电视台做了直播,那次是指挥中央歌剧院乐团,全场的主要曲目是歌剧《卡门》的选段。
   那时侯他还不到30岁,小伙子指挥起来虎虎有生气,有点大刀阔斧的气派,那种做派很是唬人,当晚的演出也算精彩。
   我记得当时观看演出在座的有时任外经贸部长的吴仪,我印象很深的是在演出结束后,吴仪还和其他一些领导人上台和乐队队员握手,祝贺演出成功,阿L还很激动地和吴仪拥抱了一下。
   看到这个镜头,作为记者,我当时本能地反应就是,阿L有很好的交际能力和公关能力。
   1998年,北京音乐节开始创办,我特别注意到,创办人之一就是阿L。
   其实在北京的圈内的记者都明白,这个音乐节的真正幕后操办人是某大人物的女儿,据说他们一家都很喜欢交响乐。只有她老爸的威望,音乐节才可能请到世界上顶级的乐团和艺术家,凭30多岁、初出茅庐的阿L,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有那么大面子的。
  但是这个事也说明,阿L的公关能力和水平。
   2000年,阿L又在北京放了一个“卫星”:以非常优厚的物质条件招募乐手,组建CPO乐团。这个举动直接导致了一个国家级乐团的几乎三分之一的乐手,集体跳槽到CPO,以至那个国家级乐团的当时正炙手可热的一个“海归”艺术总监和常任指挥愤然辞职。
   2001年开始,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和阿L和CPO开始有正式接触。
   阿L担任CPO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上任伊始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口号:在不长的时间内,要把该乐团打造成“中国一流,亚洲前列,世界知名”的交响乐团。
   在2002年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我向阿L提出这个问题,我请他评判一下目前CPO的水平在哪个档次,我还引用了目前客居英国的一位著名华裔指挥家的话说,目前中国交响乐团的水平和世界一流乐团比,比之中国足球和欧洲足球的差距还大。我问阿L怎么看这个问题。
    没有想到我的我的问题刚问完,阿L马上颜面大变,非常不悦。
    他马上说,我认为CPO目前就是亚洲最好的乐团,我们在国外的访问演出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我在欧洲也指挥过一些乐团,我没有觉得我们比他们水平差多少,比如意大利的一些乐团云云。。。
    听了他的回答,我很愕然!难道真的是我太孤陋寡闻了?
    我当时就站起来追问,请问意大利有哪几个世界公认的著名乐团?
    阿L当时马上憋红了脸,半天说不出来,他意识到他的失言和轻率了。当时台上的CPO的一位副团长出来说话打圆场,对阿L的指挥水平给予了很高评价。
    为了不再让阿L丢面子,我没有再问下去。其实我当时真没有看不起他的指挥水平的意思,但是他的失态表现真的令我很意外。
   由于新闻发布会的当晚有一场阿L指挥的演出,我于是留下来观看演出。
   当晚的演出,我坐在第一排,我清楚地感觉,那晚阿L是带了火气指挥的。表现在很多不该用力的地方,他用力过猛,破坏了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在我心中神圣的感觉。
   我一边看演出一边暗暗发笑,心里说:哥们儿,至于吗?
   这个事情过去几天之后,我见到朋友老C,和他说起这个事情,老C当时诡谲地笑说:这是一个伤疤,你真不知深浅!
   明白了,我那天是充当了《皇帝新装》里的那个孩子!哈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