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实的再现 真实的互动  ——新型家长会设计方案

(2014-01-24 12:47:5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真实的再现 真实的互动

——新型家长会设计方案

章丘市绣惠镇中心小学    吴楠 

一、家长会背景介绍:

再过几天就是2013年元旦了,是一年一度的家长会时间。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而农村的大部分家长平时对孩子关注太少,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怎样的家长会才能引起学生家长重视,受家长欢迎呢?为此,家长会前期我面向全班40位家长做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下列哪种家长会形式是您感兴趣或者想体验的?(单选)

家长会

观看孩子才艺展示

家长经验报  

教师讲话

亲情互动

互动上课

选择人数

10

2

2

6

20

孩子在校的哪些表现是你想了解的?(可多选)

孩子表现

上课听讲

是否专心?

参与课堂

是否积极?

和同学相处是否融洽?

和其他同学有哪些差距?

其他

选择人数

40

40

12

16

 

设计怎样的家长会才能既照顾到大部分家长的兴趣,解答家长们的困惑,又能激励家长重视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发自内心地付诸行动,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呢?

二、主题阐释

家长在家长会上了解孩子的情况,贵在真实;老师对家长教育方向的引导,贵在有说服力。只有将孩子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真实再现,让家长亲眼所见,有了切身体会,才能让家长准确地找到孩子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自己孩子努力的方向,才能激励家长发自内心地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所以本次家长会主题定为“真实的再现 真实的互动”。

三、家长会目标

1、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以及课堂表现情况;

2、引导家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自觉学习的习惯。

3、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家校的和谐发展。

四、家长会准备

1、学生节目:《爱取笑别人的小猴》、《千字文》背诵。

2、现场调查问卷:

1)写完作业之后,还能够主动读书的。

2)写完作业之后,还能够请家长出题做练习的。

3、识字教学教案。

五、家长会流程

一、学生主持人致欢迎词,宣布家长会开始。

二、真实的再现——“识字课堂”

师:以前,家长们经常问我的问题就是:孩子听讲咋样?孩子回答问题行不行?通过前期调查问卷也知道家长们想亲眼看看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情况。下面我们就展示一个识字课片段。请家长们观察自己的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思考是否投入,参与课堂是否积极?

1、师提要求:划出33课生字词。

2、师:识字这些生字宝宝有哪些方法?

(生说:看拼音、问同位、问老师、查字典)

3、自读;

4、指两生带拼音领读。

5、请三生到黑板领读(不带拼音)

6、交流识字方法。(这个环节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有不少精彩的生成)

缺:我看电视上有人叫“花无缺”。右边是中央的“央”缺了一小竖,就记住念“que”了。熟字换偏旁——快、块、决

孙:一生指着来参加家长会的姥爷说:我姥爷叫孙念圣,就是这个孙,我姥姥叫**珍,就是这个珍。其他家长笑,学生姥爷也笑。  我看的《西游记》上孙悟空就是这个孙

师引导其他学生向这位同学学习,也应该知道自己亲人的名字并且会写,生活中识字

珍:我看的《沂蒙》上于宝珍就是这个珍。

师问:沂蒙演完了得几点了?生:九点多。

师:那你几点睡觉?生不好意思的吞吞吐吐地说:八点。(家长笑)

师引导看电视时识字是个好方法,但要注意看电视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

博:我们班的谭文博就是这个博。

肉:我看到“黄家烤肉”那个牌子上就有“肉”字,这个字也挺像那块肉的形状。(家长笑)师相机鼓励其他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

[设计意图:这一次与学生共同展示的是一节识字教学课。学生们表现比平时认真一些,家长听得更是津津有味。每位家长都特别关注自己孩子的表现。学生互动式的上课,能让家长看到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也是平时学习情况的较真实的再现。亲自捕捉到的信息更能引起自己的重视,今后教师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也更易引起家长的共鸣。]

三、真实的互动——“阅读长廊”

师:二年级是小学初始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的孩子习惯养成的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家长会第二篇章——“阅读长廊”

1、学生表演讲故事:

师:张国乐同学课余时间非常喜欢阅读,并且能把读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讲得声情并茂,她曾在学校的讲故事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并被评为‘阅读明星”。下面请欣赏她给大家带来的故事:《爱取笑别人的小猴》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以正能量引导家长家长,引导学生。阅读小明星的表演足以引起家长的羡慕,初步激发家长培养孩子阅读的意识。]

2、节目二:几位同学展示背诵《千字文》内容

1)师:相信张国乐的故事一定打动了各位家长。可以说她给所有同学做出了阅读的好榜样。那么我们自己的孩子阅读情况怎么样呢?看了下面的展示就清楚了。

要求:1、全班站立面向家长齐背,家长面向孩子,倾听孩子的背诵。

2、背不下去的同学坐下,被淘汰。

2)学生起立,面向自己的家长。齐背《千字文》

3)站着的同学越来越少,最后只剩几位同学能坚持背过。

师:《千字文》属于国学启蒙课,课程表上安排的只有两节,不考试,不测验,靠的完全是学生课上学习的效率和课下学习的自觉。家长们通过看自己孩子背诵,与班内其他同学背诵情况相比较,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可略见一斑。

[设计意图: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个小活动,使家长把自己孩子与阅读优秀的孩子作对比,让家长身临其境地感受孩子的阅读状态。准确定位,发现孩子自身存在问题,因材施教。]

3、现场调查。

(这个环节引来家长的阵阵笑声,笑声的含义是什么?看了以下描述就知道了。笑过之后的行动会是什么?我们翘首期盼)

师:二年级了,孩子们在各方面取得了进步,听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这个习惯非常好。另外,还有两个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学生做得怎么样呢?下面做一个现场调查,请家长们监督这个调查过程。

1)现场调查

a:写完作业之后,还能够主动读书的请举手。

(一名学生举手)

b:写完作业之后,还能够请家长出题做练习的请举手。

(五名学生举手)

2)前期调查

师:这个调查,在没有家长们监督的情况下我也进行了一次,结果却是这样的:

a:写完作业之后,还能够主动读书的请举手。调查结果是:大部分学生举手

b:写完作业之后,还能够请家长出题做练习的请举手。调查结果是:全部学生举手)

[设计意图:同一个调查问卷,两种调查结果,让大家意识到家长的监督对低年级孩子的学习是多么重要!在家长和学生不好意思地笑过之后,应该会引发深层的思考,这就是真实的互动才能产生的效果。寥寥无几的举起的小手震撼着家长的心灵,激励着家长付诸行动。]

师总结:无数研究证明,孩子们的阅读活动及他们的学习成绩、智商以及他们的学习动机有着必然的联系。无论是好的学习还是好的写作,都始于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希望家长监督和同学互相监督相结合,每一个同学都能养成自觉读书、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同时也是引导家长合理的智力投资,可以给学生买书,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以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还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四、总结

1校内班内其他情况。

2、自己每一点进步的取得都离不开家长的关心和帮助,想对家长说什么?一生说:“妈,你培育我们这么辛苦,谢谢你!”   全班同学面向自己的家长说一声“****,谢谢您!”

3、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互动。既有亲子之间的互动,也有家长与家长的互动、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在互动中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增进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六、反思

一节家长会下来,自我感觉挺好,因为“真实”——表现的真实、情感的真实。从家长反馈表来看,家长会效果也是不错的。有的家长感觉家长会有新意,亲切、有特色;很多家长感到:能真正体会到上课,互动,非常好;还有的家长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太少,关心不够,意识到应该与孩子一起多读、多练、多写,在小学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

这次成功的家长会也使我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

1、会前调查、会后反馈。家长会之前的调查,让我更加明白了家长们的心思,才能将家长会开到家长们的心坎上。会后的反馈让我再次倾听家长们的心声,为下次家长会的召开做好准备。

2、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无论是现场的上课,还是现场的调查,都把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展现给了家长,事实胜于雄辩,这比老师们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家长会效果比单纯的教师一言堂强之百倍。

3、形式多样、气氛融洽。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家长们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增进了彼此感情,促进了家校合作。

今后我们应该开拓思路,不断充实家长会内容、创新家长会形式。开出更多增感情、讲实效、促发展的成功的家长会。

             

                    章丘市绣惠镇中心小学    吴楠  

                       电话:1506611865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