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浟高淹皇甫和高百年封子绘平鉴尉粲传(公元564年)

(2020-03-28 16:12:53)
标签:

彭城景思王高浟

平阳靖翼王高淹

皇甫和

乐陵王高百年

封子绘

十七 南北朝-20.2.5.4 高浟高淹皇甫和高百年封子绘平鉴尉粲传(公元564年)

北齐书卷十•列传第二》:“彭城景思王浟,字子深,神武第五子也。

元象二年,拜通直散骑常侍,封长乐郡公。博士韩毅教浟书,见浟笔迹未工,戏浟曰:“五郎书画如此,忽为常侍开国,今日后宜更用心。”浟正色答曰:“昔甘罗幼为秦相,未闻能书。凡人唯论才具何如,岂必动夸笔迹。博士当今能者,何为不作三公?”时年盖八岁矣。毅甚惭。

武定六年,出为沧州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守令参佐,下及胥吏,行游往来,皆自赍粮食。浟纤介知人间事。有隰沃县主簿张达尝诣州,夜投人舍,食鸡羹,浟察知之。守令毕集,浟对众曰:“食鸡羹何不还价直也?”达即伏罪。合境号为神明。

又有一人从幽州来,驴驮鹿脯。至沧州界,脚痛行迟,偶会一人为伴,遂盗驴及脯去。明旦,告州。浟乃令左右及府僚吏分市鹿脯,不限其价。其主见脯识之,推获盗者。

转都督、定州刺史。时有人被盗黑牛,背上有白毛。长史韦道建谓中从事魏道胜曰:“使君在沧州日,擒奸如神,若捉得此贼,定神矣。”浟乃诈为上府市牛皮,倍酬价直,使牛主认之,因获其盗。建等叹服。又有老母姓王,孤独,种菜三亩,数被偷。浟乃令人密往书菜叶为字,明日市中看菜叶有字,获贼。尔后境内无盗,政化为当时第一。

天保初,封彭城王。

四年,征为侍中,人吏送别悲号。有老公数百人相率具馔曰:“自殿下至来五载,人不识吏,吏不欺人,百姓有识已来,始逢今化。殿下唯饮此乡水,未食此乡食,聊献疏薄。”浟重其意,为食一口。

七年,转司州牧,选从事皆取文才士明剖断者,当时称为美选。州旧案五百余,浟未期悉断尽。别驾羊修等恐犯权戚,乃诣阁谘陈。浟使告曰:“吾直道而行,何惮权戚,卿等当成人之美,反以权戚为言。”修等惭悚而退。

后加特进,兼司空、太尉,州牧如故。太妃薨,解任,寻诏复本官。

俄拜司空,兼尚书令。

济南嗣位,除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领大宗正卿。

皇建初,拜大司马,兼尚书令,转太保。

武成入承大业,迁太师、录尚书事。浟明练世务,果于断决,事无大小,咸悉以情。赵郡李公统预高归彦之逆,其母崔氏即御史中丞崔昂从父子,兼右仆射魏收之内妹也。依令,年出六十,例免入官。崔增年陈诉,所司以昂、收故,崔遂获免。浟摘发其事,昂等以罪除名。

自车驾巡幸,浟常留邺。河清三年三月,群盗田子礼等数十人谋劫浟为主,诈称使者,径向浟第,至内室,称敕牵浟上马,临以白刃,欲引向南殿。浟大呼不从,遂遇害,时年三十二,朝野痛惜焉。初浟未被劫前,其妃郑氏梦人斩浟头持去,恶之,数日而浟见杀。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录尚书事,给辒辌车。

子宝德嗣,位开府,兼尚书左仆射。

(彭城景思王高浟(《北史卷五十一•列传第三十九•齐宗室诸王上》),字子深,神武(高祖高欢)的第五个儿子(大尔朱氏生)

元象二年539年),授任高浟为通直散骑常侍,封为长乐郡公。博士韩毅教高浟写字,看到高浟的笔迹不工整,对高浟开玩笑说:“五郎写字作画像这样,忽然成为常侍开国,今后应更加用心。” 高浟神色严肃地回答说:“以前甘罗少年成为秦国的丞相,没有听说他的字写的很好,所有人都评论他的才干怎么样,难道一定要夸耀写字的水平吗?博士现在能写字,为什么不作三公?”当时高浟年纪大约八岁。韩毅十分惭愧。

武定六年548年),高浟出任沧州刺史,高浟治理政事严厉明察,辖界内秩序井然。太守县令僚属,下到小吏,出行往来,都自带粮食。高浟精细知道人世的事情。有个隰沃县主簿张达曾经到州里,夜晚投宿在别人家里,吃了鸡汤,高浟调查知道了这事。把太守县令全都召集来,对大家说:“吃了鸡汤为什么不付钱。”张达立即认罪。整个境内称他像神一样明智。

又有一个人从幽州来,用驴子驮着鹿脯。到了沧州界内,脚痛走得慢,偶然遇上一个人作同伴,就偷走了他的驴和鹿脯离去。第二天,这个人告到州里。高浟就命令身边的人和官府中的僚属分别去买鹿脯,不限它的价钱。鹿脯的主人看到鹿脯认得是自己的,于是追究捉住了盗贼。

高浟转任都督、定州刺史。当时有人被偷走了一头背上有白毛的黑牛,。长史韦道建对中从事魏道胜说:“使君在沧州的时候,捉邪恶像神一样,如果捉住这个盗贼,一定是神了。” 高浟就假装为上级官署买牛皮,付给加倍的价钱,让牛的主人辨认,于是捉住了偷牛的盗贼。韦道建等人感叹钦服。

又有姓王的老妈妈,孤身独处,种了三亩菜,三番两次的被偷。高浟就命令人秘密地在菜叶上写上字,第二天在集市上看到菜叶上有字,捉住了盗贼。以后辖界内没有盗贼,治政教化是当时第一。

天保初年550年),封为彭城王。

天保四年553年),征召高浟任侍中,定州的百姓官吏送别时悲伤地哭号。有几百个老翁相继而来摆好食物说:“自从殿下来这里五年了,人不认识官吏,官吏不欺负人,老百姓有记忆以来,开始遇上今天的教化。殿下只喝这里的水,没有吃过这里的食物,这些食物姑且表示我们微薄的心意。”高浟被他们的心意所感动,就吃了一口百姓送来的食物。

天保七年556年),高浟转任司州牧,高浟选拔从事官都选取有文才能明辨决断的人,当时称为完美的选择。当时司州积压的旧案有五百多个,高浟不到一年就全都断案完毕。别驾羊修等人担心触犯权贵外戚,就到门上禀告陈述。高浟派人告诉说:“我是走直道,为什么害怕权贵外戚,卿等应当成人之美,反而拿权贵外戚作为说辞。” 羊修等人又惭愧又惊恐地退了回去。

后来加授特进,兼司空(文宣帝天保十年闰四月丁酉十一,55961日)、太尉,如往常任州牧(文宣帝天保十年闰四月乙巳十九,55969日)。太妃薨,解除职任,不久诏令恢复本任官职。不久授任司空,兼尚书令。

济南王高殷继承皇位,授任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领大宗正卿(废帝乾明元年二月戊申廿六,56047日)

皇建初年,授任大司马(孝昭帝皇建元年八月戊子初九,560914日),兼尚书令,转太保(孝昭帝皇建二年十月丙子初四,5611027日)

武成继承大业,迁任太师、录尚书事(武成帝太宁元年十一月乙卯十三,561125日)

高澈通晓政务,果断作出决定,事无论大小,全都出自情感。趟郡李公统参预高归彦的叛乱,他的母亲崔氏就是御史中丞崔昂从父的女儿,又是右仆射魏收的妻妹。按照法令,年龄超过六十,照例免除没入官府。崔氏增加年岁陈诉,主管部门因崔昂、魏收的缘故,崔氏就获得免入官府。高澈揭发了这件事,崔昂等人因罪免除官职。

每当皇帝在外出巡,高浟经常留在邺城。河清三年三月(己巳十一,56447日),田子礼等几十人的一群盗贼图谋劫持高浟当首领,假装说是使者,径直去高浟的住宅,到了内室,说有诏令将高浟牵上马,用刀刃逼着,想带到南殿。高浟大声呼喊不肯服从,于是被害,当时年纪三十二岁,朝野对此感到痛惜。

当初高浟被劫持前,他的妃子郑氏梦见有人砍下高浟的头带走,厌恶这个梦,几天后高浟被杀。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录尚书事,给辒辌车。

高浟的儿子高宝德继承王位,官位开府,兼尚书左仆射。)

 

《北齐书卷十•列传第二》:“平阳靖翼王淹,字子邃,神武第四子也。元象中,封平阳郡公,累迁尚书左仆射。

天保初,进爵为王,历位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太尉。

皇建初,为太傅,与彭城、河间王并给仗卫、羽林百人。

大宁元年,迁太宰。

性沉谨,以宽厚称。

河清三年,薨于晋阳,或云鸩终。还葬邺,赠假黄钺、太宰、录尚书事。

子德素嗣。”

平阳靖翼王高淹《北史卷五十一•列传第三十九》),字子邃,神武帝高欢的第四个儿子(王氏生)。元象年间,封为平阳郡公,逐渐升迁到尚书左仆射。

天保初年,高淹进升爵位为王,历任尚书令(文宣帝天保元年七月乙卯初七,55085日)、开府仪同三司、司空(文宣帝天保十年十一月乙卯初二,5591216日)、太尉(废帝乾明元年二月戊申廿六,56047日)

皇建初年(孝昭帝皇建元年八月戊子初九,560914日),高淹任太傅,和彭城王、河间王都给随身卫士、羽林军一百人。

大宁元年(武成帝太宁元年十一月乙卯十三,561125日),高淹升任太宰(《北史卷八•齐本纪下第八》:“(武成帝太宁二年)二月丁未(初七,562327日),以太宰、平阳王淹为青州刺史、太傅、领司徒;以领军大将军、宗师、平秦王归彦为太宰、冀州刺史。”)

高淹性格沉稳谨慎,以宽厚著称。

河清三年(十二月己未初五,565122日),高淹在晋阳薨,有人说是被毒酒毒死。送回葬在邺城,追赠假黄钺、太宰、录尚书事。

儿子高德素继承王位。

 

《北史卷卅八•列传第二十六》:“皇甫和者,字长谐,安定朝那人。其先因官,寓居汉中。祖澄,南齐秦、梁二州刺史。父征,字子玄,梁安定、略阳二郡守。

魏正始二年,随其妻父夏侯道迁入魏。道迁别上勋书,欲以徽为元谋。徽曰:“创谋之始,本不关预,虽贪荣赏,内愧于心。”遂拒而不许。

梁州刺史羊灵祐重其敦实,表为征虏府司马,卒。

和十一而孤。母夏侯氏才明有礼则,亲授以经书。及长,深沈有雅量,尤明礼义,宗亲吉凶,多相谘访。卒于济阴太守。

子聿道,以干局知名,位广平令。隋大业初,比部郎。

和弟亮,字君翼。九岁丧父,哀毁有若成人。齐神武起义,为大行台郎中。亮率性任真,不乐剧职,除司徒东阁祭酒。思还乡里,启乞梁州褒中,即本郡也。后降梁。以母兄在北,求还。梁武不夺也。至鄴,无复宦情,遂入白鹿山,恣泉石之赏,纵酒赋诗,超然自乐。复为尚书殿中郎,摄仪曹事。以参撰禅代仪注,封榆中男。亮疏慢自任,无干务才,每有礼仪大事,常令余司摄焉。

性质朴纯厚,终无片言矫饰。属有敕下司,各列勤惰。亮三日不上省,文宣亲诘其故。亮曰:“一日雨,一日醉,一日病酒。”文宣以其恕实,优容之,杖胫三十而已。所居宅洿下,标榜卖之。将买者或问其故,亮每答云:“为宅中水淹不洩,雨即流入床下。”由此宅终不售。其淳实如此。

以兼散骑常侍,聘陈使主,以不称免官。后除任城太守,病不之官,卒于鄴。赠骠骑大将军、安州刺史。”

(皇甫和(《北齐书卷卅五列传第二十七》),字长谐,安定朝那人。他祖先因作官寄居汉中。祖父皇甫澄,任南齐秦、梁二个州的刺史。父亲皇甫,字子玄,任梁安定、略阳二郡郡守。

魏正始二年(宣武帝正始元年闰十二月癸卯朔初一,505121日;按长历,梁闰十二月癸卯,即天监四年正月朔也)皇甫和跟随他妻子的父亲夏侯道迁到魏,夏侯道迁另上书请功,想让他为主谋。皇甫徽说:创谋之始本没有参与,即使贪图荣誉奖赏,也内心有愧。于是拒绝没有答应。梁州刺史羊灵佑看重他的敦厚,上表任他为征虏府司马(魏书云:“武定末(550),司空司马”),去世。

皇甫和十一岁丧父,母亲夏侯氏。有才智懂礼节,亲自传授经书。皇甫和到年长,深沉有雅量,尤其深明礼仪,宗族亲戚有了吉凶,多来咨询。在济阴太守的官位上去世。

皇甫和皇甫聿道,以干局知名,位广平令。隋大业初,比部郎。

皇甫和弟皇甫亮,字君翼。九岁丧父,哀毁有若成人。齐神武起义,为大行台郎中。亮率性任真,不乐剧职,除司徒东阁祭酒。思还乡里,启乞梁州褒中,即本郡也。后降梁。以母兄在北,求还。梁武不夺也。至鄴,无复宦情,遂入白鹿山,恣泉石之赏,纵酒赋诗,超然自乐。复为尚书殿中郎,摄仪曹事。以参撰禅代仪注,封榆中男。亮疏慢自任,无干务才,每有礼仪大事,常令余司摄焉。

性质朴纯厚,终无片言矫饰。属有敕下司,各列勤惰。皇甫亮三天不上官署报到。文宣帝亲自诘问什么原因。皇甫亮说:“一天下雨,一天喝醉酒,一天因喝酒而生病。”文宣以其恕实,优容之,杖胫三十而已。所居宅洿下,标榜卖之。将买者或问其故,亮每答云:“为宅中水淹不洩,雨即流入床下。”由此宅终不售。其淳实如此。

以兼散骑常侍,聘陈使主,以不称免官(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四月辛卯初三,564429日)。后除任城太守,病不之官,卒于鄴。赠骠骑大将军、安州刺史。)

 

《北齐书卷十二列传第四》:“乐陵王百年,孝昭第二子也。孝昭初即位,在晋阳,群臣请建中宫及太子,帝谦未许,都下百僚又有请,乃称太后令立为皇太子。

帝临崩,遗诏传位于武成,并有手书,其末曰:“百年无罪,汝可以乐处置之,勿学前人。”

大宁中,封乐陵王。

河清三年五月,白虹围日再重,又横贯而不达。赤星见,帝以盆水承星影而盖之,一夜盆自破。欲以百年厌之。会博陵人贾德胄教百年书,百年尝作数“敕”字,德胄封以奏。帝乃发怒,使召百年。百年被召,自知不免,割带玦留与妃斛律氏。见帝于玄都苑凉风堂,使百年书“敕”字,验与德胄所奏相似,遣左右乱捶击之,又令人曳百年绕堂且走且打,所过处血皆遍地。气息将尽,曰:“乞命,愿与阿叔作奴。”遂斩之,弃诸池,池水尽赤,于后园亲看埋之。

妃把玦哀号,不肯食,月余亦死,玦犹在手,拳不可开,时年十四,其父光自擘之,乃开。

后主时,改九院为二十七院,掘得一小尸,绯袍金带,一髻一解,一足有靴。诸内参窃言,百年太子也,或言太原王绍德。

诏以襄成王子白泽袭爵乐陵王。齐亡,入关,徙蜀死。

(乐陵王高百年(《北史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齐宗室诸王下》),孝昭帝高演的第二个儿子(孝昭元后生)。孝昭刚登皇帝位,在晋阳,大臣们请求建立中宫以及太子,孝昭帝谦虚没答应,都城百官又请求,于是称太后娄昭君的命令立为皇太子5岁,孝昭帝皇建元年十一月辛亥初四,560126日)

孝昭帝临终前,下遗诏传位给武成帝高湛,并有亲笔信,信的末尾说:百年无罪,你可以在快乐的地方安置他,不要仿效前人。

大宁年间(武成帝太宁元年十一月乙卯十三,561125日)高百年封为乐陵王。

河清三年564年)五月,当时太阳周围有两道白虹,横贯而不相通。红色的星星出现,武成帝用一盆水接住星星的影子又盖上,一夜后盆自己破裂。武成帝想用高百年的性命来驱除灾异现象。适逢博陵人贾德胄教高百年写字,高百年曾经写了几个“敕”字,贾德胄把它封好奏报给武成帝。武成帝看后发怒,派人召来高百年。高百年被召,自知不能免死,把佩带的玉玦割下来留给妃子斛律氏。在玄都苑凉风堂见到武成帝,武成帝让高百年书写“敕”字,证实字迹和贾德胄所奏报的相似。派身边的人把高百年乱打一顿,又命令人拉着高百年绕着堂一边走一边打,所经过的地方血流得遍地都是,奄奄一息将要丧命,说:“乞求饶命,愿意给阿叔作奴隶。”于是斩了他(孝昭杀文宣子,武成又杀孝昭之子,天之报应固不爽,遗言谆谆,竟何益哉),扔在池子里,池子的水都红了,在后园亲自看着把他埋了(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六月)

高百年的妃子斛律氏握着玉玦哀号,不肯吃东西,一个多月也死了,玉玦还在手里,紧握成拳无法掰开,当时年龄十四岁,他的父亲斛律光亲自去掰她的拳头,才掰开。

后主时,把九院改成二十七院,挖出一个小孩的尸体.红袍金带,一个发髻另一个解开了,一只脚有靴子。太监们偷偷地说,是百年太子,也有人说是太原王高绍德。

下诏书让襄成王高淯的儿子高白泽继承乐陵王的爵位。齐灭亡,进入关内,迁徙到蜀地死去。)

 

《北齐书卷廿一•列传第十三》:“子绘,字仲藻,小名搔,性和理,有器局。释褐秘书郎中。尔朱兆之害魏庄帝也,与父隆之举义信都,奉使诣高祖。至信都,召署开府主簿,仍典书记。

中兴元年,转大丞相主簿,加伏波将军。从高祖征尔朱兆。

及平中山,军还,除通直常侍、左将军,领中书舍人。母忧解职,寻复本任。

太昌中,从高祖定并、汾、肆数州,平尔朱兆及山胡等,加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魏武帝末,斛斯椿等佞幸用事,父隆之以猜忌,惧难潜归乡里,子绘亦弃官俱还。

孝静初,兼给事黄门侍郎,与太常卿李元忠等并持节出使,观省风俗,问人疾苦。还,赴晋阳,从高祖征夏州。

二年,除卫将军、平阳太守,寻加散骑常侍。晋州北界霍太山,旧号千里径者,山坂高峻,每大军往来,士马劳苦,子绘启高祖,请于旧径东谷别开一路。高祖从之,仍令子绘领汾、晋二州夫修治,旬日而就。高祖亲总六军,路经新道,嘉其省便,赐谷二百斛。后大军讨复东雍,平柴壁及乔山、紫谷、绛蜀等,子绘恒以太守前驱慰劳,征兵运粮,军士无乏。兴和初,自郡征补大行台吏部郎中。

武定元年,高仲密以武牢西叛,周文帝拥众东侵,高祖于邙山破之,乘胜长驱,遂至潼关。或谏不可穷兵极武者,高祖总命群僚议其进止。子绘言曰:“贼帅才非人雄,偷窃名号,遂敢驱率亡叛,遂死伊瀍,天道祸淫,一朝瓦解。虽仅以身免,而魂胆俱丧。混一车书,正在今日,天与不取,反得其咎。时难遇而易失。昔魏祖之平汉中,不乘胜而取巴蜀,失在迟疑,悔无及已。伏愿大王不以为疑。”高祖深然之。但以时既盛暑,方为后图,遂命班师。

三年,父丧去职。

四年,高祖西讨,起为大都督,领冀州兵赴邺,从高祖自滏口西趣晋州,会大军于玉壁。复以子绘为大行台吏部郎中。

及高祖病笃,师还晋阳,引入内室,面受密旨,衔命山东,安抚州郡。

高祖崩,秘未发丧,世宗以子绘为渤海太守,令驰驿赴任。世宗亲执其手曰:“诚知此郡未允勋望,但时事未安,须卿镇抚。且衣锦昼游,古人所贵,善加经略,绥静海隅,不劳学习常太守向州参也。”仍听收集部曲一千人。后进秩一等,加骠骑将军。

天保二年,除太尉长史。

三年,频以本官再行南青州事。

四年,坐事免。

六年,行南兖州事,寻除持节、海州刺史,不行。

七年,改授合州刺史。到州未几,值萧轨、裴英起等江东败没,行台司马恭发历阳,径还寿春,疆埸大骇。兼在州器械,随军略尽,城隍楼雉,亏坏者多,子绘乃造城隍楼雉,缮治军器,守御所须毕备,人情渐安。寻敕于州营造船舰,子绘为大使,总监之。陈武帝曾遣其护军将军徐度等率轻舟从栅口历东关入巢湖,径袭合肥,规烧船舫。以夜一更潜寇城下,子绘率将士格战,陈人奔退。

九年,转郑州刺史。子绘晓达政事,长于绥抚,历宰州郡,所在安之。征为司徒左长史,行魏尹事。乾明初,转大司农,寻正除魏尹。

皇建中,加骠骑大将军。

大宁二年,迁都官尚书。

高归彦作逆,召子绘入见昭阳殿。帝亲诏子绘曰:“冀州密迩京甸,归彦敢肆凶悖。已敕大司马、平原王段孝先总勒重兵,乘机电发;司空、东安王娄睿督率诸军,络绎继进。卿世载名德,恩洽彼州,故遣参赞军事,随便慰抚,宜善加谋略,以称所寄。”即以其日驰传赴军。子绘祖父世为本州,百姓素所归附。既至,巡城谕以祸福,民吏降款,日夜相继,贼中动静,小大必知。贼平,仍敕子绘权行州事。

寻征还,敕与群官议定律令,加仪同三司。后突厥入逼晋阳,诏子绘行怀州事,乘驿之任。还为七兵尚书,转祠部尚书。

河清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世祖深叹惜之。赠使持节、瀛冀二州军事、冀州刺史、开府仪同、尚书右仆射,谥曰简。

子宝盖嗣。武平末,通直常侍。”

封子绘(《北史卷廿四列传第十二》),字仲藻,小名封搔。为人性格平和,有治政的才能。入仕为秘书郎中。尔朱兆谋害魏庄帝的时候,与父封隆之起义,奉父命到信都前往高祖高欢处报告(节惠宗普泰元年(531年))高祖召用他为开府主簿,主管书记。

中兴元年501年),封子绘转任大丞相府主簿,加任伏波将军,随高祖征讨尔朱兆。及平定中山,回师后,拜任通直常侍、左将军,领中书舍人。因守母丧解职,不久复官。

太昌年间,封子绘随高祖平定汾州、肆州,平定尔朱兆及山胡等,加官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魏武帝末年,斛斯椿等小人在朝中专权,封子绘父封隆之因被猜忌惧受难而私归故乡,封子绘也就弃官而还。

孝静帝登基之初,封子绘兼任给事黄门侍郎,和太常卿李元忠等人奉命持节出使各地观风俗,视民情,问疾苦。还,赴置阳,随高祖征讨夏州。

二年535年),封子绘拜任卫将军、平阳太守,不久又加官散骑常侍。晋州北界为霍太山,古称千里径,此路山坂高峻,大军往来,士马劳苦。封子绘请示高祖,在原路东谷另开一道,高祖采纳了,便命封子绘率汾州、晋州的夫役共修新道,十来天就完工了。高祖亲率六军,路经新道,称赞其便捷,赐谷二百斛。后来大军征讨收复东雍州,平定柴壁、乔山、紫谷、绛蜀等地,子绘常以太守身份前往慰劳,征兵运粮,前方不至空乏。

兴和初年539年),从郡里召封子绘回京,任命为大行台吏部郎中。

武定元年(二月壬申十二,54341日),高仲密据武牢叛归西魏,周文帝宇文泰率兵向东进军,高祖高欢破敌于邙山(三月戊申十八,54357日),乘胜长驱,直抵潼关。有人谏止,认为不可穷兵极武,高祖下令群僚共议进退。封子绘进言说:“敌酋并不是杰出将帅,只不过假藉名义,便大胆妄为,驱使一帮亡命叛徒到伊、瀍来送死,天道惩罚于他,使之一朝瓦解。虽然只身逃脱,魂胆已经丧破。将东魏、西魏合为一体,统一天下的机会,正在此时。天予而不取,反遭后患。机遇难得而易失,当年曹操平定汉中地区的时候,不乘胜夺取巴蜀(事见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失误就失误在犹豫不决上,后悔也无济于事了。我恳请大王不要犹疑!”高祖很赞成他的分析,但因时正酷暑,打算以后再说,便命班师。

武定三年545年),封子绘因父丧守孝而离职。

四年(八月癸巳廿三,546103日),高祖西征,又起用封子绘任大都督,领冀州兵赴邺都,从高祖自滏口向西进攻晋州,与大军会师于玉壁,又用封子绘任大行台吏部郎中。到高祖病重危急,军还晋阳,把子绘召入内室,受密旨,奉命去山东州郡进行安抚。

高祖去世(孝静帝武定五年正月丙午初八,547213日),秘不发丧。世宗高澄用封子绘为渤海郡太守,令他迅速骑驿马赴任。世宗亲自拉着他的手说:我很清楚此郡不能舆你的功勋名望相符,但时局动荡不安,正需你出面镇抚。而且衣锦还乡,也是古人所贵的美事。望能善加经营,安定海滨,不烦劳你学习平常太守去向州官参拜了。并允许他自招家丁一千人。后来又进宫阶一等,加骠骑将军。

天保二年551年),任封子绘为太尉长史。

三年552年),封子绘多次以本官代理南青州州务。

四年553年),封子绘因事获罪免职。

六年555年),封子绘代理南兖州事,不久又拜任持节海州刺史,未到任。

七年556年),封子绘改任合州刺史。到任不久,就遇上萧轨、裴英起等渡过江东作战全军覆没之事(六月乙卯十二,55674日),行台司马恭兵发历阳,回军路过寿春,前方惊骇。加之在州里带来的军用器械早已随军耗尽,城垣敌楼箭垛等一应设施,亏损败坏得不成样子。封子绘便勉力修缮,筑城垣,造兵器,逐步完善防御设施,人情渐渐安定下来。不久朝廷命令在州府监造兵舰,以封子绘任大使总负责监造。陈武帝陈霸先曾派护军将军徐度等率轻舟从栅口经东关入巢湖,直逼合肥,准备烧毁北齐船只。深夜一更悄悄进袭到城下,封子绘率将士出城迎战,陈人奔退(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二月戊子十九,55743日)

武定九年558年),封子绘改任郑州刺史。封子绘通晓政务,长于治民,历任州郡长官,所到之处都治理得很平安。征还京师任司徒左长史,并代理魏郡事宜。

乾明初年560年),封子绘转任大司农,不久正式任命为魏尹。

皇建年间,加封封子绘为骠骑大将军。

二年562年)封子绘改任都官尚书。

高归彦反叛,召封子绘入见于昭阳殿。皇上亲自跟封子绘说:“冀州就在都城近处,高贼竟敢放肆张狂。我已命令大司马、平原王段孝先总指挥部队,乘机快速扑灭反贼;司空、东安王娄睿督率诸军陆续进发。你世代名德,在州颇有声望,士民蒙受恩泽,所以让你参赞军事,随宜安抚。你可要善加谋算,不要辜负朝廷重望。”当天,封子绘便驰驿赴军到了前线。封子绘的父亲封隆之、祖父封回世代任冀州刺史,百姓归心。封子绘到信都之后,一边巡视城池,一边对城中吏民晓谕避祸趋福的道理。官吏和民众相继跑出来投降。城里有什么动静,都有人报告,大事小事全都知道。叛军消灭之后(武成帝河清元年七月乙未廿七,562911日),就让封子绘临时主持州事。

不久封子绘便被召还,下令他与群臣一起议定律令,加官仪同三司。后来突厥内侵,兵逼晋阳,派子绘代理怀州刺史,乘驿马快速赴任。还京,为七兵尚书,转任祠部尚书。

河清三年564年),封子绘得暴病而亡,年五十岁。世祖十分叹惜。赠使持节、瀛、冀二州军事、冀州刺史、开府仪同、尚书右仆射,谧号为简。

其子封宝盖嗣爵。武平末年任通直常侍。

 

《北齐书卷廿六•列传第十八》:“平鉴,字明达,燕郡蓟人。父胜,安州刺史。

鉴少聪敏,颇有志力。受学于徐遵明,不为章句,虽崇儒业,而有豪侠气。孝昌末,盗贼蜂起,见天下将乱,乃之洛阳,与慕容俨骑马为友。鉴性巧,夜则胡画,以供衣食。谓其宗亲曰:“运有污隆,乱极则治。并州戎马之地,尔朱王命世之雄,杖义建旗,奉辞问罪,劳忠竭力,今也其时。”遂相率奔尔朱荣于晋阳,因陈静乱安民之策。荣大奇之,即署参军前锋,从平巩、密,每阵先登。除抚军、襄州刺史。

高祖起义信都,鉴自归。高祖谓鉴曰:“日者皇纲中弛,公已早竭忠诚。今尔朱披猖,又能去逆从善。摇落之时,方识松筠。”即启授征西。怀州刺史。

鉴奏请于州西故轵道筑城以防遏西寇,朝廷从之。寻而西魏来攻。是时新筑之城,粮仗未集,旧来乏水,众情大惧。南门内有一井,随汲即竭。鉴乃具衣冠俯井而祝,至旦有井泉涌溢,合城取之。魏师败还,以功进位开府仪同三司。

时和士开以佞幸势倾朝列,令人求鉴爱妾刘氏,鉴即送之。仍谓人曰:老公失阿刘,与死何异。要自为身作计,不得不然。由是除齐州刺史。鉴历牧八州,再临怀州,所在为吏所思,立碑颂德。入为都官尚书令。”

平鉴(《北史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三》),字明达,燕郡蓟县人。父亲平胜,为安州刺史。

平鉴少年时聪明机智,很有心志才力。跟徐遵明学习,不习章句之学,虽然崇尚儒业,而又有豪侠之气。孝昌末年,盗贼四起,看到天下将乱,就到洛阳,与慕容俨骑马为友。平鉴生性灵巧,夜间博戏,来供应衣食。对他的宗亲说:运数有盛有哀,乱到极点则治。并州为战争要地,尔朱王为著名于当世的雄才,高举义旗,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之人,尽心竭力,现在已得其时。于是相继到晋阳投奔尔朱荣,陈述静乱安民的策略。尔朱荣非常称赞他,即任用为参军,作为前锋跟随平定巩、密,每次作战都先登敌城。任抚军、襄州刺史。

高祖信都起义,平鉴自身归往。高祖对平鉴说:往日朝廷纲纪遭受破坏,您早已竭忠尽力。现在尔朱猖獗,又能离逆从善。零落之时,才认识松竹。即启奏授予征西(疑有阙文)。怀州刺史。

平鉴奏请在怀州西旧轵道筑城来防备、阻遏西方的敌寇,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不久西魏前来进攻。这时新筑之城,粮食和兵器没有集聚,向来缺水,众人情绪非常恐惧。城南门内有一口井,一打水井就干。平鉴就整衣正冠俯在井边祈祷。到早晨有井泉涌溢,全城人取用它。魏军败走,因功劳晋升为开府仪同三司(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

(北史传记云:“其妻生男,鉴因喜酣醉,擅免境内囚,误免关中细作二人。醒而知之,上表自劾。文宣特原其罪,赐犊百头、羊二百口、酒百石,令作乐。河清二年(563年),重拜怀州刺史。”)

当时和士开因善于谄谀得到君主宠幸,权势压倒朝班,让人求平鉴爱妾刘氏,平鉴就送给他。乃对人说:我失去阿刘,与死有什么区别。可要为自身考虑,不得不这样。由此任齐州刺史。

平鉴历掌八州,两临怀州,所在的地方为官吏百姓思念,立碑颂德。入朝为都官尚书令。

 

《北齐书卷十五•列传第七》:“子粲,少历显职,性粗武。天保初,封厍狄干等为王,粲以父不预王爵,大恚恨,十余日闭门不朝。帝怪,遣使就宅问之。隔门谓使者曰:“天子不封粲父为王,粲不如死。”使云:“须开门受敕。”粲遂弯弓隔门射使者。使者以状闻之,文宣使段韶谕旨。粲见韶,唯抚膺大哭,不答一言。文宣亲诣其宅慰之,方复朝请。寻追封景长乐王。粲袭爵。位司徒、太傅,薨。

子世辩嗣。周师将入邺,令辩出千余骑觇候,出滏口,登高阜西望,遥见群乌飞起,谓是西军旗帜,即驰还,比至紫陌桥,不敢回顾。隋开皇中,卒于浙州刺史。

(尉景的儿子粲,少时即任要职,性格粗暴。天保初年,封厍狄干等人为王,粲因为父没有得到王爵,十分气愤,十多天闭门不上朝。帝奇怪,派人来家里询问。他隔着门对使者说:“天子不封景粲的父亲为王,景粲不如死了。”使者说:“应该开门接受敕令。” 粲于是隔着门用箭射使者。使者依实情向帝作了报告,文(显祖高洋)便派段韶去传达意旨。粲见段韶后,只是拍胸大哭,不说一句说。文宣亲自来到他的家里慰问,他才上朝。不久追封景为长乐王。粲继承父爵(《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文宣帝天保十年正月)辛丑(十三,55925日),太尉长乐郡公尉粲、肆州刺史濮阳公娄仲远并进爵为王。” 《北齐书卷六•帝纪第六•孝昭帝》:“(孝昭帝皇建二年)冬十月丙子(初四,5611027日),长乐王尉粲为太尉。” 北齐书卷八帝纪第八》:“(后主天统元年四月)戊寅(廿六,565610日),以瀛州刺史尉粲为太尉(北史作“太尉”)。”。死于司徒、太傅位上。

世辩嗣继。周师快攻入邺的时候,帝令世辩率千余骑兵前往侦察,离滏口,登上高地向西眺望,见很远的地方群鸟腾飞,以为是西军的旗帜,立即驰马跑回,快到紫阳桥,他也不敢回头看一眼。隋开皇中,死在淅州刺史任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