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灵运《山居赋》(二)(公元428年)

(2018-08-05 20:58:12)
标签:

谢灵运《山居赋》

分类: 闲话历史

十七南北朝-17.2.6.4 谢灵运《山居赋》(二)(公元428年)

少帝当皇帝时(武帝永初三年五月癸亥廿一,422626日),权力掌握在大臣的手上,谢灵运在中间挑拨离间,诽谤当权的人。司徒徐羡之等人很怕他,让他出外当永嘉太守。永嘉郡有很多名山秀水,他一贯喜欢游山玩水,因为他是被排挤出来的,于是便任情地遨游,足迹几乎踏遍了每一个县,每次出游,动不动便上十天,老百姓的诉讼,他一概不管。谢灵运无论到哪个地方,都吟诗作赋,表达他的感受和心意。在郡上任职只一年,便称有病离职。他的堂弟谢晦、谢曜、谢弘微等都写信劝阻他。谢灵运根本不听。

谢灵运祖父和父亲都安葬在伯宁县,那里有他家的老屋和别墅。于是他自动改成会稽郡籍贯,在那里修建房屋和庄园,他的居处前瞰环环的秀水,后背巍巍的大山,极尽幽深静谧的风致。他和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逍遥放纵,以此为乐,常有在这里安度余年的打算。他每一首诗被传到京城,无论贵贱竞相抄写,一夜之间,官吏百姓便知晓熟悉了。远近四方的人非常仰慕他,他的名声震动京城。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事(此赋大约作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23)至元嘉二年(425)之间,即作者从永嘉太守任上称病去职之后,至昙隆法师逝世之前)。曰:

古时候人类所栖居的窝巢和藏身的洞穴叫做岩栖,所居住的房屋若建筑在山上则叫做山居,在森林原野中的住所叫做丘园,在郊区围绕城郭的住宅叫做城傍,这四种居住方式是大不相同的,而至于为什么要这样称呼还是可以理相推的。说心里话,总觉得自己所建造的黄泥屋子并不亚于汾水北岸的汾阳建筑。但就事论事,又觉得在山居很有情趣而不同于繁华的闹市。因为染病而享受着清闲,于是顺着自己的性情,坦然地做些自己乐于做的事,并因而就作了这一篇长赋。虽然扬雄(西汉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辞赋家)曾说过:诗人的赋应以绮丽为创作的原则。说的是文笔体裁要做到兼收并蓄,以臻于完美。但是今天我所作的这篇赋既没能表达京城宫殿大观以及游玩观赏袭猎声色之乐的盛况,而只是叙述叙述这山野之地的草本树木、河流山石、谷物庄稼之类,虽然才情比不上前代贤人,但是心胸却置之于世俗之外,作为一般的阅读文章倒是可以勉强过得去,倘若要做成什么锦绣文章,那么就可能相距甚远了。读者如果愿意放弃追求张华(西晋文学家、政治家、诗人,他因《鹪鹩赋》而被阮籍喻为有王佐之才、左思(西晋文学家,其《三都赋》曾令洛阳纸贵的那种艳辞丽藻,而只追求台孝威(后汉隐士)和秦末商山四皓的那种深邃意境,并排除外在的修饰而撷取内在的朴素,那么大概尚能满足自己的心愿。想法或意思虽然可用语言来表述,但是写起来却无穷无尽,今遗留这些字迹墨痕的目的是为了探索真实而全面的意义,并寄托希望于有人赏识。其赋说:

谢夫子卧病养疴在这高山之巅,从而有闲暇去阅读古人所遗留的经典图书,倘若与其思想理念不谋而合,则会悠然而乐地开心笑道:原来人世间的道理竟然是人生最重要的,所以事物的本身却显得那么轻微;要让这些重要的道理永远留存下去,而事物的本身倒可以就此而被忘却。虽然古代的事情现在已不能给予改变,但其本质和文理却一样合乎常规。纵观那远古时代的宫殿群落其实并非都是缙云(唐尧时期的夏官)的馆所,帝王听政的地方也不一定就是唐尧的殿堂。抒发深厚感情于肇庆鼎湖(名列岭南四大名胜之首),寄托高尚情谊于山西汾阳(唐尧曾去此地的姑射山)。叹息张良(字子房,号文成子,汉初三杰之一)竟然也迷恋神仙之道而辟谷绝食,情愿追随赤松子(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去云游远方。值得推崇的是范蠡(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陶朱公)乘舟泛海之时,临行之前还对一直配合默契的同僚文种(著名谋略家)说是为了避灾免祸。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和名望是具有一定标准的,权衡一个人的荣誉素养却没有多少余地。象李斯(秦代政治家)所说的那样为人鹰犬之路必定越走越狭窄,又如陆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所说的到时想去听一听仙鹤云端高鸣就别管历经的是什么途径。【道理从来都以符合实际为合理,古人遗传下来的图书,大多与读者意见相合,所以就让人喜欢。孙权(三国东吴皇帝)也曾对周瑜(东吴名将)说过公瑾(即周瑜)与我的意见相合。大凡人们都能重视道理而轻视事物,保存道理后则会忘却事情本身,古往今来实质内容与语言表述并不相同,然而彼此之间并无差异。缙云、放勋(唐尧)二人并不以居住在天子宫殿为快乐,所以他们在宫殿群落和帝王听政场所均不愿作长期逗留,而鼎湖、汾阳才是他们所想去的地方。汉代文成子张良,辟谷绝食抛弃人间世事,跟随赤松子云游。陶朱公范蠡,临行之际,还对文种说这说那。所以说二位贤能之士虽掌握有荣耀又能纯洁无华,所以他们的身份和名气判若天壤。牵犬一说,乃李斯的感叹;听鹤一说,乃是陆机率领成都众军遭遇大败之后遭遇谗言遇害之时,所说的想到祖父(陆逊)的封地华亭去听一听白鹤高鸣,都已不可能实现了。

如果说居住在巢窟洞穴之中一定会因为风寒雨露而落下病患或残疾,那么是不是说居住在宏伟的宫殿《大壮》中就一定能消除这种弊端呢?宫殿只有因为采用了珍贵的玉石装饰才显得豪华壮丽,而朴实的林中短榭小阁也可说是别有风味。只有静心居住在那山峦沟壑之中,才可能达到人生最完美的境界,尽管那里的交通不太方便。虽然不居住在城市乃至京都,却是一模一样的寒来暑往。虽然是人造建筑有豪华与纯朴之别,但是却沿着完全相反的方向进行。【《周易》说,上古时期人类居住的洞穴在野外,后世的圣贤才改变为宫殿,其上部称,下部称,其实都是用来遮风蔽雨的,大概如此才取名为大壮。玉石装饰的宫殿璇堂自然非常朴素,所以说洁白无华的白贲才是最佳的装饰。然而此堂早已与世人告别了。再说岩崖沟壑之中那道路深幽的丘园,并不是什么窝巢洞穴,这里既可以避免喧闹并且寒暑还很适宜。虽然都是建筑架构,又无妨认为仅非都城集市云云。】

过去仲长统(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曾经深刻地指出,(人们都喜欢生活在)流水之滨或者深山之中;应璩(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也曾在书信说过,美好的地方是北邙高原或者洛水河畔。这里的地势因高低而略显倾斜,地形也因为地貌不同而常显短缺。铜陵这名胜之地之所以显得那么奥妙,那是因为卓王孙(卓文君之父,冶铁世家)的开发规划而初见端倪;金谷庐的豪华壮丽,是因为石崇(西晋文学家,曾与王恺斗富)操琴演奏所形成的蔚然大观。其实这些都徒有虚名貌似氤氲旖旎的美好环境,更可惜的是这只是暂时寄居盘桓的方式(实在太不对头)。至于如凤台、丛台这二座高台,以及云梦、青丘,漳渠、淇园,橘林、长洲等名胜之地,都是上等的珍贵苑林,难道那些最高境界可作绝对自由的游玩吗?且不说一般的山川并没有什么设备,又何从去议论什么兼而求之。【仲长子说:想要使自己的住所有肥沃良田和宽阔住宅,就必须开基在高山之中或江河之滨。那里有沟渠池沼自然环绕,有竹林木丛周围密布,广场园地在住宅之前,果圃菜园在住宅之后。应璩在给好友程文信的信中说:我所追求的田园道路,在关中之西,这里南临洛水,北靠邙山。依托崇山峻岭而建筑住宅,依傍茂密树林当作荫庇。说起这二家的山居,不得不说是具有周到而圆满之美满。扬雄在《蜀都赋》中说:铜陵的建筑群从中央向外扩散。卓王孙在山上采矿以铸铜,所以《汉书·货殖传》说:卓氏来到临邛,公然擅自开发山川。扬雄在《方言》中说:梁州、益州之间把裁断木头制造器物叫(破裂),把裁剪布料做衣服叫做(剪裁)。金谷,石崇的别墅,在河南界内,中有山川、林木、池沼还有那水碓。他在镇守下邳时,曾到此游玩并赋诗不少,成就一时盛大诗集。要说这二个地方虽然珍贵富丽,然而所建筑的房屋又并非作长期居住的意思。凤台,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营住所,在此还联姻于箫史。丛台,为赵国的高级宾馆。张衡所以说的赵国建筑丛台于前,楚国建筑章华在后。再说楚国的云梦,因为楚灵王设长夜之淫宴,作北里之新声,居于此只想作长夜饮,所以汉边让在《章华赋》中说:楚灵王游乐于云梦之中,休养于荆台之上。前流淮河之水,左涌洞庭湖之波,右看彭蠡湖之惊涛,南望巫山之崇阿,遂建造章华之崇台。这些亦可见诸于文史。淮南的青丘,齐国的东方海域,皆为渔猎好场所。司马相如说:秋季畋猎于青丘,奔波于东方海外。漳渠,史起为魏文侯所修建的,作灌溉用水工程。淇园,卫国的竹园,在淇水河湾处,参见《诗经》记载。橘林,蜀国之园林,扬雄的《蜀都赋》也说起橘林。左思所说的家家户户有橘柚之果园。长洲,吴国的苑林场地,左思亦说是长洲的茂密苑林,因江河、海洋、陆洲、沙滩皆可作为苑林场地。故而表述了此园的珍贵幽静。千乘之国设宴的地方与娱乐场所,并非是睡眠歇息之地,山川再美也不能全面兼有,这要看地理形势而定。】

统观那些心明而达观之人大都能驾驭好自己的命运,他们乘东风而驾长空,却既不显山也不露水。只指望这年终岁末能回家好好休息一下,但还是要刊印并发行书籍和铭刻碑文(以歌颂自己祖先的宏伟功德)。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投江绝命,战国杰出军事家乐毅因为自重才能正确地对待亡国的不幸。选择这里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可尽情地高卧林泉而又心安理得。【我祖父车骑将军(谢玄)建立大功于淮河、淝水流域,从而江东地区人民得以避免战乱大灾祸。后来太傅(谢安)的逝世之际,他建国的宏图却已嘎然而止,于是祖父便请求停车驻马以归隐东山,躲避了一场清君侧之乱。大业的荒废兴旺时隐时显,应当怀有一颗贤能达观之心,所以才选择了这神妙妍丽的所在,以重行隐居之意。他开始经营山川河流,事实正始于此时。】

遵从前代贤哲之人留下的教导,顺从自己性格情感的倾向。注意珍惜自己做到全身而退以获得充分地休息,既保证完成自己的事业而又乐得个清闲自在。但惭愧的是自己并不能像班嗣(班固的从伯父,两汉之交的学者)那样早慧并且又有很高的觉悟,也惭愧自己倒像是尚长(东汉隐士,在子女嫁娶完毕后即不理家事)那样,到了晚年还在捉摸研讨着人生。如今自己年老与疾病已一并来临,但意志和向望却仍在衰弱与笨拙性格之间徘徊。要彻底告别平生的那些烦扰而尽情地去游玩,静心寡欲地居住在这清明而开阔的山川之中。【说起开始经营这些山野河川,目的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优良的传统和习惯。人的性情各有自己的随意性,然而山居对谁都是非常适宜的。《易经》说:趋于年老体弱之时要注意好好地休息。庄子说:自己要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此二者都其处世哲学。班嗣并不想有染于世俗,所以说他夙悟(早有领悟),尚长因不能去掉家事之累,所以说是晚研(晚年探研)。一想起这二迟疑的人,更感到自己年老体与衰疾病同时来到。志向渺小或追求拙朴叫做是(趁着),二者都可以去山居。关于一心与相知游玩而离别,所以说是谢平生(感谢平生);相就于山野河川,所以叫栖清旷(居处清朗开阔)。】

这就是我的山居,左濒湖池而右临江河,前往之路铺在江中的几块小陆洲,返回之路展现在水边斜滩。面临山峦而背负高地,东边崎岖艰险而西边陡峭难行。山山水水互相拥抱又相互吸纳,在堵塞处跨越,于盘旋处环绕。山势迂回曲折而有所倾斜,但总体上还是在同一平面之上。【枚乘(西汉辞赋家)说:左边是江而右边是湖,其快乐无其不有。其实这是吴国客人对楚公子所说的话。应当是说江都的原野,它虽然有江有湖然而却缺少山峦岩石,这是回忆中的江湖左右与之相同处,而山岳的形势,是城池所没有的。前往之路是水中小块陆地而返回是水边平地,可谓是四面怀水;面临山峦而背负土山,也可谓是东西方向皆有山峦,便是四面怀水的乡村。拥抱包含而吞吐呼吸,可谓是中央又有河流。堵塞跨越而盘旋环绕,可谓是山边岭背相互关联。迂回之处可谓是山势回旋,平坦之处可谓平正笔直。】

靠近东边的是上田、下湖,西溪、南谷,石堟、石滂,闵硎、黄竹。水流的决口处瀑布飞流直下,倾泻百仞千丈银练,森林高高地覆盖着上千个同样的山麓。遥远的江河发源于倾泻而下的长流,临近的沟渠却于中途分流后才分别注入。【上田在下湖的出水口处,名叫田口。下湖在田口之下的下方,那里有名山胜水。西溪、南谷为分流派水,谷鄣河的河水的部分小水流在此注入田口。西溪水出自始宁县西的谷鄣,这里是近处山岭的最高峰,西溪便在此山岭的山背。流水注入西溪的里面,遇到了石堟,因以石为阻塞,所以称为(高垄)。大水涌流的石滂在西溪的东边,从县南进山长达九里之遥,两面的高峻峭壁高达数十丈,水流从上边飞流直下。水流竞相漫出溪外,封闭了沿途台阶达十多里,一路上飞流直下而汹涌激荡,左右岩壁皆有绿竹成丛。闵硎,在石滂的东溪,弯弯曲曲,延续不断地流淌着,直到注入良田。黄竹与其相连,南面边界为莆中。】

靠近南边的双流有剡江、小江在此汇流,三江相连在此形成三片绿洲。水流在表面和深层各自回旋,山川在此若即若离。东边悬崖峭壁有大石壁崩塌而飞出,西边的绿洲有磅礴巨石盘据集结。那摇摆飘拂的青郁森林如同激荡的千层绿色波澜,挥舞的洁白河沙也翻滚着一道道沙流涟漪。【双流,是指剡江和小江,汇合于此山的南边,合流后再流向下游。三片绿洲在二条河流的三江口,推动河沙堆积在河岸,形成的陆洲让水流高涨。或表或里,若离若合,是河流的真实面貌状态。所谓崿(回旋于河流中那小而高的山),在其山居的南界,此处有巨石蹦跳而出,行将要崩溃到河中,从这里经过的人无不感到惊惧。所谓的,是始宁县以前的治所,在江流的两岸用盘形巨石所垒起的而成的水中小陆洲,并连带着茂盛的青翠树林和堆积的白色河沙。】

靠近西边的则是杨中、元宾在这里遥接山峰,与唐皇在这里纵向相连。小江口南岸遍布的岩洞石室与北岸高达四十余丈的石壁均连带着溪水,曾山、孤山临江屹立。翠竹沿着溪水的边坡成片如屏使溪水显得更加碧绿,而赤色的岩石则把山涧中的水流映照得通红通红。这里的月亮也常常因为隐没在山后而显得格外的阴沉,树木的枝茎摇摆鸣响从而引来阵阵山风。【杨中、元宾,以及小江的附近,与山峦连接。唐皇便从北边显出。室,即石室,在小江口的南岸。壁,指小江的北岸石壁。都在杨中的下游。石壁高四十丈,颜色赤红,所以说映照得山涧通红。曾山的西边,孤山的南边,传说是登仙的王子晋所经过的地方,都濒临江岸,这里皆覆盖有绿竹。因为山高而月亮隐没,便说是;鸟雀聚集在树林鸣叫,便说是。】

靠近北边的地方是大巫湖、小巫湖,这二湖相互连通,外利(利,下加日)、里利(利,下加日)均与沼泽地连通。北面的横山与西北的常石却与之毫无关联,而东北的休山及休南的周里山都仅在其北边作表面上的区分。接引巫湖旧塘的堤岸迫使其水流沿着山麓弯弯曲曲而延续不绝;喷吐而出的泉水长溪却汩汩泌泌而断断续续。河岸突出的岩石使河水回旋并在常石磯(磯,石换山)下形成河湾,流水从沙石滩上冲刷而过,接着又分道扬镳。【大巫湖、小巫湖中间仅隔一座山。外利(利,下加日)溪回环,在地域的西北。江河在水滨刚刚涌现处,是最美的地方。义熙年间中期,临海太守王穆曾在大巫湖居住过,刚开始所经营住所至今尚存。两利(利,下加日)都是长溪,山外的干流在出山之后还有四五里左右,里利(利,下加日)也仅隔一山,出现在新堟。横山,在野外宿舍的北面。常石,在野外的西北。巫湖是以前的宗庙大路,所以叫修堤。长溪很遥远,所以叫泉流。常有岩石突出,所以叫山磯,下面是漩涡荡漾的潭湾。里利(利,下加日)水漫出岩石数里之远,水从石上流过,所以叫濑石,上面开有水道。休山在东北,周里山在休山南面,都在北里。】

遥远的东边则是天台、桐柏,另外还有方石、太平,二韭、四明,五奥、三菁。这里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异常和神奇,如若载入神灵附会的儒家经籍、简札之中,一定会让人们产生刻骨铭心的体念,当这种感觉至深之时将作出某种相应的反应,也真以为这里必定会有那些呈现祥瑞的庆云﹑灵芝之类存在。皆时人们将在这里用双脚去践行仙人所走过的石桥,尽管上面长着苍老的青苔,以跨越那神仙出没的楢溪。【天台、桐柏,为七县交界的边远空隙之地,南边则连带着茫茫的大海。二韭、四明、五奥,皆相互连接,那些神奇之地也没有如此壮丽的景观,这里地势略高于五岳,亦是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之类仙山。韭以蔬菜命名的。四明、方石,其四面皆有自然所开的门窗。五奥这个地方,由昙济道人、蔡氏、郗氏、谢氏、陈氏各自据有一隅,且皆相互为掎角,都是神奇之地。三菁,在太平之北。太平,天台山脉的起始山峦。方石,矗立向上高达万丈,下面有长溪,也有缙云之类的说法。这众山均可一并见诸于图册,为神仙所居住的地方。往来其间要途经石桥,一越过楢溪,则人迹罕见,因人们不敢再随便深入其中了。】

远方的南面是松箴,其下方是小溪曲折深幽且四面屏山的栖鸡,其上方是瀑布有数百丈高的唐嵫,再下方则是郗景兴(大司马参军)盖有修行精舍的名山漫石。这里崪山与嵊山二座山岭遥遥相对,王敬弘(太子少傅)也在这里建有精舍,奇异的能(能,厶换山,山置上,月换目)山和昙济道人所居住的孟山在此完全隔绝,不相统属。如若进入沿河水滨,就会因道路不断地回转而很容易迷路,使人不知何去何从。山上的风光,卓异而超群,还会让人的视觉产生模糊,山谷下则深邃幽静,水流回旋而且湍急。【栖鸡,在保口的上面,另有水滨小路进入其中,但这段曲径回转环绕很深,又在四面山峦包围之中。松箴在栖鸡的上面,可沿江而上。唐嵫是松口进入太平水路,上有瀑布高数百丈。漫石在唐嵫之下,有郗景兴开始经营的僧人精舍,亦是名山之属。崪山、嵊山与之在此分界,这里离二山还有八十里之遥,所以叫做远南。前岭为人迹罕至的艰险鸟道,正中央应当有五十里之高,而且左右无任何屏障,相对下文方地形甚高,乃当然不太匀称。远望山甚为神奇,据说白烁顶峰最高,但下面还有良田,有王敬弘开始经营的僧人精舍。昙济道人住在孟山,名叫孟埭,这里都是只能栽种一些芋头、薯类之类的小块田。清溪隐入于竹林之中,不断地回环以绕开巨石,真是有趣得很。这里还有许多水滨山涧,岸边傍依茂密的树林,迷路之后真不知从何处方可通行,险峻不平而幽静深沉,处处都是如此,不仅仅在一处。】

在遥远的西方,……

在那遥远的北边则是那一去永不复返的万里长江,浩瀚的大海在这里把它延伸并接纳。孤山在河沙之中隆起,故显得是那么的渺茫而空旷,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山峦纵横交错,水流回旋缠绕。使人不由得产生身临天涯海角的茫然感觉,以及那江风起扬波所产生的聚合分离情怀。【江水从山谷中往北流去,终止于上虞地界,据说是一出了三江口,便是茫茫大海。老子说大海为百谷之王(最大的山谷),是因为它善于处于下方。海边的人称孤山为昆山。菲薄的陆洲上也有小山,可称之为岛屿,便即是些小陆洲。所谓,其实是河沙涌起所形成的小岛屿,但是它的形态变化无常,在某处不断地回旋下沉而又相互缠绕。在边远荒凉的东方极远之处,所以称为荒极。此处的风波极不稳定,在不断地分离聚合。】

沿途观察一番临江旧宅南术的风光吧,常石、孤山的石在江畔推波助澜,水流在入海之处因为海岸很高因而显得深不可测。洪水暴涨之际浪涛很高则曾山石岩将被淹没,而波澜退走之时沉积的河沙又会显现出来。当风兴浪起之时,水势格外汹涌澎湃。每年的春秋二季,每月的朔望之日。浩浩荡荡,淼淼茫茫。洪波涌起,惊涛骇浪。电闪雷鸣,山崩地裂,飞驰的水流象脱缰的野马,洒脱狂放,一泻千里。冲上悬崖绝壁而隆起高高的小山,横贯中流时则连成一片薄冰。开始迅速旋转而腾跃天空,最终翻江倒海而显示出道道深沟大壑。至此才相信当年楚国太子为何醉心于吴国的宾客,为何黄河水神河伯冯夷也因此而怀惭愧之心而羞于去见海神海若。【南术是山居的临江旧宅,前门正对江水,江水三个大转弯便到了曾山,水路止于四江,对岸西面便是常石。在这二座大山之间,西南方向河岸是孤山,这二山皆在江水狭窄之处,所以叫做”。勇门南面上游便是大阆,因水流入海所以叫成衍。观测江岸高度可略知其深,观察江水中的小陆洲下方便可知略其浅。江中有孤石沉沙,且随长江水涨水退而有增有减,春秋二季或朔望二周,均是其盛旺之时。所以枚乘说,楚太子有疾病,吴国客人去问候于他,列举他那里秋高波涛之美,得以治愈太子疾病。太子,国的储君,所以叫楚储。河灵,河伯居住在河中,所以叫河灵。他为什么惧怕海若,此事可见诸于庄子《秋水篇》。】

至于以前的山居,即以往的住宅,现在的园地,枌榆和木槿相互攀升以比高下,墙基与水井尚存。弯弯的古城道路,穿梭环绕在房前屋后,笔直的田间小路,横贯于村东村西。濒临溪水而又依傍小湖,拥抱土山又连带山岭。考查封地之内的种种神灵奇异,实在是环境最为特殊。用茅草所盖的骈梁(并列的房屋)在岩崖脚之下,栖居的孤栋则独立在水流的源头。敞开南边的门户便正对着远方的山岭,打开东边的窗户就可以注视到近处的田园。田园连着山岗并延伸到原野,山岭枕着河水,贯通田间的是南北的小路。【茅庐在住宅里山东面的山脚下。东面的窗户可以瞭望田野,以欣赏山河之美。三间并列所以叫之骈梁。门前一栋屋,头枕石之上,寄身于江畔山岭,南面对着江水远方的山岭。这二馆所相互顾盼,完全没有优劣差别。】

田间的小路纵横贯通,田埂也随之经纬交织。疏导水渠为的是引用流水,如同脉络散布而沟圳并行。茂盛的庄稼迎来了秫(有粘性的谷物)的丰收,浓郁的芳香来自秔稻(黏性较小的稻)的芬芳。扬花吐穗之际送走了火热的夏季,灌浆成熟之时迎来了丰收的秋季。丘陵与平原全都能获得好的收成,诸如苎麻、小麦、小米、豆类之类。守候农时,察看节气,传递着农业园艺,传递农产品加工技能。提供足够的饭菜及饮料,以酬谢辛劳的工人、商贾与掌管山林和畜牧的官员。生活未必需要那么多的资源,其中的浅显道理便是吃饱喝足了就行。【许由说:仰着头的老鼠饮食河水,足其量只不过装满腹腔。说的是人生在世只要吃得饱就行,欢乐有余,何必追求那么多必须!工尹、商正、林衡和牧正,好似是真有那么多的必须,如若能少点私心或少点贪欲,能够满足生命需要则足够了。诚然没有田园是无法安身立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