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钟传(公元419年)
(2018-07-12 23:58:57)
标签:
刘钟传杂谈 |
分类: 闲话历史 |
《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九》:“刘钟,字世之,彭城人也。少孤,依乡人中山太守刘固共居。幼有志力,常慷慨于贫贱。
高祖伐孙恩,钟愿从余姚、浃口攻句章、海盐、娄县,皆摧坚陷阵,每有战功。为刘牢之镇北参军督护。高祖每有戎事,钟不辞艰剧,专心尽力,甚见爱信。
义旗将建,高祖版钟为郡主簿。明日,从入京城。将向京邑,高祖命曰:“预是彭沛乡人赴义者,并可依刘主簿。”于是立为义队,恒在左右,连战皆捷。
明日,桓谦屯于东陵,卞范之屯覆舟山西,高祖疑贼有伏兵,顾视左右,正见钟,谓之曰:“此山下当有伏兵,卿可率部下稍往扑之。”钟应声驰进,果有伏兵数百,一时奔走。
桓玄西奔,其夕,高祖止桓谦故营,遣钟宿据东府,转镇军参军督护。
桓歆寇历阳,遣钟助豫州刺史魏咏之讨之,歆即奔迸。除南齐国内史,封安丘县五等侯。自陈情事,改葬父祖及亲属十丧,高祖厚加资给。转车骑长史,兼行参军。
司马叔璠与彭城刘谥、刘怀玉等自蕃城攻邹山,鲁郡太守徐邕失守,钟率军讨平之。
从征广固。孟龙符陷没,钟率左右直入,取其尸而反。除振武将军、中兵参军,代龙符领广川太守。
卢循逼京邑,徐赤军违处分,败于南岸。钟率麾下距栅,身被重创,贼不得入。循南走,钟与辅国将军王仲德追之。
循先留别帅范崇民以精兵高舰据南陵,夹屯两岸。钟自行觇贼,天雾,贼钩得其舸;钟因率左右攻舰户,贼遽闭户距之,钟乃徐还。与仲德攻崇民,崇民败走。钟追讨百里,烧其船乘。
又随刘籓追徐道覆于始兴,斩之。补太尉行参军、宁朔将军、下邳太守。代孟怀玉领石头戍事。
高祖讨刘毅,钟率军继王镇恶。
江陵平定,仍随硃龄石伐蜀,为前锋,由外水,至于彭城模,去成都二百里。伪冠军征讨督护谯亢等两岸连营,层楼重栅,众号三万。钟于时脚疾不能行,龄石乃诣钟谋曰:“今天时盛热,而贼严兵固险,攻之未必可拔,只增疲困。计其人情恇挠,必不久安,且欲养锐息兵,以伺其隙;隙而乘之,乃可捷事。然决机两陈,公本有所委,卿意谓何?”钟曰:“不然。前扬声言大众向内水,谯道福不敢舍涪城。今重军卒至,出其不意,蜀人已破胆矣。贼今阻兵守险,是其惧不敢战,非能持久坚守也。因其凶惧,尽锐攻之,其势必克。鼓行而进,成都必不能守矣。今若缓兵相守,彼将知人虚实,涪军忽并来力距我,人情既安,良将又集,此求战不获,军食无资,当为蜀子虏耳。”龄石从之。明日进攻,陷其二城,斩其大将侯辉、谯诜,迳平成都。以广固功,封永新县男,食邑五百户。迁给事中、太尉参军事、龙骧将军、高阳内史,领石头戍事。
高祖讨司马休之,前军将军道怜留镇东府,领屯兵。冶亭群盗数百,夜袭钟垒,距击破之。时大军外讨,京邑扰惧,钟以不能镇遏,降号建威将军。平蜀功,应封四百户男,以先有封爵,减户以赐次子敬顺高昌县男,食邑百户。寻复本号龙骧将军。
十二年,高祖北伐,复留镇居守,增其兵力,又命府置佐史。荆州刺史道怜献名马三匹,并精丽乘具,高祖悉以赐钟三子。
十四年,迁右卫将军,龙骧将军如故。
元熙元年卒,时年四十三。
子敬义嗣。敬义官至马头太守,卒。子国重嗣,齐受禅,国除。
钟次子高昌男敬顺,卒,子国须嗣。须卒,无子,国除。”
(刘钟(《南史卷十七•列传第七》),字世之,彭城彭城人也。刘钟父母早逝,很小的时候便成了一名孤儿,依靠同乡中山太守刘固(《南史》作刘回),住在他家中。刘钟自幼就有志气,常因地位贫贱而感慨奋发。
高祖刘裕率军讨伐在会稽作乱的孙恩(隆安四年(400年)),采纳刘钟的建议从余姚、浃口进攻句章、海盐、娄县。刘钟每次都能冲入敌营挫败敌军,常有战功。任刘牢之镇北参军督护。刘裕每次有军务,刘钟总是不怕困难、繁重,一心一意地尽力操办,深受刘裕的喜爱和信任。
刘裕将要起兵讨伐桓玄(安帝元兴三年二月乙卯廿七,404年3月24日),下文书任命刘钟为彭城郡主簿。
第二天(二月丙辰廿八,404年3月25日),刘钟随从刘裕进入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准备向建康进军。刘裕下令说,如果彭城沛县同乡参加起义的人,都可归刘钟率领。于是把他们编成队,称为“义队”,经常放在身边,连续作战都取得胜利。
第二天(三月己未初二,404年3月28日),桓谦屯驻在东陵(建康之西有西陵,其东有东陵,东陵在覆舟山东北),卞范之屯驻在覆舟山(今江苏省南京市(建康)东,玄武湖东南)西面。刘裕估计敌军会有伏兵,回顾身边将士时,正看到刘钟,对他说:“这山下必定有伏兵,你可率领部下去略加攻击。”刘裕刚说完,刘钟立刻驰往山下,果然发现数百名伏兵,在刘钟攻击下全都逃走。
桓玄溃败向西逃奔,当天夜晚,刘裕住在桓谦原先的营房,派刘钟住在东府据守,改任他为镇军参军督护。
桓歆侵犯历阳(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四月,帝纪作“桓玄儿子韶,聚众向历阳,高祖命辅国将军诸葛长民击走之。”),刘裕派遣刘钟辅助豫州刺史魏咏之讨伐他,桓歆即时奔逃。朝廷授任刘钟为南齐国内史,封安丘县五等侯。刘钟向朝廷陈述自己家中情况,改葬祖父、父亲及亲属等十人的棺柩,刘裕以财物相赠,很是丰厚。改任车骑长史,兼行参军。
司马叔璠与彭城刘谥、刘怀玉等人从蕃城进攻邹山,鲁郡太守徐邕失守城邑,刘钟率领军队讨伐,平定了这一叛乱(安帝义熙四年(408年)七月)。
刘钟随从征讨广固(安帝义熙五年六月丙子十九,409年7月17日)。孟龙符阵亡时,刘钟率领亲兵直入敌阵,将盂龙符的尸体夺回,然后返回。朝廷授任他为振武将军、中兵参军,代孟龙符领广川太守。
广州刺史卢循造反进逼建康,徐赤军的部队不听调度,在长江南岸战败。刘钟率领部下据营栅拒战,身受重伤,但叛军不能攻入。卢循南逃,刘钟与辅国将军王仲德随后追击(安帝义熙六年七月甲子十四,410年8月29日)。
卢循先前留下另一支部队的将领范崇民,以精锐部队和大型战船据守南陵,范崇民的军舰呈夹击长江的形势,屯泊在两岸。刘钟亲自前往侦察敌情时,天降大雾,叛军用铁钩钩住刘钟所乘的小船,于是他率领手下反攻叛军船只的舱门,敌兵只好飞快地把舱门关上挡住他们,刘钟就从容不迫地返回。同王仲德进攻范崇民时,范崇民败逃,刘钟追击一百里,烧毁他的船只车马(十一月庚戍初二,410年12月13日)。
义熙七年(411年),随同刘藩追击卢循部将徐道覆,在始兴将徐道覆斩首。刘钟因功补任太尉行参军、宁朔将军、下邳太守。代孟怀玉领石头戍事。
刘裕率军讨伐叛逆的刘毅,刘钟率领部队为王镇恶后继(安帝义熙八年九月壬午十五,412年11月4日)。
刘钟随同朱龄石讨伐谯蜀,担任前锋。刘钟等途经外水,抵达彭城模(平模、彭模,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南),离西蜀都城成都二百里(义熙十年(414年)六月)。西蜀冠军征讨督护谯亢等人在两岸建立相连的营寨,望楼高耸,栅栏重重,号称有三万军队。刘钟这时脚病不能行走,朱龄石就到刘钟处商议说:“目前天气炎热,可是贼寇整肃军队,凭险固守,进攻不一定能取胜,只是增加我军的疲困。料他们人心恐慌,一定不会长期稳定,我想养精蓄锐,暂停进兵,窥伺可乘之机。只有等敌兵有隙可乘,事情才能成功。然而关于两军交战时如何决策,刘公本来对你就有所付托,你的意见认为怎么办?”刘钟说:“不是这样。先前故意对外宣扬,说是大部队向内水前进,因此谯道福不敢舍弃涪城(今四川省绵阳市)。如今我们重兵突然来到,出于敌寇意料之外,蜀地的人已经吓破胆了。贼兵如今守住险要来阻挡我军,这是他们心怀畏惧而不敢出战,并不意味着他们能持久坚守。我军乘他们恐惧骚动,尽出精兵锐卒进攻,这种形势一定能攻克,再击鼓前进,成都就一定守不住了。现在如果延缓进兵来相互对峙,那么他们将得知真实情况,涪城贼兵一下子来到,与谯亢合力对抗我军。那时,他们人心既能安定,良将又已聚集,而我军求战不得,军粮无处取用,就要成为西蜀小子的俘虏了。”朱龄石听从了刘钟的意见,第二天就发动进攻,攻陷贼寇的两座城,斩杀其大将侯辉、谯说,一直顺利地平定成都,攻灭西蜀(七月壬申初九,413年8月21日,义熙元年(405年),谯纵据蜀,九年而灭)。
刘钟因从征广固有功,被封为永新县男,食邑五百户。升任给事中、太尉参军事、龙骧将军、高阳内史,领石头戍事。
刘裕率军讨伐司马休之等人(安帝义熙十一年正月辛巳廿七,415年2月21日)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北伐后秦,又留下刘钟镇守京都,增加了他的兵力,并且命他在军府设置佐史。荆州刺史刘道怜向刘裕进献名马三匹,配有精美华丽的鞍辔,刘裕都把它赐给刘钟的三个儿子。
义熙十四年(418年),刘钟升任为右卫将军,并依旧担任龙骧将军之职。
元熙元年(419年),刘钟去世,享年四十三岁。
子刘敬义嗣。敬义官至马头太守,卒。子刘国重嗣,齐受禅,国除。
刘钟次子高昌男刘敬顺,卒,子刘国须嗣。刘国须卒,无子,国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