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湛传(公元295年)

(2017-07-14 12:12:58)
标签:

王湛传

杂谈

分类: 闲话历史

十五 西晋-15.2.5.2 王湛传(公元295年)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王湛,字处冲,司徒浑之弟也。少有识度。身长七尺八寸,龙颡大鼻,少言语。初有隐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其父昶独异焉。遭父丧,居于墓次。服阕,阖门守静,不交当世,冲素简淡,器量隤然,有公辅之望。

兄子济轻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以及淇。湛命取菜蔬,对而食之。济尝诣湛,见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何用此为?”湛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济请言之。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济所未闻也。济才气抗迈,于湛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栗然,心形俱肃。遂留连弥日累夜,自视缺然,乃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之罪也。”既而辞去,湛送至门。

济有从马绝难乘,济问湛曰:“叔颇好骑不?”湛曰:“亦好之。”因骑此马,姿容既妙,回策如萦,善骑者无以过之。又济所乘马,甚爱之,湛曰:“此马虽快,然力薄不堪苦行。近见督邮马当胜,但刍秣不至耳。”济试养之,而与己马等。湛又曰:“此马任重方知之,平路无以别也。”于是当蚁封内试之,济马果踬,而督邮马如常。济益叹,还白其父,曰:“济始得一叔,乃济以上人也。”

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及是,帝又问如初,济曰:“臣叔殊不痴。”因称其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湛闻曰:“欲处我于季孟之间乎?” 

湛少仕历秦王文学、太子洗马、尚书郎、太子中庶子,出为汝南内史。

元康五年卒,年四十七。子承嗣。”

(王湛,字处冲,司徒王浑(传见297年)之弟曹魏司空王昶(传见259年)之子)

少有识度,身长七尺八寸,龙额大鼻,少言语。性格冲素简淡,沉静和顺。颇有些才华,但是不显不露,因而大家都不知道,他的亲戚朋友都认为他是个痴呆儿,他的父亲王昶却不这么认为。但不幸的是他遭受了丧父之苦,于是住到父亲墓的附近。穿丧服,关门闭户,不和外界交往,冲素简淡,器量隤然,有公辅之望。

他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轻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也不等待他来。湛命取菜蔬,对而食之。济尝诣湛,见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何用此为?”湛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济请言之。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济所未闻也。济才气抗迈,王济原先对叔叔几乎没有一点晚辈的敬意,听了叔叔的谈论后,不觉肃然起敬,神情举止都变得严肃恭谨了。便留下来和叔叔谈论,一连多日,没日没夜地谈。觉得自己缺少点什么,于是感慨地叹息说:家中有名士,可是三十年来一直不知道!王济要走了,叔叔送他到门口。王济的随从中有一匹烈马,非常难驾驭,很少有人能骑它。王济姑且问他叔:喜欢骑马吗?他叔叔说:也喜欢呀。王济又让叔叔骑那匹难驾驭的烈马,他叔父不但骑马的姿势美妙,而且甩动起鞭子来就像条带子似的回旋自如,就是著名的骑手也没法超过他。又济所乘马,甚爱之,湛曰:“此马虽快,然力薄不堪苦行。近见督邮马当胜,但刍秣不至耳。”济试养之,而与己马等。湛又曰:“此马任重方知之,平路无以别也。”于是当蚁封内试之,济马果踬,而督邮马如常。王济更加赞叹叔叔难以估世,他的长处绝不只一种。王济回家后对他父亲王浑说:我刚刚找到一个叔叔。是在我之上的人。

晋武帝亦以湛为痴,,每次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来跟他开玩笑,说道:你家的傻子叔叔死了没有?王济常常没话回答。既而发现了这个叔叔的才能,后来晋武帝又像以前那样问他,王济就说:我叔叔不傻。并且称赞叔叔美好的素质。武帝问道:可以和谁相比?王济说:在山涛之下,魏舒之上。于是王湛的名声就传扬开来。当时的人都认为王湛比不上山涛,但同魏舒却有余。王湛听说之后说:难道大家想把我放在季孟之间吗?

王湛出仕之后历任秦王文学、太子洗马、尚书郎、太子中庶子,后又出任汝南内史。

元康五年295年)去世,年四十七。子王承嗣。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惧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唱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索,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于是显名,年二十八始宦。”

(汝南内史王湛守孝期满,脱下孝服后,便留在墓地结庐居住。他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每次来扫墓,大多不去看望叔叔,叔叔也不等待他来(王湛青少年时,少言语,大家以为他是痴呆,王济也瞧不起他,不把他当叔父看待)。王济有时偶尔去看望一下,也只是寒暄几句罢了。后来姑且试着问问近来的事,答时起来言语辞致都很不错,出乎王济意料之外,王济非常惊愕;继续和他谈论,愈谈倒愈进入了精深的境界。王济原先对叔叔几乎没有一点晚辈的敬意,听了叔叔的谈论后,不觉肃然起敬,神情举止都变得严肃恭谨了。便留下来和叔叔谈论,一连多日,没日没夜地谈。王济虽然才华出众,性情豪爽,却也觉得自己缺少点什么,于是感慨地叹息说:家中有名士,可是三十年来一直不知道!王济要走了,叔叔送他到门口。王济的随从中有一匹烈马,非常难驾驭,很少有人能骑它。王济姑且问他叔:喜欢骑马吗?他叔叔说:也喜欢呀。王济又让叔叔骑那匹难驾驭的烈马,他叔父不但骑马的姿势美妙,而且甩动起鞭子来就像条带子似的回旋自如,就是著名的骑手也没法超过他。王济更加赞叹叔叔难以估世,他的长处绝不只一种。王济回家后,他父亲王浑问他:为什么短时间外出案去了好几天?王济说:我刚刚找到一个叔叔。王浑问是什么意思,王济就一五一十地边赞叹边述说以上情况。王浑问:和我相比怎么样?王济说:是在我之上的人。以前晋武帝每逢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来跟他开玩笑,说道:你家的傻子叔叔死了没有?王济常常没话回答。既而发现了这个叔叔,后来晋武帝又像以前那样问他,王济就说:我叔叔不傻。并且称赞叔叔美好的素质。武帝问道:可以和谁相比?王济说:在山涛之下,魏舒之上。于是王湛的名声就传扬开来,在二十八岁那年才做官(说他年二十八始宦,疑有误,文中王齐叹三十年不知家有名土,显然与此矛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