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寔传(公元187年)

(2016-12-13 06:41:50)
标签:

后汉书

陈寔传

杂谈

分类: 闲话历史

十二 东汉-13.11.20.3 陈寔传(公元187年)

《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出于单微。自为儿童,虽在戏弄,为等类所归。少作县吏,常给事厮役,后为都亭*()*佐。而有志好学,坐立诵读。县令邓邵试与语,奇之,听受业太学。后令复召为吏,乃避隐阳城山中。时有杀人者,同县杨吏以疑寔,县遂逮系,考掠无实,而后得出。及为督邮,乃密托许令,礼召杨吏。远近闻者,咸叹服之。

家贫,复为郡西门亭长,寻转功曹。时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用吏,伦教署为文学掾。寔知非其人,怀檄请见。言曰:“此人不宜用,而侯常侍不可违。寔乞从外署,不足以尘明德。”伦从之。于是乡论怪其非举,寔终无所言。伦后被征为尚书,郡中士大夫送至轮氏传舍。伦谓觽人言曰:“吾前为侯常侍用吏,陈君密持教还,而于外白署。比闻议者以此少之,此咎由故人畏惮强御,陈君可谓善则称君,过则称己者也。”寔固自引愆,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德。

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旬月,以儙丧去官。复再迁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邻县人户归附者,寔辄训导譬解,发遣各令还本司官行部。吏虑有讼者,白欲禁之。寔曰:“讼以求直,禁之理将何申?其勿有所拘。”司官闻而叹息曰:“陈君所言若是,岂有怨于人乎?”亦竟无讼者。以沛相赋敛违法,及解印绶去,吏人追思之。

及后逮捕党人,事亦连寔。余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狱,觽无所恃。”乃请囚焉。遇赦得出。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寔乃独吊焉。乃后复诛党人,让感寔,故多所全宥。

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髃僚毕贺,赐等常叹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及党禁始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遣人敦寔,欲特表以不次之位。寔乃谢使者曰:“寔久绝人事,饰巾待终而已。”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征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彁养老。

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卒于家。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有六子,纪、谌最贤。”

(陈寔字仲弓,颍川郡许县人(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出身卑贱。儿童时,虽在顽耍,也为儿童们所拥护。年轻时,作县吏,曾经为县里的一些奴仆干事,后来为都亭佐。有志好学,坐立诵读不辍。县令邓邵试着和他谈话,认为不是一般的小吏,让他去太学学习。后来的县令再召他为吏,他于是逃避隐居阳城山中(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北车岭)。这时有杀了人的,同县杨吏怀疑是陈寔,县里逮捕了他。拷打审讯,没有事实根据,因此得以释放出来。后来陈寔作了督邮(官名。郡之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传达教令兼处理狱讼等事。汉官仪曰:“督邮﹑功曹,郡之极位。”),秘密托咐许令,用礼召见杨吏。远近的人听说,都惊叹敬佩他。

陈寔家贫,再作郡西门亭长(亭为县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秦汉时每十里设一亭,亭设亭长一人,掌管缉捕盗贼、调处诉讼等事),不久,调为功曹(官名。汉州郡佐史。掌管记录考查官吏功绩)。这时,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用吏,高伦教令代理文学掾(教育官)。陈寔知道这个人不合适,把高伦的教案抄写在书檄板上,怀揣檄板见高伦说(檄,板书。谓以高伦之教书之于檄而怀之者,惧泄事也):这个人不宜用,然侯常侍的命令不可违抗。我请在外署官,这样不会有损明德。高伦听了他的(请从外署之举,不欲陷伦于请托也)。于是舆论责怪陈寔所举不得人,陈寔始终没有说什么。高伦后来被征召为尚书,郡中士大夫送到轮氏(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西南高阳镇)旅社。高伦对大家说:我以前为侯常侍用吏,陈君秘密持教返还,在外地白署。近来听说有人拿这一点责怪陈寔,这是由于我害怕强暴,陈君可以说是好的推到君身上,有过则归自己的人。然而陈寔仍坚决引咎,听说的人才叹息陈寔的为人,从此天下都敬佩他的德行。

司空黄琼征召能治烦剧的人才,以陈寔补闻喜长。不到一个月,陈寔因有一年的丧服,去官。再升授太丘长。讲求德化,清静无为,百姓安居乐业。

邻县人户来归附太丘的,陈寔对他们训导解释,遣送回去。吏耽心有人告状,告诉陈寔,想把这些人拘禁起来。陈寔说:告状是为了求得公正,拘禁起来,他们的道理怎能申诉?不要拘禁他们。主管领导听说,为之叹息:陈君所说如此,难道还有人怨他吗?终究没有人告他的状。因沛相征收赋税违法,解印绶回家,吏人很怀念他。

后来逮捕党人,牵连陈寔。不少人都逃避求免,陈寔说:我不进监狱,大家无靠。于是自请囚禁。碰上朝廷行赦,出狱。

灵帝初,大将军窦武征召为掾属(桓帝永康二年正月壬午初三(168年1月30日)“以城门校尉窦武为大将军”)。当时中常侍张让权势极大,张让的父亲死了,送归颍川埋葬,虽然全郡的人都去了,但是有名气的士大夫,一个也没有去,张让觉得自己没有面子,很是羞耻,陈寔却一个人去吊了丧。后来再次诛杀党人,张让感激陈寔作吊之情,好多人得到了原宥,保全了身家性命。

陈寔在乡里,以公正作表率。有争讼的,求到正确的判断,说清是非曲直,回去后,都无怨言。有的甚至叹息说:宁愿受刑罚,不要被陈寔说不是。

这时是个饥荒年成,百姓困苦,有个盗窃分子进入他的室里,停在梁上。陈寔偷偷地看见了,于是起床整理卧具,打扫卫生,然后把子孙叫到一块,正色训诫说:人不可不自勉,不好的人不一定本来就坏,习惯因本性而成,以至到了这个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种人啊!盗窃分子大惊,自己跪到地上,叩头请罪,陈寔慢慢地晓谕他说:看你的样子,不像一个坏人,应该深刻反省,做个好人。然而,这次当是因为贫困才干这事的。命令家人送绢二匹给他。自此之后,全县就再没有人盗窃了。

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次新任公卿,百官都来祝贺,杨赐等常叹陈寔未登大位,自己感到惭愧,等到党禁解除,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派人劝陈寔,想特别上表破格给陈寔以大位。陈寔谢绝使者说:“我久已不想人间的事了,整饰衣巾,等待死而已。这时三公每出缺,大家都想到陈寔,多次征召,不去,关着门,车子也挂起来,游息养老。

中平四年187年),年八十四,卒于家。何进派使者吊祭,海内去吊唁的三万多人,穿着丧服的以百计。共同刻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先贤行状曰:“将军何进遣官属吊祠为谥。”)”

有六个儿子,陈纪、陈谌最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