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英郭镇传(公元129年)
(2016-10-05 07:49:05)
标签:
后汉书樊英传郭镇传杂谈 |
分类: 闲话历史 |
十二 东汉-13.7.4.2 樊英郭镇传(公元129年)
《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习京氏易,兼明五经。又善风角、星筭、河洛七纬,推步灾异。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
尝有暴风从西方起,英谓学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乃令记其日时。客后有从蜀都来,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从东起,须臾大雨,火遂得灭”。于是天下称其术蓺。
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孔乔、李昺、北海郎宗、陈留杨伦、东平王辅六人,唯郎宗、杨伦到洛阳,英等四人并不至。
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纁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
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令在所送谷千斛,常以八月致牛一头,酒三斛;如有不幸,祠以中牢。英辞位不受,有诏譬旨勿听。
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
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英既善术,朝廷每有灾异,诏辄下问变复之效,所言多验。
初,英着易章句,世名樊氏学,以图纬教授。颍川陈寔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黙荅拜。寔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荅。”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
孙陵,灵帝时以谄事宦人为司徒。
陈郡郄巡学传英业,官至侍中。”
(樊英字季齐(校勘记:集解引惠栋说,谓“季齐”一作“季高”,见抱朴子),南阳鲁阳人(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少时在三辅学习,学了《京氏易》,兼学《五经》。又善于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七纬者,易纬稽览图、干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辨终备也;书纬琁机钤、考灵耀、刑德放、帝命验、运期授也;诗纬推度灾、记历枢、含神务也;礼纬含文嘉、稽命征、斗威仪也;乐纬动声仪、稽耀嘉、汁图征也;孝经纬援神契、钩命决也;春秋纬演孔图、元命包、文耀钩、运斗枢、感精符、合诚图、考异邮、保干图、汉含孳、佑助期、握诚图、潜潭巴、说题辞也。)。隐居在壶山之阳(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东北),受业的人从四方赶来。州郡前后礼请他出山,他不答应。公卿举他做贤良方正、有道,都不行。
曾经有暴风从西方起,樊英对学生说:“成都市火很大。”于是含水向西方漱去,并叫学生记下某日某时。后来有客从四川来,说道:“今天大火,有黑云猝然从东方升起,一会儿下大雨,火才得灭。”于是天下称赞他的术艺高超。
安帝初年,召樊英为博士。到了建光元年(121年),又诏公车赐策书,召樊英和同郡的孔乔(谢承书曰“乔字子松,宛人也,学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常幽居修志,锐意典籍,至乃历年身不出门,乡里莫得瞻见。公车征不行,卒于家”也)、李昺(“昺”亦书“昞”。谢承书曰“昺字子然,酇人也,笃行好学,不羡荣禄。习鲁诗、京氏易。室家相待如宾。州郡前后礼请不应。举茂才,除召陵令,不到官。公车征不行,卒”也)、北海郎宗(谢承书曰:“宗字仲绥,安丘人也,善京氏易、风角、星筭,推步吉凶。常负笈荷担卖卜给食,瘠服闲行,人莫得知。安帝诏公车征,策文曰:‘郎宗、李昺、孔乔等前比征命,未肯降意。恐主者玩弄,礼意不备,使难进易退之人龙潜不屈其身。各致嘉礼,遣诣公车,将以补察国政,辅朕之不逮。’青州被诏书,遣宗诣公车,对策陈灾异,而为诸儒之表。拜议郎,除吴令。到官一月,时卒暴风,宗占以为京师有大火,定火发时,果如宗言。诸公闻之,表上,博士征。宗耻以占事就征,文书未到,夜悬印绶置厅上遁去,终于家。子顗(郎顗),自有传(《后汉书卷三十下•郎顗襄楷列传第二十下》)。”)、陈留杨伦、东平王辅(谢承书曰:“辅字公助,平陆人也。学公羊传、援神契。常隐居野庐,以道自娱。辟公府,举有道,对策拜郎中。陈灾异,甄吉凶有验,拜议郎,以病逊。安帝公车征,不行,卒于家。”)六人,只有郎宗、杨伦到了洛阳,樊英等四人没有到。
永建二年(127年),顺帝策书备礼,用延聘贤士的礼品召他,又坚决辞以病重。于是诏书责成郡县,驾载上路。樊英不得已,到了京都,称病不肯起来。于是勉强用车子载入殿,还是不用礼相屈。皇帝发了火,对英说:“我能让你活,也能杀掉你;能使你贵,也能使你贱;能使你富,也能使你贫。你为什么怠慢我的命令?”樊英说:“臣受命于天。活完了性命,是天;死不得其命,也是天。陛下怎能使我活,怎能杀我!臣见暴君如见了仇人,站在他的朝廷还不肯,可得而贵么?虽然我生在布衣之士的行列,住在一堵墙之中,但是安然自得,用万乘之尊来换我还不肯,又怎能得贱呢?陛下怎能使我贵,使我贱!臣对非礼的俸禄,即使有万钟之粟我还不肯受;如果我的志得申张,即使用竹篮子装饭也不感到可厌(论语曰,颜回在陋巷之中,一箪食,一瓢饮)。陛下怎能使我富足,使我贫困呢?”皇上不能使他屈服,而尊敬他的名气,让他出来到太医院养病,每月送羊酒等物给他。
到了四年(129年)三月,天子才替樊英设坛席(通鉴胡三省注:考异曰:英传云:“四年,三月,乃设坛场见英。”黄琼传,李固劝书,已云“樊英设坛席。及琼至,上疏荐英,称光祿大夫。”则是琼至之时,英已尝设坛见之,而为光祿大夫矣。至三年旱,琼復上疏。若四年方设坛场见英,则都与琼传异,知其必不在四年也。),令公车开路,尚书作向导,赐几杖,以师傅之礼待他,向他请教政治的得失。樊英不敢辞,被拜为五官中郎将。几个月后,英称病重,诏以他为光禄大夫,赐假让他回去。并命令他所在之处送谷千斛,常在八月送牛一头,酒三斛,如有不幸发生,用中牢之礼祭奠。樊英辞位不受,有诏譬旨不听。
樊英开始被诏命,大家以为他一定不会降志屈从,等到后来与皇上应对,又没有出什么奇谋深策,议论的人认为失望(谢承书曰“南郡王逸素与英善,因与其书,多引古譬喻,劝使就聘。英顺逸议,谈者失望”也。)。
起初,河南张楷与樊英一道被召,既而对英说:“天下有两条路,即出来和不出来。我从前以为你出来,能辅助国君,救济这些百姓。可是你开始用不怕诋毁之身,激怒万乘之主,等到享受了爵禄之后,又没有听说有什么匡时救世的方法,进退没有根据了。”
樊英既善方术,朝廷每有灾异现象,诏常下问变复之效,所说的多有灵验(变灾异复于常也)。
起初,樊英著有《易章句》,世名樊氏学,用图纬教授学生。颍川陈萛少时从樊英学习。曾经樊英生病,妻派丫头拜问,樊英一定下床答拜。陈萛觉得奇怪而问他。英说:“妻,是齐的意思,供奉祭祀,按礼没有不答拜的(礼记曰:“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荅拜。” )。”他的恭谨就是这样。年七十多岁,死于家中。
孙樊陵,灵帝时以谄事宦人为司徒。
陈郡郄巡学传樊英业,官至侍中。)
《后汉书卷四十六•郭陈列传第三十六》:“镇字桓钟,少修家业。辟太尉府,再迁,延光中为尚书。及中黄门孙程诛中常侍江京等而立济阴王,镇率羽林士击杀韂尉阎景,以成大功,事在宦者传。再迁尚书令。太傅、三公奏镇冒犯白刃,手剑贼臣,奸党殄灭,宗庙以宁,功比刘章,宜显爵土,以励忠贞。乃封镇为定颍侯,食邑二千户。拜河南尹,转廷尉,免。永建四年,卒于家。诏赐頉茔地。
长子贺当嗣爵,让与小弟时而逃去。积数年,诏大鸿胪下州郡追之,贺不得已,乃出受封。累迁,复至廷尉。及贺卒,顺帝追思镇功,下诏赐镇谥曰昭武侯,贺曰成侯。
贺弟祯,亦以能法律至廷尉。”
(郭镇字桓钟,少修家业。辟太尉府,再迁,延光中为尚书。及中黄门孙程诛中常侍江京等而立济阴王,镇率羽林士击杀韂尉阎景,以成大功,事在宦者传(事在安帝延光四年十一月四日(125年12月16日)夜)。再迁尚书令。太傅、三公奏镇冒犯白刃,手剑贼臣,奸党殄灭,宗庙以宁,功比刘章(章,齐王刘肥子,高帝孙,诛诸吕有功,封朱虚侯),宜显爵土,以励忠贞。乃封镇为定颍侯(顺帝永建元年(126年)二月),食邑二千户。拜河南尹,转廷尉,免。永建四年(129年),卒于家。诏赐頉茔地。
长子郭贺当嗣爵,让与小弟郭时而逃去。积数年,诏大鸿胪下州郡追之,贺不得已,乃出受封。累迁,复至廷尉。及贺卒,顺帝追思镇功,下诏赐镇谥曰昭武侯,贺曰成侯。
郭贺弟郭祯,亦以能法律至廷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