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印度故事集《五卷书》(公元99年)

(2016-09-02 10:58:55)
标签:

古印度

《五卷书》

杂谈

分类: 闲话历史

古印度故事集《五卷书》(公元99年)

印度的寓言故事极为丰富,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很有启迪意义。德富的《伟大的故事》,是印度古代规模最大的故事总集,原作已失传,现存3种梵语诗体改写本,即觉主的《大故事诗摄》、安主的《大故事花簇》和月天的《故事海》。全书以优填王父子的故事为主干,插入许多中、小故事,题材较为广泛,不少故事歌颂了女性的聪明机智,谴责了上层社会贪婪好色,语言朴素生动,风格幽默诙谐。而寓言故事中的珍品,是印度梵文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五卷书》是印度古代文学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寓言故事集,大约最初成书于公元1世纪,用梵文写成,因有5卷而得名,共包括80来个故事。现在流行有各种本子,最早的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流行较广的本子为12世纪一耆那教和尚所编订。根据这个本子,5卷的篇目是:《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和《不思而行》。故事中囊括了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初期的生活内容。全书结构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散文和格言诗相间的形式。全书诗文并用,有一基干故事,首尾相应。每卷也各有一基干故事。故事中又插入许多寓言、童话和小故事,形成一种连串插入式的特殊结构。其特点是动物形象占了一大半,人物形象只占一小部分。它主要反映的是城市平民的思想意识,其中不少故事闪烁着劳动人民的思想光辉。

 

《五卷书》开端的楔子部分,说明了该书编辑的目的。古代印度南方有位国王,他的3 个儿子笨得要命,对经书毫无兴趣,国王为此十分苦恼。他和众大臣多方设法,也未能唤醒这三个蠢王子的智慧。后来,大臣推荐了一位婆罗门老师毗湿奴舍哩曼。这位婆罗门精通事理,享有盛名,他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在6 个月内把" 修身处世的统治论" 教会了这三个王子,王子变得聪明睿智,异于常人。" 从此以后,这一部名叫《五卷书》的统治论就在地球上用来教育青年。"

此书是向王子传授治国安邦之策。人民亦可从中学习处世为人之道。书中宗教说教与道德教条都不多,主要宣扬耍弄手段、施展诡计以谋取物质利益。总的倾向是宣传团结互助、弱者团结能战胜强者。这在当时小国林立的情况下,有利于小国的统治者和人民。约570年,它被译成巴列维文和叙利亚文,均散失已久。然从巴列维文译出的阿拉伯文本和由此直接间接译出的许多文本则流行欧亚各国,为许多作家和作品的取材来源及比较文学学者的研究对象。中国1964年出版了季羡林译的《五卷书》全译本。

 

 《五卷书》故事的内容十分丰富。

1 卷叫做《朋友的分裂》,引子讲某商人用牛车载珠宝到外地做生意,一条公牛陷入淤泥而受伤,商人弃之于森林王国。主干故事讲述这条公牛与百兽之王狮子结为亲密的朋友,狮子的两位贪婪、奸诈的豺狼大臣因而被疏远。豺狼出于忌恨,便施展离间术,唆使狮子杀死了公牛。其主旨是提醒和告诫君王如何处理好君臣关系,警惕奸佞之臣的挑唆。

2 卷叫做《朋友的获得》。引子叙述乌鸦看到一群鸽子被猎人网住,鸽王急中生智,让众鸽合力带网飞走,找到朋友老鼠,老鼠将网咬破,救出鸽子。乌鸦也跟老鼠交上朋友。主干故事讲述乌鸦、老鼠、乌龟和鹿结为朋友,同心协力,用智慧躲过猎人的捕杀。其主旨是弱者团结一致,用智谋战胜强者。弱者战胜强者也是《五卷书》所反复宣扬的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对这个故事的描写,总结出" 朋友反正总是要结交" 的教训,告诫人们要珍视友谊,用智慧战胜恶运,靠朋友度过难关。

3 卷叫做《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六种策略》。主干故事讲述百鸟选猫头鹰为王,却因乌鸦的反对而加冕未成,猫头鹰因此对乌鸦一族大肆杀戮。乌鸦族的一位老臣施展苦肉计,打入猫头鹰族巢穴,里应外合,全歼猫头鹰族。其主旨是要善识权谋机变,不要轻信原来是敌人的朋友。第4 卷叫做《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主干故事讲述猴子与海怪结为朋友,海怪之妻贪婪残忍,纵恿海怪将猴子杀死,吞下其心,好成正果。猴子施计脱险,从此与海怪绝交。这一卷的主旨是变心之友不可再交。第5 卷叫做《不思而行》。主干故事讲述理发师贪图钱财,谋害婆罗门,结果被处死。其主旨是遇事应多思、贪梦必遭灾祸。以上5 个主干故事中,通过主人公之间的对话,插入各种故事,显得自然亲切,引人入胜。

《五卷书》中的故事主要出自人民之手,思想内容包括着许多进步的民主性成份。它通过对各类动物的描写,体现了弱小者、被欺压者只要团结协力、运用智慧就能战胜暴虐强敌的思想,颂扬了普通人的智慧和斗争精神,辛辣地抨击和讽刺了奸诈凶残的权势者和奸佞之徒,而且还宣扬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处世做人的道理。

《五卷书》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东方古代名著,形象地再现了古代印度民族卓越的艺术创造才能。它最突出的一个特色,是全书的框架结构,故事中套故事,将互不关联的松散故事群贯串在一起,纳入东方文学所常见的一个大框架之内,使之和谐统一;它的又一特色是其趣味盎然的寓言童话形式,这类形式源于民间,为百姓喜闻乐见。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大多是" 人化" 了的动物,可视为人间的百面图。它的想象大胆瑰奇,色调明朗质朴、健康乐观,表达了不少睿智而生动的思想和哲理,给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它的第三个特色是诗歌与散文的糅合,在讲述每个故事前,一般都以" 常言道" 作套语,引用一首诗歌。这首诗歌也可以说是故事标题,往往既概括故事内容,又总结经验教训。其它夹杂在散文中叙述的诗歌,大多用在人物的对话中,借以表达政治、社会和人生哲理。其中有些是优秀的格言诗,这些格言诗与形象生动的故事内容珠联璧合,强化了《五卷书》的艺术魅力。

  《五卷书》是古代印度人民群众生活和斗争经验的艺术结晶,是一部" 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在世界寓言故事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先传至波斯,又经波斯语译成阿拉伯语,后传入欧洲。它对后世尤其是欧洲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从后世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国王度的《古镜记》和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话中,都可以看到《五卷书》故事的痕迹和影响。

 

上一篇“印度”:印度文学理论著作《舞论》(公元前后)

下一篇“古印度”:北传佛教的第四次结集(公元70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