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彭传(公元35年)
(2016-06-02 23:30:47)
标签:
后汉书岑彭传杂谈 |
分类: 闲话历史 |
十二 东汉-13.1.11.4 岑彭传(公元35年)
诸将欲诛之,大司徒伯升曰:“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以劝其后。”更始乃封彭为归德侯,令属伯升。
及伯升遇害,彭复为大司马朱鲔校尉,从鲔击王莽杨州牧李圣,杀之,定淮阳城。 鲔荐彭为淮阳都尉。更始遣立威王张卬与将军徭伟镇淮阳。伟反,击走卬。彭引兵攻伟,破之。迁颍川太守。
会舂陵刘茂起兵,略下颍川,彭不得之官,乃与麾下数百人从河内太守邑人韩歆。会光武徇河内,歆议欲城守,彭止不听。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彭因进说曰:“今赤眉入关,更始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诏制,道路阻塞,四方蜂起,髃雄竞逐,百姓无所归命。窃闻大王平河北,开王业,此诚皇天鲔汉,士人之福也。彭幸蒙司徒公所见全济,未有报德,旋被祸难,永恨于心。今复遭遇,愿出身自效。”光武深接纳之。彭因言韩歆南阳大人,可以为用。乃贳歆,以为邓禹军师。”
更始大将军吕植将兵屯淇园,彭说降之,于是拜彭为刺奸大将军,使督察觽营,授以常所持节,从平河北。
光武即位,拜彭廷尉,归德侯如故,行大将军事。与大司马吴汉,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鲔,右将军万修,执金吾贾复,骁骑将军刘植,扬化将军坚镡,积射将军侯进,偏将军冯异、祭遵、王霸等,围洛阳数月。朱鲔等坚守不肯下。帝以彭尝为鲔校尉,令往说之。鲔在城上,彭在城下,相劳苦欢语如平生。彭因曰:“彭往者得执鞭侍从,蒙荐举拔擢,常思有以报恩。今赤眉已得长安,更始为三王所反,皇帝受命,平定燕、赵,尽有幽、冀之地,百姓归心,贤俊云集,亲率大兵,来攻洛阳。天下之事,逝其去矣。公虽婴城固守,将何待乎?”鲔曰:“大司徒被害时,鲔与其谋,又谏更始无遣萧王北伐,诚自知罪深。”彭还,具言于帝。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鲔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彭复往告鲔,鲔从城上下索曰:“必信,可乘此上。”彭趣索欲上。鲔见其诚,即许降。后五日,鲔将轻骑诣彭。顾敕诸部将曰:“坚守待我。我若不还,诸君径将大兵上轘辕,归郾王。”乃面缚,与彭俱诣河阳。帝即解其缚,召见之,复令彭夜送鲔归城。明旦,悉其觽出降,拜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鲔,淮阳人,后为少府,传封累代
建武二年,使彭击荆州,下犨、叶等十余城。
是时南方尤乱。南郡人秦丰据黎丘,自称楚黎王,略(十)有(十)二县;董欣()起堵乡;许邯起杏;又更始诸将各拥兵据南阳诸城。帝遣吴汉伐之,汉军所过多侵暴。时破虏将军邓奉谒归新野,怒吴汉掠其乡里,遂返(反),击破汉军,获其辎重,屯据淯阳,与诸贼合从。秋,彭破杏,降许邯,迁征南大将军。复遣朱鲔、贾复及建威大将军耿弇,汉中(忠)将军王常,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耿植等,与彭并力讨邓奉。先击堵乡,而奉将万余人救董欣(董)。欣、奉皆南阳精兵,彭等攻之,连月不克。
三年夏,帝自将南征,至叶,董欣(䜣)别将将数千人遮道,车骑不可得前。彭奔击,大破之。帝至堵阳,邓奉夜逃归淯阳,董欣降。彭复与耿弇、贾复及积弩将军傅俊、骑都尉臧宫等从追邓奉于小长安。帝率诸将亲战,大破之。奉迫急,乃降。帝怜奉旧功臣,且衅起吴汉,欲全宥之。彭与耿弇谏曰:“邓奉背恩反逆,暴师经年,致贾复伤痍,朱佑见获。陛下既至,不知悔善,而亲在行陈,兵败乃降。若不诛奉,无以惩恶。”于是斩之。奉者,西华侯邓晨之兄子也。
车驾引还,令彭率傅俊、臧宫、刘宏等三万余人南击秦丰,拔黄邮,丰与其大将蔡宏拒彭等于邓,数月不得进。帝怪以让彭。彭惧,于是夜勒兵马,申令军中,使明旦西击山都。乃缓所获虏,令得逃亡,归以告丰,丰即悉其军西邀彭。彭乃潜兵度沔水,击其将张杨于阿头山,大破之。从川谷闲伐木开道,直袭黎丘,击破诸屯兵。丰闻大惊,驰归救之。彭与诸将依东山为营,丰与蔡宏夜攻彭,彭豫为之备,出兵逆击之,丰败走,追斩蔡宏。更封彭为舞阴侯。
秦丰相赵京举宜城降,拜为成汉将军,与彭共围丰于黎丘。时田戎拥觽夷陵,闻秦丰被围,惧大兵方至,欲降。而妻兄辛臣谏戎曰:“今四方豪杰各据郡国,洛阳地如掌耳,不如按甲以观其变。”戎曰:“以秦王之强,犹为征南所围,岂况吾邪?降计决矣。”
四年春,戎乃留辛臣守夷陵,自将兵沿江泝沔止黎丘,刻期日当降,而辛臣于后盗戎珍宝,从闲道先降于彭,而以书招戎。戎疑必卖己,遂不敢降,而反与秦丰合。彭出兵攻戎,数月,大破之,其大将伍公诣彭降,戎亡归夷陵。帝幸黎丘劳军,封彭吏士有功者百余人。
彭攻秦丰三岁,斩首九万余级,丰余兵裁千人,又城中食且尽。帝以丰转弱,令朱鲔代彭守之,使彭与傅俊南击田戎,大破之,遂拔夷陵,追至秭归。戎与数十骑亡入蜀,尽获其妻子士觽数万人。
彭以将伐蜀汉,而夹川谷少,水险难漕运,留威虏将军冯骏军江州,都尉田鸿军夷陵,领军李玄军夷道,自引兵还屯津乡,当荆州要会,喻告诸蛮夷,降者奏封其君长。
初,彭与交址牧邓让厚善,与让书陈国家威德,又遣偏将军屈充移檄江南,班行诏命,于是让与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址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或遣子将兵助彭征伐。于是江南之珍始流通焉。
六年冬,征彭诣京师,数召燕见,厚加赏赐。复南还津乡,有诏过家上頉,大长秋以朔望问太夫人起居。
八年,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时公孙述将李育将兵救嚣,守上邽,帝留盖延、耿弇围之,而车驾东归。敕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彭遂壅谷水灌西城,城未没丈余,嚣将行巡、周宗将蜀救兵到,嚣得出还冀。汉军食尽,烧辎重,引兵下陇,延、弇亦相随而退。嚣出兵尾击诸营,彭殿为后拒,故诸将能全师东归。彭还津乡。
九年,公孙述遣其将任满、田戎、程汎,将数万人乘枋箄下江关,击破冯骏及田鸿、李玄等。遂拔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彭数攻之,不利,于是装直进楼船、冒突露桡数千艘。
十一年春,彭与吴汉及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发南阳、武陵、南郡兵,又发桂阳、零陵、长沙委输棹卒,凡六万余人,骑五千匹,皆会荆门。吴汉以三郡棹卒多费粮谷,欲罢之。彭以蜀兵盛,不可遣,上书言状。帝报彭曰:“大司马习用步骑,不晓水战,荆门之事,一由征南公为重而已。”
彭乃令军中募攻浮桥,先登者上赏。于是偏将军鲁奇应募而前。时天风狂急,(彭)奇船逆流而上,直嚰浮桥,而攒柱钩不得去,奇等乘埶殊死战,因飞炬焚之,风怒火盛,桥楼崩烧。彭复悉军顺风并进,所向无前。蜀兵大乱,溺死者数千人。斩任满,生获程汎,而田戎亡保江州。
彭上刘隆为南郡太守,自率臧宫、刘歆长驱入江关,令军中无得虏掠。所过,百姓皆奉牛酒迎劳。彭见诸耆老,为言大汉哀愍巴蜀久见虏役,故兴师远伐,以讨有罪,为人除害。让不受其牛酒。百姓皆大喜悦,争开门降。诏彭守益州牧,所下郡,辄行太守事。
彭到江州,以田戎食多,难卒拔,留冯骏守之,自引兵乘利直指垫江,攻破平曲,收其米数十万石。
公孙述使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及其弟恢悉兵拒广汉及资中,又遣将侯丹率二万余人拒黄石。彭乃多张疑兵,使护军杨翕与臧宫拒延岑等,自分兵浮江下还江州,泝都江而上,袭击侯丹,大破之。
因晨夜倍道兼行二千余里,径拔武阳。使精骑驰广都,去成都数十里,埶若风雨,所至皆奔散。
初,述闻汉兵在平曲,故遣大兵逆之。及彭至武阳,绕出延岑军后,蜀地震骇。述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
彭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杀彭。
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整齐,秋豪无犯。邛谷王任贵闻彭威信,数千里遣使迎降。会彭已薨,帝尽以任贵所献赐彭妻子,谥曰壮侯。蜀人怜之,为立庙武阳,岁时祠焉。子遵嗣,徙封细阳侯。十三年,帝思彭功,复封遵弟淮为谷阳侯。遵永平中为屯骑校尉。遵卒,子伉嗣。伉卒,子杞嗣,元初三年,坐事失国。建光元年,安帝复封杞细阳侯,顺帝时为光禄勋。
杞卒,子熙嗣,尚安帝妹涅阳长公主。少为侍中、虎贲中郎将,朝廷多称其能。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牦。含哺鼓腹,焉知凶灾?我喜我生,独丁斯时。美矣岑君,于戏休兹!”
熙卒,子福(岑福)嗣,为黄门侍郎。”
(岑彭字君然,南阳郡(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棘阳县人(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南)。王莽时,代理棘阳县长。汉兵兴起后,攻拔了棘阳县,岑彭携带家属奔前队大夫甄阜。甄阜忿怒岑彭不能固守棘阳,将岑彭的母亲及妻都拘留起来,命令岑彭立功自赎。
岑彭的部将宾客战斗都很卖力。后来甄阜死,岑彭受了伤,逃归宛县,与前线甄阜的副将严说共同守城(前队大夫贰,甄阜之副也。姓严,名说。东观记云:“与贰师严尤共城守。” 计严尤为大司马,又非贰师,与此不同)。汉兵进攻数月,城中粮尽,人吃人,岑彭就与严说以全城降汉(事在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五月)。诸将准备杀掉岑彭,大司徒伯升说:“岑彭是郡的大吏,一心坚守,是他的节气。现在举兵兴汉,应当表彰义士,不如封他以官爵,这样对以后的降将也可立个榜样。”更始就封岑彭为归德侯(归德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吴旗县西北),由刘伯升(刘縯)统领。
后来伯升遇害(事在公元23年),岑彭又成为大司马朱鲔的校尉,跟从朱鲔向王莽扬州牧李圣发起攻击,杀了李圣,平定了淮阳城(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市)。朱鲔举荐岑彭为淮阳都尉。更始派遣立威王张卬与将军徭伟(东观记(曰)“徭”作“淫”)镇抚淮阳。徭伟反叛,把张卬击走。岑彭引兵攻徭伟,把徭伟打败。被迁升为颍川太守(郡名,郡治阳翟(在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
恰逢舂陵刘茂起兵,攻下颍川,岑彭没得到官职,就与麾下数百人跟从河内太守同乡人韩歆。刚好光武讨伐河内(广义的河内是指今风陵渡以东黄河北岸的晋南、豫北地区,狭义的河内是指豫北地区),韩歆想守城,岑彭劝止不听。后来光武到怀县(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韩歆在紧迫无奈的形势下投降。光武知道他守城的谋划,大怒,把韩歆置于旗鼓下面,准备把他杀掉。召见岑彭,岑彭因此进说道:“今赤眉进了关中,更始岌岌可危,权臣放纵,假传圣旨,道路阻塞,四方蜂起,群雄竞相逐鹿,百姓无所归命。听说大王平定河北,开创帝王之业,这真是皇天保鲔汉朝,百姓的幸福哩!岑彭幸蒙司徒公伯升解救,没有报德,后来又遭祸难,永远遗憾在心。现在再次遭遇大王,愿舍身效命。”光武愿意接纳岑彭。彭因而说韩歆是南阳的大家豪右,可以为大王所用。光武就赦免韩歆,让他为邓禹作军师。
更始大将军吕植率领军队驻扎淇园(在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岑彭说服他投降了光武,于是拜岑彭为刺奸大将军(校勘记:集解引沉钦韩说,谓案文当为“大将军刺奸”,时光武为大将军,彭为其刺奸耳。今按:沉说是。亦如光武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而署贾复为破虏将军督盗贼掾也。),派他督察各营,授以光武即位,拜岑彭为廷尉,归德侯像过去一样,行使大将军职事(续汉书曰:“彭镇河内。冯异先攻洛阳,朱鲔大出军,欲击彭。时天雾,鲔以为彭已去,令其兵皆获黍,彭乃进击,大破之。”
五天后,朱鲔率领轻装的骑兵去会见岑彭。回头命令各部将说:“坚守此城以等待我。我如果不回来,诸位可直接率领大兵到轘辕(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西北)去归于郾王就自缚,与岑彭同到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东观记曰:“诣行在所河津亭。”
朱鲔是淮阳人(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市),后来官为少府,子孙传封了几代。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使岑彭出击荆州(大致在今湖北省及湖南省,校勘记:校补引钱大昭说,谓光武纪遣彭击荆州髃贼在建武元年十月),攻下犨(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张家营乡)、叶县(在今河南省叶县西南旧县乡)等十余城。
当时南方尤其纷乱。南郡人秦丰占据黎丘(在今湖北省襄阳市东南),自称楚黎王,占领了十二个县(东观记曰:“丰,邔县人,少学长安,受律令,归为县吏。更始元年起兵,攻得邔、宜城、若(鄀)、编、临沮、中庐、襄阳、邓、新野、穰、湖阳、蔡阳,兵合万人。”);董欣(董)起兵堵乡(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许邯起兵杏聚(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北);又更始诸将各拥兵占据南阳(指今河南南阳盆地与湖北襄樊市以北地区)诸城。光武派遣吴汉讨伐,吴汉的军队所过之处多有侵犯暴虐。这时破虏将军邓奉请假回到新野,怒恨吴汉掠夺了他的乡里,于是起兵造反,击破汉军,缴获了汉军的辎重,屯兵占据淯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南30公里),与各路贼军联合。秋,岑彭破杏聚,许邯投降,迁岑彭为征南大将军。又派遣朱鲔、贾复及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耿植等,与岑彭并力讨伐邓奉。先攻击堵乡,而邓奉率万余人救董欣(董)。董、邓奉都是南阳精兵,岑彭等进攻,连续几个月也没攻下。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夏,光武亲自率军南征,到达叶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西南旧县乡),董欣(董䜣)的别将率领数千人拦住去路,车驾骑兵不能前进。岑彭追奔进击,大破贼兵。光武到达堵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四月),邓奉乘夜逃回淯阳(河南省南阳市南30公里),董欣投降。岑彭再与耿弇、贾复及积弩将军傅俊、骑都尉臧宫等跟踪追击邓奉于小长安(今河南省南阳市南18公里)。光武率领诸将亲战,大破邓奉军。邓奉迫急,于是投降(续汉书曰:“奉令候伏道旁,见车骑一日不绝,归语奉,奉遂夜遁。”,《后汉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云“奉破,乃肉袒因佑降。帝复佑位而厚加慰赐”)。光武怜悯邓奉是旧功臣,而且他造反是由于吴汉官兵侵暴百姓,想赦免他。岑彭与耿弇都劝谏道:“邓奉背恩反叛,使军队在外暴露经年,致使贾复受伤,朱佑(朱祜)被获。陛下既已到此,他仍不知悔悟从善,而亲在阵上指挥,直到兵败才被迫投降。如果不杀邓奉,就无以惩罚恶人。”光武于是斩邓奉。邓奉,是西华侯邓晨哥哥的儿子。
光武还京(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四月),令岑彭率领傅俊、臧宫、刘宏等三万余人向南攻击秦丰,攻拔黄邮聚(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东北),秦丰与他的大将葵宏拒岑彭等于邓(今湖北省襄阳市东北),数月不得前进。光武感到奇怪,责让岑彭,岑彭恐惧,于是夜间统率兵马,申令军中,使次日一早西击山都县(今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东南)。就放松对俘虏的管理,让他们逃亡,回去告诉秦丰,秦丰就将所有军队向西邀击岑彭。岑彭却暗中率兵渡沔水,攻击秦丰部将张杨于阿头山(今湖北省襄阳市境),大破张杨。又从山谷间伐木开道,直袭黎丘(在今湖北省襄阳市东南,秋七月),击破各路屯兵。秦丰闻讯大惊,还军援救。岑彭与诸将依托东山为营,秦丰与蔡宏乘夜间攻岑彭,岑彭预先作好了防备,出兵攻击,秦丰败走,追击斩了蔡宏。更封岑彭为舞阴侯。
秦丰(楚黎王)的相赵京举宜城(今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县东南)降岑彭,拜赵京为成汉将军,与岑彭共围困秦丰于黎丘(今湖北省襄阳市东南)。这时田戎拥兵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北,东观记曰:“田戎,西平人,与同郡人陈义客夷陵,为髃盗。更始元年,义、戎将兵陷夷陵,陈义自称黎丘大将军,戎自称埽地大将军。”襄阳耆旧记曰:“戎号周成王,义称临江王。” ),听说秦丰被围(27年七月),害怕大兵将到,准备投降。而妻兄辛臣劝谏田戎说:“现在四方豪杰各占据郡国,洛阳地如在掌中(续汉书曰:“辛臣为戎作地图,图彭宠(燕王彭宠时据渔阳)、张步(齐王张步首都剧县)、董宪(海西王董宪首都郯县)、公孙述(成家帝公孙述首都成都)等所得郡国,云洛阳所得如掌耳。”),不如按兵不动以观察其变化。”田戎说:“以楚黎王秦丰的强大,还被征南大军所围困,何况我呢?我已决定投降了。”
建武四年(公元28年)春,田戎就留辛臣守夷陵,自己率领军队沿长江溯沔水止于黎丘,规划了投降的日期,而辛臣在后盗取了田戎的珍宝,从小道先向岑彭投降,反而以书招唤田戎来降。田戎怀疑辛臣必定出卖了自己,就不敢投降(东观记曰:“戎至期日,灼龟卜降,兆中拆,遂止不降。”),而反与秦丰会合。岑彭出兵攻田戎,几个月,大破戎军,他的大将伍公到岑彭处投降,田戎逃亡回到夷陵。光武到黎丘劳军(事在光武帝建武四年十二月丙寅二十,29年1月23日),封岑彭吏士中有功劳的一百多人。
岑彭攻秦丰三年(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四月“令彭率傅俊、臧宫、刘宏等三万余人南击秦丰”),斩首九万余级,秦丰余兵只剩下千人,又城中粮食也将吃尽了。光武以秦丰变弱了,就令朱鲔代岑彭围守他,而使岑彭与傅俊向南攻击田戎(自称埽地大将军。戎号周成王,义称临江王),大破戎军,于是攻克夷陵(通鉴记其事在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二月),追到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田戎与数十骑逃亡入蜀,尽获田戎妻子儿女士众数万人。
岑彭以即将征伐蜀汉(公孙述),而川江两岸谷少,水险漕运又很困难,留威虏将军冯骏屯军江州县(校勘记:集解引沉钦韩说,谓疑骏此时未能越巴峡军江州(今重庆市),“江州”或“江关”之误,即捍关也(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王先谦谓下文方言田戎亡保江州,此“江州”是误文。东观记曰:“长沙中尉冯骏将兵诣彭,玺书拜骏为威虏将军。”),都尉田鸿屯军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北),领军李玄屯军夷道(今湖北省宜昌市枝城市),自己引兵还屯津乡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东),当荆州的咽喉要地,晓谕各蛮夷,投降的奏请封赐其君长。
起初,岑彭与交趾牧邓让厚交亲善,就写信给邓让(东观记曰:“让夫人,光烈皇后姊也。”)陈述光武威德,又派遣偏将军屈充传檄文到江南,颁行诏命。于是邓让与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校勘记: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杜穆”作“杜稷”。)、交趾太守锡光等,陆续遣使贡献,都封为列侯。有的还遣子率兵助岑彭征伐(续汉书曰:“张隆遣子晔将兵诣彭助征伐,上以晔为率义侯。”不总遣子,故言或)。于是江南的各种珍贵物品开始流通起来。
建武六年(30年)冬,征召岑彭到京师,多次召见赐宴,厚加赏赐。再南回津乡县,有诏命他经过家里时为先人上冢,大长秋(大长秋,皇后属官)以初一、十五向太夫人(汉法,列侯之母,方称太夫人也)请安。
建武八年(32年闰六月),岑彭引兵从光武破天水(今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东北)。时公孙述部将李育率兵救隗嚣,镇守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光武留盖延、耿弇围住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光武东归。以书令岑彭说:“如果西城、上邽都攻下了,就可率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定了陇,又望着蜀。每一次发兵,都急得头发发白。”岑彭就堵塞谷水灌西城,水离城墙还有一丈多(东观记曰:“时以缣囊盛土为堤,灌西城,谷水从地中数丈涌出,故城不拔。”续汉书云“以缣盛土为堤”。),隗嚣将领行巡、周宗率领蜀救兵赶到(十一月),隗嚣得以出城回到冀城(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汉军粮尽,烧掉辎重,引兵退去,盖延、耿弇也相继退走。隗嚣出兵尾击诸营,岑彭殿后为之掩护,所以诸将能安全退走全师东归(东观记曰“彭东入弘农界,百姓持酒肉迎军,曰‘蒙将军为后拒,全子弟得生还也’”也)。岑彭回师津乡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东)。
建武九年(公元33年),公孙述派遣将领任满、田戎、程汎,率数万人乘坐用竹木编成的桴筏下到江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击败冯骏及田鸿、李玄等。于是攻拔夷道(今湖北省宜昌市枝城市)、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北),占据荆州(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虎牙(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西猇亭镇北)。在长江江面上搭起浮桥、战楼,立下许多木柱以断绝水道,结扎营地在山上,以抗拒汉兵。岑彭数次进攻都不利,于是建造可直进的有楼的战船,人在船中,只有楼船楫露在外的战船数千艘。
建武十一年春(公元35年三月),岑彭与吴汉及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发动南阳(郡名,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武陵(郡名,郡治建平(今湖南省常德市))、南郡(郡名,治所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的兵马,又发动桂阳(郡名。治彬县(今湖南省郴州市))、零陵(郡名。治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长沙(郡名,郡治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担任运输任务的水兵,共六万多人,骑五千匹,都在荆门会齐。吴汉以三郡水兵多费粮食,想罢而不用。岑彭以为蜀兵强盛,水兵不可遣散,上书光武说明情况。光武回答岑彭说:“大司马吴汉习惯于用步骑作战,不晓水战,荆门会战,一切都由征南公岑彭主持(通鉴胡三省注:彭为征南大将军,故称为征南公)。”
岑彭下令军中招募勇士攻浮桥(闰三月),能先登上去的受上赏。于是偏将军鲁奇应募而向前突击,当时狂风急刮,鲁奇战船逆流而上,直冲浮桥,但被木柱钩住船体不能前进(续汉书曰:“时天东风,其攒柱有反把,钩奇船不得去。”),鲁奇乘势作拼死战,用飞射的火炬去焚烧,风怒火盛,浮桥、斗楼都烧垮了。岑彭再率领全军顺风并进,所向无敌。蜀兵大乱,被溺死的达数千人。斩任满,活捉程汎,田戎逃命到江州(今重庆市)以求自保。
岑彭上奏刘隆为南郡太守,自己率臧宫、刘歆长驱直入江关,下令军中不得虏掠。所过之处,百姓都奉献牛酒以示欢迎慰劳。岑彭见到各耆老们,就说大汉哀怜巴蜀久遭贼虏奴役,所以兴师远伐,以讨伐有罪之人,为百姓除害。推让不接受百姓所奉的牛酒。百姓都大为喜悦,争着开门投降。诏令岑彭暂署理益州牧,下面的郡,就由岑彭选任太守(东观记曰:“彭若出界,即以太守号付后将军,选官属守州中长史(吏)。”)。
岑彭到江州,以田戎粮食充足,难以立刻攻取,就留下冯骏守江州(今重庆市),自己却引兵乘胜直指垫江县(今重庆市垫江县),攻破平曲(今重庆市合川市东龙洞乡),收其米数十万石(通鉴云“吴汉留夷陵(湖北省宜昌市),装露桡继进”)。
公孙述使其将领延岑、吕鲔、王元及弟公孙恢,率所有部队拒守广汉(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和资中县(今四川省资阳市),又派遣将领侯丹率二万余人拒守黄石(今重庆市涪陵区东北珍溪镇)。岑彭于是多设疑兵,使护军杨翕与臧宫抗拒延岑等,自己却分兵浮江而下回到江州(今重庆市),溯都江而上,袭击侯丹,大破丹军。因昼夜兼道而行二千余里,直接攻拔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派遣精骑驰骋到广都县(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南华阳镇),离成都只有数十里地,其攻势如骤风暴雨,所到之处蜀兵都奔逃而散。
起初,公孙述听说汉兵还在平曲,所以派遣大军去抵抗。等到岑彭到武阳,绕到了延岑军的后面,蜀地震动惊骇。公孙述大惊,以杖击地说:“怎么这么神速啊!”
岑彭扎营的地名叫彭亡,岑彭听了很厌恶,准备迁徙,刚好日暮,蜀刺客假冒为亡奴诈降,乘夜刺杀了岑彭(事在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十月)。
岑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治军整齐,秋毫无犯。邛谷王任贵听说岑彭的威信(任贵降述事见元年(25年)。前书音义曰:“任贵,越巂夷,杀太守枚根,自立为邛谷王。”),数千里派遣使者迎降。恰逢岑彭被刺身死,光武将任贵所献尽数赏赐给岑彭妻子儿女,赐谥号为壮侯(谥法云“威德刚武曰壮”)。蜀人怜慕其德,为岑彭在武阳建立祠庙,按岁时前往祭祀。
子岑遵嗣,徙封细阳侯。十三年(37年),帝思念岑彭功劳,复封岑遵弟岑淮为谷阳侯。遵永平中(明帝年号,58年-75年)为屯骑校尉。岑遵去世,子岑伉嗣。岑伉卒,子岑杞嗣,元初三年(116年),坐事失国。建光元年(121年),安帝复封杞细阳侯,顺帝时为光禄勋。
岑杞卒,子岑熙嗣,尚安帝妹涅阳长公主(刘中礼)。少为侍中、虎贲中郎将,朝廷多称其能。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牦。含哺鼓腹,焉知凶灾?我喜我生,独丁斯时。美矣岑君,于戏休兹!” 岑熙卒,子岑福嗣,为黄门侍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