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吏义纵(公元前117年)
(2015-11-16 11:19:00)
标签:
持节巡行天下大农颜异诛义纵杂谈 |
分类: 闲话历史 |
十 汉-10.7.24.2 酷吏义纵(公元前117年)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下•行志第七中之下》:“武帝元狩六年冬,亡(无)冰。先是,比年遣大将军卫青、霍云病攻祁连,绝大幕(漠),穷追单于,斩首十余万级,还,大行庆赏。乃闵(悯)海内勤劳,是岁遣博士褚大等六人持节巡行天下,存赐鳏寡;假与乏困,举遗逸独行君子诣行在所。郡国有以为便宜者,上丞相、御史以闻。天下咸喜。”
(汉武帝元狩六年冬季,无冰冻。在此之前,连年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进军祁连山,跨越大沙漠,穷追匈奴单于,斩首十余万级,回朝后,大行庆功封赏。后来体恤国内人民的勤苦辛劳,当年派博士褚大等六人奉持皇帝的符节巡视全国各地,慰问和赏赐孤老无家之人,赈贷贫困之户,举荐隐逸洁行的君子到天子出行所驻之地。地方上有什么可行的建议,上报丞相、御史转奏天子。这样,天下百姓都很高兴。)
(六月,下诏说:“前时专管官员认为钱币贱而物价贵,给奸邪以可乘之机,弃农而从商者多,又为了抑制贫富悬殊,所以改革币制以检约奸邪与兼并。这是汲取历史的经验所制订的适合于当前的货币政策。而废半两钱的禁期一年有余(指自去年三月改币以至于今,已一年有余),偏远地区百姓却仍不明告示之意。上行良政下就应该从善,上应民望下就可以风从,而当前币制受阻,是地方官吏的宣传引导不够明确呢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赦自出者百余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抵无虑皆铸金钱矣。犯者众,吏不能尽诛取,于是遣博士褚大、徐偃等分曹循行郡国,举兼并之徒守相为利者。而御史大夫张汤方隆贵用事,减宣、杜周等为中丞,义纵、尹齐、王温舒等用惨急刻深为九卿,而直指夏兰之属始出矣。
而大农颜异诛。初,异为济南亭长,以廉直稍迁至九卿。上与张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苍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天子不说。张汤又与异有卻,及有人告异以它议,事下张汤治异。异与客语,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汤奏当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自从铸造白金币和五铢钱(前118年)以来的五年中,因偷铸金钱而犯罪的官吏和百姓适逢大赦而免死的有几十万人。未被官府发觉的盗铸者互相火并斗杀的不计其数。赦免自首的有一百多万人,然而自首的不能至半数,不敢自首的比自首的人还多。天下人差不多都在铸金钱了。犯法的人众多,官吏不能全部捕杀,于是派博士褚大、徐偃等分批巡行地方郡国(前117年),检举那些兼并土地、营私牟利的郡守、王国相等地方官。这时御史大夫张汤正受宠信掌权,减宣(西汉杨(今山西洪洞)人。武帝时任御史中丞近二十年,执法严酷,后以罪自杀)、杜周(西汉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市西南)人。武帝时任御史中丞,秉承皇帝旨意断狱,牵连甚广,后迁御史大夫)等任职中丞,义纵(西汉河东(今山西西南)人。武帝时为长陵及长安令,执法不避贵戚。后迁定襄太守,所在打击豪强,地方称治。后以抵制告缗被杀)、尹齐(西汉东郡茌平(今山东茌平南)人。武帝时为中尉,敢于惩处不法权贵)、王温舒(西汉阳陵(今陕西高陵西南)人。武帝时为河内太守,任内大力削弱地方豪强势力。迁中尉,后以罪自杀)等因为执法严酷而位列九卿,监察地方司法的“直指”官(古职官名,即直指绣衣使者,又称绣衣使者。武帝末年为镇压各地农民起义而置,由侍御史充任,衣绣衣,持节,有权诛杀镇压不力者,不常置)夏兰之流也就出现了。
大农颜异在此期间被诛(集解徐广曰:“元狩四年(前119年),时壬戌岁也。通鉴胡三省注:景帝后元年,更治粟内史为大农令。考异曰:徐广注史记平准书云,异诛在元狩四年壬戌岁。广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其年注云:"大农令颜异,二年坐腹非诛。"不思有二年字,致此误也)。当初,颜异是济南亭长,因为廉洁正直升任九卿。皇帝与张汤决定制作白鹿皮币(事在元狩四年,前119年),询问他的意见。他说:“现在王侯到京城朝见拜贺用的是苍色的玉璧,价值不过数千,但皮衬反而价值四十万(通鉴胡三省注:时王侯朝贺以皮币荐璧,故曰皮荐),是本末不相当。”皇帝听了之后不高兴。张汤和颜异平素有隙,等到有人告发颜异别的事情,正好由张汤审理此案。以前,颜异曾和客人谈话,客人议论新颁布的诏令有不合适的地方(集解李奇曰:“异与客语,道诏令初下,有不便处也。”),颜异没有回答,只是微露反唇相讥之意。张汤上奏颜异身为九卿,见法令不宜不提出自己的意见而在腹中诽谤,罪当处死。自此,有了“腹诽”这一死罪决事比(即决事比,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判例),而公卿大夫多半谄媚奉迎以保自身了。)
上既下缗钱令而尊卜式,百姓终莫分财佐县官,于是杨可告缗钱纵矣。义纵以为此乱民,部吏捕其为可使者。天子以纵为废格沮事,弃纵市。”
(
汉武帝颁布了“缗钱令”后,又尊崇卜式,但老百姓却始终不肯拿出自己的财产帮助国家,于是由杨可主持,对隐瞒财产者进行的告发和惩处大规模地进行。义纵认为此举骚扰了百姓,命官吏逮捕杨可派出的人员。汉武帝以义纵抗拒圣旨、阻挠告密之事,将其处死。)
《史记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传第六十二》:“义纵者,河东人也。为少年时,尝与张次公俱攻剽为群盗。纵有姊姁,以医幸王太后。王太后问:“有子兄弟为官者乎?”姊曰:“有弟无行,不可。”太后乃告上,拜义姁弟纵为中郎,补上党郡中令。治敢行,少蕴藉,县无逋事,举为第一。迁为长陵及长安令,直法行治,不避贵戚。以捕案太后外孙脩成君子仲,上以为能,迁为河内都尉。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而张次公亦为郎,以勇悍从军,敢深入,有功,为岸头侯。
宁成家居,上欲以为郡守。御史大夫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上乃拜成为关都尉。岁余,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号曰“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义纵自河内迁为南阳太守,闻宁成家居南阳,及纵至关,宁成侧行送迎,然纵气盛,弗为礼。至郡,遂案宁氏,尽破碎其家。成坐有罪,及孔、暴之属皆奔亡,南阳吏民重足一迹。而平氏朱彊、杜衍杜周为纵牙爪之吏,任用,迁为廷史。军数出定襄,定襄吏民乱败,于是徙纵为定襄太守。纵至,掩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二百余人,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亦二百余人。纵一捕鞠,曰“为死罪解脱”。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
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然其治尚宽,辅法而行,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后会五铢钱白金起,民为奸,京师尤甚,乃以纵为右内史,王温舒为中尉。温舒至恶,其所为不先言纵,纵必以气凌之,败坏其功。其治,所诛杀甚多,然取为小治,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吏之治以斩杀缚束为务,阎奉以恶用矣。纵廉,其治放郅都。
上幸鼎湖,病久,已而卒起幸甘泉,道多不治。上怒曰:“纵以我为不复行此道乎?”嗛之。至冬,杨可方受告缗,纵以为此乱民,部吏捕其为可使者。天子闻,使杜式治,以为废格沮事,弃纵市。后一岁,张汤亦死。”
(义纵是河东人(汉郡名,治所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东北安邑镇)。年轻时曾与张次公一起干抢劫财物之类的事情,当过强盗。义纵有个姐姐名姁,因为通医术而被王太后(王娡)所宠信。王太后问义姁:“你的子侄兄弟有可以当官的吗?”义姁回答:“有个弟弟,但他品行不好,不能当官。”太后就嘱咐皇上(加以提拔,)皇上任命义姁的弟弟义纵为中郎(郎官的一种,担任宫中禁卫、侍从之事,隶属于郎中令),后来义纵升任上党郡(汉郡名,治所在长子(今山西长子西),辖境约相当于今山西榆社、和顺以南,沁水以东地区)某县的县令。他施政敢作敢为,缺少宽缓从容的气度,县中没有谁敢逃避拖欠赋税,官员考绩时,他被推举为第一。又升任长陵(汉县名,属左冯翊,故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汉制于帝陵建县,高祖葬长陵,因设长陵县)及长安(汉首都所在,亦设县置令。汉长安城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县令,凭自己的意志径直执法治理,不迴避权贵外戚。因为他敢于把太后的外孙修成君(武帝同母异父的姐姐。武帝母王太后早年曾嫁长陵金氏,生一女。武帝即位后得知此事,亲自把金氏姐姐接入宫中与王太后母女团圆,并封她为脩成君。“仲”,脩成君之子,史失其姓。据本书《外戚列传》褚少孙补,其人自恃是太后外孙,在长安横行不法)之子金仲逮捕法办,皇上认为他很能干,提升他为河内都尉。到任后就把那里的豪强穰氏等族灭了。而张次公也担任了郎官,凭藉自己的勇敢强悍投入军队,在作战时勇于冒险深入,立了功勋,被封为岸头侯(汉城邑名,在河东郡皮氏县(故治在今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西)境。张次公于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以都尉从车骑将军卫青击匈奴有功,封岸头侯,食邑二千户。至元狩元年(公元前一二二年)因与淮南王女陵通奸并受财物削爵)。
宁成(西汉酷吏)家居(遇赦)以后,皇上又想用他为郡守。御史大夫公孙弘说:“我在山东当小吏的时候,宁成任济南都尉,他施政凶残,就象是狼牧群羊一般。宁成这个人不能让他去治理百姓。”于是皇上就任命宁成为关都尉(关指函谷关,汉制出入函谷关要查验符传(通行证),关都尉是负责守关并稽查出入人员的官员,秩同郡都尉),过了一年多,关东地区(秦、汉时称函谷关以东的广大地区为关东)各郡国进出函谷关的官吏隶卒,编出歌谣声称:“宁愿碰见母老虎,不要遇上宁成在发怒。”义纵从河内都尉升任南阳太守,听说宁成的家就居住在南阳,等他经过函谷关时,宁成侧着身子行走迎送,而义纵盛气凌人,不答一礼。到了南阳郡,义纵查办宁氏,把宁成的家彻底毁灭。宁成因为有罪,与(南阳其他两家豪强)孔氏、暴氏都奔逃流亡,南阳一郡的官吏和百姓都畏惧万分,战战兢兢,不敢乱说乱动。平氏人(汉县名,属南阳郡,故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东南)朱彊、杜衍人(亦南阳郡属县,故治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南)杜周等当义纵的爪牙,受到任用,后来都担任了廷尉的属吏。当时征讨匈奴的大军多次经由定襄郡向北出击,定襄官吏百姓的生活失去安定,混乱败坏,于是皇上改任义纵为定襄太守(汉郡名,治所在成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辖境约相当于今内蒙古长城以北的卓资、和林格尔、清水河一带。定襄是边郡之一,武帝时出击匈奴的汉军曾多次经定襄向北进军)。义纵到任后,乘人不备突然到监狱中查获没有按规定戴上刑具严密看管的重罪犯二百多人,这些罪犯的宾客兄弟和私自入狱探视的,也抓到二百多人。义纵逮捕他们后稍加审讯,就说他们替死犯解开了刑具,当天就把这四百多人论罪杀死。从此以后,定襄郡中的人对义纵怕得发抖,而一些奸诈之徒则作官吏的帮手,一起统治百姓。
这时赵禹、张汤都已经因为用法严酷苛刻而当上了九卿,但是他们施政还算宽缓,用行政手段辅助法律进行治理。而义纵却像鹰隼扑击翅膀攫取猎物一样,一味地用兇狠残暴的方法施政。后来朝廷改革币制,使用五铢钱和白金,民间很多人都铸造伪币,京师地区这种情况尤其严重。于是朝廷又调任义纵为右内史,又任王温舒为中尉。王温舒为人极其凶恶,他做事情不先告诉义纵,而义纵也一定负气欺辱他,败坏他的事情,不让他成功。义纵施政,杀人很多,但只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小的收效,民间违法之事越来越多,防不胜防,这样,由皇上特派查办某一事件的直指使者(即即直指绣衣使者,又称绣衣使者,武帝时设置的由皇帝直接派往某地处理特别事务的使者)就出现了。官吏施政专门致力于杀人、抓人。阎奉(其人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起任水衡都尉,掌管皇家苑囿,兼管铸造钱币,以贪酷著称)这种人就因为凶恶而被任用。义纵为官廉洁,他治理的方法仿效郅都。
(元狩五年)皇上驾幸鼎湖宫(汉宫名,据《三辅黄图》记载,在蓝田县(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境内),病了很长一段日子,病愈后突然起来驾幸甘泉宫,发现道路有好些地段没有整治好。皇上发怒说:“义纵以为我(要病死)不能再经行这条道路了吗?”对义纵怀恨在心。到了冬天,杨可正受命负责告缗令(元狩四年(公元前115年)武帝根据御史大夫张汤和侍中桑弘羊的建议,颁布了打击富商大贾的算缗令和告缗令,把大工商业主和高利贷者的财物收归国有,集解韦昭曰:“人有告言不出缗者,可方受之。”索隐缗,钱贯也。汉氏有告缗令,杨可主之。谓缗钱出入有不出算钱者,令得告之也。)的实施,,义纵认为告缗这种办法扰乱百姓,部署布置手下的吏卒逮捕了杨可派去的人。天子听说了此事,派杜式追究处理,定为故意搁置朝廷的法令(“废格”,谓搁置不行皇帝诏书公布的政令),败坏朝廷推行的大事(“沮事”,谓败坏已成之事,即破坏告缗令的实施),把义纵判了死刑,在市场上处决了(前117年)。过了一年以后,张汤也死了(前115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