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里的人物,没有一个是能让我感到是可以赋予希望的,除了李奶奶。这是个让我眼前一亮的角色,在贪官、奸商、小人、小三、窝囊废、房奴当中,有李奶奶这么一个人,使得整部片子活泛起来,精神起来,她是龙之睛。
李奶奶富有社会生存的经验,她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开发商、居委会主任的利益驱动特点,她知道自己能拿得出与强权抗衡、藉以改变家人生活状况的唯一赌注就是这个十来平米的祖居。虽然一个十来平米的房子,想要换个大房子,几乎是天方夜谭,但不是李奶奶一家要换,是开发商要李奶奶的这点地,李奶奶一家有权利拒绝出让。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实际上中国几乎没有一个钉子户能扛得过开发商的,因为开发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你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不可能有组织。
李奶奶说,我为什么要搬呢?我住在这里挺好的,房子是小一点,但我熟悉了,习惯了,买东西上医院方便。搬?能搬到哪里去?这么大的房子换来的拆迁款能买多大的房子?买菜呢,上医院呢?李奶奶比她的儿子儿媳妇看得清楚,算得明白。
李奶奶说,你过去是居委会主任,现在房子拆了,你到哪里去当居委会主任呢?你要是没得到好处,怎么肯这么积极呢?
李奶奶对乔装为开发商的宋思明说,你不是开发商,你是政府的,只有政府的人才不用带钱包。眼光辣得很!
李奶奶的以上言论是我凭回忆录下,可能有出入,但大概可以看出李奶奶的厉害。至于李奶奶怪媳妇不怪儿子,这是很多婆婆的通病,所谓瑕不掩瑜,这点都不算什么。
如果所有的人都象李奶奶的邻居那样,拿几个钱就走,没有钉子户,就不会有这个社会的进步。钉子户的存在,是推动中国进步的重要力量,但也是微薄的力量。李奶奶不畏强权强势,不为利诱,坚持自己的权益,值得尊敬。
遗憾的是,但凡人类的进步,都少不了流血,李奶奶最后也被强拆的房子压死了,儿子儿媳终于得到了大房子,代价是李奶奶的生命。思来想去,李奶奶是中国的希望,但不是说李奶奶死了就没有了希望。睁开我们的眼睛看看,还是可以看到李奶奶这样的脊梁在艰难地挺立着的,让我们至少尊敬他们吧。
记住,中国的未来决不是那些小资,中国的未来也不应该被那些欺负李奶奶一家及其邻居的各种各样的人决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