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良策犯罪分子电视台丑闻价值取向 |
分类: 社会热点 |
现在相亲节目很流行,很多女嘉宾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近日无锡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一名在当地电视台相亲节目的女嘉宾艳照流出遭前男友敲诈勒索。参加电视相亲节目的美女嘉宾刘某在台下与人搭识后,竟然明码标价1000元一次,干起了卖淫的勾当。嫖客曹某利用偶然得到的其艳照实施敲诈,轻松得手1万元。(中国广播网)
当今是一个庸俗无底线的时代,谁脱的最光,谁说的最黄,谁就能吸引公众眼球,甚至成为“明星”,最终实现“致富梦想”。社会之大无奇不有,泥沙俱在,良莠并存,出几个小丑也不足为怪。
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公共媒体将引领社会风尚的社会责任置之度外,热心为那些“小丑”搭建表演舞台。电视相亲节目受宠,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取决于电视节目的价值取向。各个电视台举办相亲节目的目的真是为了促成一对美好姻缘?恐怕连鬼都不会相信。其真是目的不过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进而诱惑更多广告商“砸银子”。因此,在遴选男女嘉宾时,只关注其故事是否吸引人,甚至没有故事也要编造故事。一些大牌明星出于某种目的也加入了相亲行列,还有男子与“小三”竟然表演了一把“情感秀”。男女嘉宾背后的龌龊,节目组不屑一顾,卖淫女成为女嘉宾,也就太正常不过了。这类“嘉宾”被犯罪分子盯上,是咎由自取,怪谁呢?刘某去相亲节目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嫖客们的关注,从而卖个好价钱,谁知“偷鸡不成蚀把米”。
相亲节目受宠,也凸显了公众精神生活的贫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奢求都倾心于读书、都沉浸于翰墨,生活中有一些“纯娱乐”也未尝不可。笔者的家人也时常收看电视相亲节目,消遣夜间时光,哈哈一笑了之。遇上令人作呕的故事和表演,也只是调侃几句,亦真亦假,谁会当真为之幸福为之痛心呢?电视节目不一定都是阳春白雪,但如今,真正能打动人心的电视作品太稀缺了。情感媚俗与商业利益媾和,导致主流价值观念丧失,审美变成了审丑、露丑、示丑,大众被引向非主流价值观的歧途。
电视相亲节目对成人而言可能只是娱乐,但其社会危害不容忽视。少年儿童——祖国的“花骨朵儿”便深受其害。
据媒体报道,武汉9岁女孩迷上电视相亲节目称要找“高富帅”。记者走访某市多所小学,随机调查153名三至四年级学生,发现四成学生都看过电视相亲节目,其中两成学生认为这类节目很好看。在这两成学生中,超过半数是受祖辈“熏陶”迷上这类节目的。四年级男生坦言,相亲节目比动画片有意思。现今的娱乐节目对青少年的婚姻观、价值观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一个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有底线,媒体不仅仅是曝光一些内幕丑闻,还承担着引领价值取向的社会责任。媒体的责任意识需要修复,公众的文化素养需要提升,急需有关部门开具良方、制定良策。